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文化:人體八脈,我們常聽說的任督二脈就在其中!

中醫文化:人體八脈,我們常聽說的任督二脈就在其中!

~維一的愛給唯一的你~

什麼是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陰蹻(qiao)脈、陽蹻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經"。

奇經八脈有哪些功能:

1、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

2、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

人體八脈究竟是指哪8個脈:

1、任脈:

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任脈為人體經脈之一,屬於奇經八脈,有」陰脈之海「之稱。任脈起於小腹,止於眼眶,共有關元、氣海等24腧穴。此經主要有調節陰經氣血、調節月經的作用,主要治療經脈循行部位的相關病症。

任脈有哪些作用?

總任一身之陰經調節陰經氣血,為「陰脈之海」: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腹為陰,說明任脈對一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陰經在小腹與任脈相交,手三陰經借足三陰經與任脈相通,因此任脈對陰經氣血有調節作用,故有「總任諸陰」之說。

調節月經,妊養胎兒:任脈起於胞中,具有調節月經,促進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2、督脈:

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里,上行入腦,並從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繫。

從字的表面含義上看,督脈的「督」字,有總督、督促的含義;從循行路線上看,督脈主要在背部,背為陽。這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又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督脈的功能可以概括為兩點:

(1)「陽脈之海」當然要調節陽經氣血。督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相交會,與各陽經都有聯繫,所以對全身陽經氣血起調節作用。

(2)反映腦髓和腎的功能。督脈與人的神智、精神狀態密切相關。腦是人的高級中樞,脊髓是低級中樞,而督脈的路線與脊髓有重複的地方。

督脈異常人體易發生哪些疾病:

督脈氣血異常,人體主要發生的疾病是關於頭腦、五官、脊髓及四肢的,如頭風、頭痛、頭重、頸部發硬、頭暈耳鳴、眼花、嗜睡、癲癇、腰背僵痛,還包括手足震顫、抽搐、麻木及中風。所以神志不清時刺激督脈的穴位可以「回陽救逆」,使人蘇醒過來。督脈管理一身的陽氣,推督脈就能溫腎助陽。

雖然督脈是總管人體一身陽氣的總督,匯聚了全身陽氣,而督脈自身又是最容易瘀阻的,因為督脈上有2大寒氣的進氣口:「大椎穴、命門穴」。因此打通督脈顯得非常重要。

3、沖脈

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穿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關。

沖脈,起於胞宮,下出於會陰,從氣街部起與足少陰經並行,挾臍而向上行,散佈於胸中,再向上行,經喉部,環繞口唇,到目眶下。沖脈上至頭,下至於足,貫串全身,成為氣血的要衝,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有「十二經脈之海」之稱。

沖脈又為「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密切的關係,沖、任脈盛,月經才能正常排泄。能主生殖功能。主治月經不調、經閉、崩漏、乳少、吐血等。

GIF

4、帶脈

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如腰帶,能約束縱行的諸脈。

什麼叫帶脈?

它是圍繞我們腰圍一周,唯一一條橫向之脈,被稱為帶脈,也稱腰帶。

帶脈的特點:

第一:掌管我們人體十四條經絡。

第二:上連腸胃,下連子宮,卵巢。

第三:保護腎臟,底氣不足,有腎虛現象。

「帶脈」堵塞=腹部肥胖

事實上,作為七經八脈之一的「帶脈」,就像人體自身配備的一條腰帶,其主要功能就是「約束諸經」。腰帶的作用是什麼?就是為了讓褲子不鬆弛,所以才會在腰部繫上一條緊緊的腰帶。事實上,人體的「帶脈」也有這個作用。

