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複雜難治的慢性腎臟疾病,治療時勿忘照顧咽喉——幾十年臨床經驗凝成這一法

複雜難治的慢性腎臟疾病,治療時勿忘照顧咽喉——幾十年臨床經驗凝成這一法

悅讀中醫

只做中醫精品閱讀

小編

導讀

慢性腎臟疾病涉及範圍廣泛,複雜難治。王耀獻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會長,擅長治療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及風濕免疫性疾病。王耀獻教授根據咽喉與腎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密切聯繫,臨床中採用「清上固下法」,聯合運用中藥內服、中藥代茶飲治療慢性腎臟病,療效滿意。現將其運用清上固下法治療慢性腎臟病經驗介紹如下——

1

「咽腎相關」理論是清上固下法的理論基礎

慢性腎臟病臨床上常見血尿、蛋白尿、水腫等癥狀。根據「咽腎相關」理論,究其病機:風邪上受,搏結咽喉,下迫於腎,損傷血絡,引起血尿;毒邪客咽,循足少陰之經脈而傷腎,致腎的氣化功能失調,三焦決瀆失職,影響膀胱之氣化,水液瀦留,泛溢肌膚,發為水腫;腎失封藏,精脂下流,出現蛋白尿。臨床研究證實,根據「咽腎相關」理論,從咽論治慢性腎臟病有確切療效,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應用。

2

中藥代茶飲與湯劑並用是清上固下法的治療特色

中藥代茶飲既保持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療效確切的優點,又克服了傳統中藥湯劑煎煮煩瑣、攜帶不便的缺點,更加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將中藥代茶飲與中藥湯劑並用,一方面,可以讓中藥代茶飲持續作用於咽喉局部,從而避免咽喉部病灶誘發、加重慢性腎臟病;另一方面,可以讓中藥湯劑更加有針對性地對腎臟疾病發揮作用,從而截斷咽喉與腎臟之間的惡性循環。中藥代茶飲與中藥湯劑並用,能有效控制咽部感染,延緩慢性腎臟病患者病情進展。

3

清上固下法的治法與用藥

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根據咽喉與腎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密切關係,王耀獻教授提出清上固下法,截斷疾病在咽喉與腎之間的惡性循環。

(1)清上

「清上」主要運用由石斛、麥冬、金銀花等組成的代茶飲。石斛益陰清熱、養胃生津,用於熱病津傷、胃陰不足等;麥冬養陰潤燥,主治肺津不足的燥咳、津液不足的口乾等咽部疾患;金銀花清熱解毒、熱毒瘡癰,主治咽喉腫痛等證。全方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養陰生津之效。

(2)固下

「腎藏精」,腎失封藏導致精微外泄形成蛋白尿。因此,固腎是治療慢性腎臟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固下」法不拘一格。或運用五子衍宗丸加減,以益精助陽為固;或運用和解聚散方加減,以和解聚散為固。現代醫學證實,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發展遵循著共同的機制。大多數腎臟疾病的發生都有免疫機制的參與,大多數腎臟病的發展結局都遵循腎臟纖維化這一共同通路,而腎絡微型癥瘕理論又是腎組織纖維化的共同病機,其中聚散消長是腎絡微型癥瘕的核心病機。腎臟在聚散失衡的狀態下,產生氣滯、濕熱、血瘀等病理產物,阻滯脈絡,損傷正氣,日久形成微型癥瘕,並造成正氣的耗竭。因此,運用和解聚散方以促進機體向平衡態轉變。和解聚散方主要由生黃芪、當歸、海藻、穿山甲、生牡蠣等組成。其中,海藻、生牡蠣消癥散結,以聚而散之;黃芪、當歸補正氣以散而聚之。臨床證實,和解聚散方對延緩腎纖維化進程療效確切。

(3)有辨證,也有辨症

臨床中,王耀獻教授十分注重濕熱在慢性腎臟病中的重要地位。濕熱既是慢性腎臟病的病理產物,又是慢性腎臟病的病理因素。現代人嗜食肥甘厚味、缺乏運動鍛煉的生活習慣,以及服用助濕生熱之激素、免疫抑製劑藥物的病情特點,均會導致濕熱的產生。因此,王耀獻教授喜用黃蜀葵花、積雪草,二葯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在慢性腎臟病的治療中,療效滿意。王耀獻教授還擅長取二至丸之意,將女貞子與墨旱蓮配合使用,二者皆味甘,歸肝、腎經,能滋補肝腎之陰,除此之外,女貞子兼能清虛熱,墨旱蓮又能涼血止,常用於臨床伴見血尿者。辨證治療的同時,王耀獻教授也注重辨症治療,如腰痛常加用狗脊、川續斷、川牛膝、杜仲等;失眠常加用炒酸棗仁、貫葉金絲桃、柏子仁、首烏藤等;皮膚瘙癢常加用地膚子等。