5、陰蹺脈

陰蹺脈,「奇經八脈」之一,乃足少陰腎經之別脈。陰蹺脈起於跟中,起於足少陰腎經之然谷穴,再循內踝上行腹股、生殖器、胸腹,再上行至咽喉,並至睛明穴。

生理功能

控制眼睛的開合和肌肉的運動。陰蹻脈主陰氣,司下肢運動。

主要臨床表現

陰蹻為病,肢體外側肌肉馳緩而內側肌肉拘急的足內翻、腿腹肌削,痿痹無力喉痛、嗜睡或失眠,眼瞼下垂或兩目開合失司,舌淡,苔白,脈虛。

病機分析

陰蹻脈、陽蹺脈行於下肢,維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動。氣血虛衰,蹺脈失養則腿腹肌削,屢痹無力,行走欹斜或兩足瘛瘲;蹺脈上行至目內毗,陰蹺脈、陽蹺脈陰陽失調,則嗜睡或失眠;蹺脈虛衰,經脈失養,則司眼瞼開合功能失司或眼瞼下垂;舌淡,苔白,脈虛為虛弱之象。

交會穴位:照海、交信、睛明左右共6穴

6、陽蹺脈

蹺,有輕健蹺捷之意。有濡養眼目、司眼瞼開合和下肢運動的功能。陽蹺脈起於足跟外側足太陽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後上行,經下肢外側後緣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後外側,經肩部、頸外側,上挾口角,到達眼內角。與足太陽經和陰驕脈會合,再沿足太陽經上行與足少陽經會合於項後的風池穴。

1.生理功能: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同時還有濡養眼目,司眼瞼的開合和下肢運動的作用。

2.主要臨床表現:腿腹肌削,痿痹無力,下肢陰經弛緩或陽經拘急的足外翻,癲狂、嗜睡或失眠,目內眥赤痛,眼瞼下垂或兩目開合失司,舌淡,苔白,脈虛。

3.病機分析:陰蹺脈、陽蹺脈行於下肢,維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動。氣血虛衰,蹺脈失養則腿腹肌削,屢痹無力,行走欹斜或兩足瘛瘲;蹺脈上行至目內毗,陰蹺脈、陽蹺脈陰陽失調,則嗜睡或失眠;蹺脈虛衰,經脈失養,則司眼瞼開合功能失司或眼瞼下垂;舌淡,苔白,脈虛為虛弱之象。

4.交會腧穴

申脈、仆參、跗陽(足太陽經)、居髎(足少陽經)、臑俞(手太陽經)、肩髃、巨骨(手陽明經)、天髎(手少陽經)、地倉、巨髎、承泣(足陽明經)、睛明(足太陽經)。

7、陰維脈

維脈的「維」字,含有維繫、維絡的意思。明陽維有維繫、聯絡全身陽經的作用;陰維有維繫、聯絡全身陰經的作用。

陰維脈起於諸陰之交(三陰交 穴)後上方,即足少陰腎經內踝上五寸之後端築賓穴,循小腿後側上行至屈膝腘窩內側之陰谷穴,再循大腿內側上行至鼠蹊部位橫(恥)骨五分旁之橫骨穴,往少腹外上行至髂骨前上棘與橫骨中點之上方,始維入足太陰脾經之府舍穴。後循腹中線三寸半外側上行,經腹結穴至與臍平之大橫穴,再往上行腹哀穴。陰維在此上行,至乳下第二肋骨處,始又維入足厥陰肝經之期門穴。至此陰維脈挾胃、屬肝、絡膽、貫膈與上行與任脈交於結喉下一寸之天突穴,再上行至頷下結喉上中央舌根下之廉泉穴。

陰維脈有維繫全身陰脈的作用,與陽維脈共同調節溢蓄全身的氣血。其病變主要表現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

8、陽維脈

維,有維繫之意。陰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陰";陽維脈的功能是"維絡諸陽"。

陽維脈:經脈循行,起於足跟外側,向上經過外踝,沿足少陽經上行到髖關節部,經肋後側,從腋後上肩,至前額。再到項和於督脈。

聯繫臟腑:腰脊、下肢、頭肩。

主要病候:惡寒發熱、腰痛。

交會腧穴:金門(足太陽經)、陽交(足少陽經)、 臑俞(手太陽經)、天髎(手少陽經)、肩井(足少陽經)、頭維(足陽明經)、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足少陽經)、風腑、啞門(督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