4

病案舉隅

患者,男,43歲。初診: 2015年10月22日。患者1年前自覺乏力、腰酸,2014年10月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0.46g/24h。尿常規檢查示:尿潛血(++),尿蛋白(+),變形率100%。抗核抗體、腫瘤標誌物檢查未見異常。2015年10月l2日複查尿常規:尿潛血(+)、尿蛋白(+),尿紅細胞數目80/μL。24小時尿蛋白定量0.55g/1500mL。診斷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刻下症:乏力,易感冒,腰酸,有下墜感,易汗出,偶感咽干、咽痛,納眠可,大便黏,每日一行,夜尿3次。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咽黏膜充血,色鮮紅。既往史:慢性咽炎病史1年,高脂血症病史1年。西醫診斷:慢性腎炎;中醫診斷:慢腎風,腎氣不足。治法:補腎益氣。中藥內服處方:菟絲子15g,覆盆子10g,車前子10g,五味子10g,枸杞子15g,生黃芪30g,炒白朮10g,防風5g,炒薏苡仁30g,女貞子30g,墨旱蓮15g,狗脊30g,川續斷30g,川牛膝30g,三七4g,30劑,每日1劑,水煎服。代茶飲處方:金銀花3g,石斛3g,麥冬3g,30劑,每日1劑,泡茶飲用。

二診:2015年12月17日。服上藥後未再感冒,偶有氣短、頭暈。2015年12月11日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0.416g/24h。舌黯,苔薄白膩,脈弦細。咽黏膜充血,色淡紅。中藥內服處方:前方加天麻30g,生黃芪用量改為50g,30劑,每日1劑,水煎服。中藥代茶飲處方同前。

按:此病案患者有慢性咽炎病史,若不給予咽喉病灶足夠的重視,單純著眼於腎,往往很難收效。基於咽喉與腎之間密切的生理病理聯繫,為了避免客於咽喉的邪氣循經傷腎,王耀獻教授根據「清上固下」法,在運用代茶飲清上的同時,運用中藥湯劑內服固下。此患者腎氣不足,精微下泄,故見蛋白尿;腰為腎之府,腎精不足,故腰酸、有下墜感;氣虛失於鼓動,故見乏力;氣虛,失於固攝,故易汗出。針對患者乏力、腰酸伴下墜感等癥狀,初診方中用五子衍宗丸加減補腎益精。其中,菟絲子補腎助陽,覆盆子、枸杞子補腎固精,五味子酸收固精,車前子利濕祛邪。針對患者乏力、易感冒之症,予有如屏障、珍貴如玉之玉屏風散益氣固表。現代研究證實,玉屏風散可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對腎炎有病理修復作用,還能抗病毒、抗感染,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的防禦能力,發揮屏障作用。針對患者腰酸之症,取脊瓜湯之意,採用狗脊、川續斷、牛膝等補腎強腰。二診時,患者病情已有好轉,故守方繼進、略作加減。針對頭暈之症,加用天麻息風定眩;針對患者氣短,加大生黃芪用量以補氣。

小結

綜上所述,根據咽喉與腎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密切關係,王耀獻教授十分重視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咽喉部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咽喉部癥狀並不明顯,往往容易被忽視,如只有輕微咽癢不適,或咽部異物感,有些甚至無咽喉部癥狀,僅表現咽部暗紅、咽後壁濾泡增生等。因此,對慢性腎臟病患者要重視咽喉部診查。對於咽喉部有病灶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王耀獻教授擅長根據清上固下法,聯合運用中藥代茶飲清上、中藥湯劑內服固下。臨床證明,應用清上固下法能有效控制咽部病灶,防止因咽部感染遷延所致慢性腎臟病遷延不愈,從而減少病情的反覆。當然,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講,日常調護也尤為重要。王耀獻教授常常鼓勵患者練習太極拳,增強體質;還需注意積極治療慢性病,嚴防各種感染,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改善熬夜、嗜食肥甘厚味等不良生活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是夏日裡最娉婷的風景,竟然還能治這麼多病?
牙齦萎縮要警惕,一口玉齒要保護——牙齒問題早干預!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