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追求的自律,到底是自律還是他律啊?再讀心理學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

你追求的自律,到底是自律還是他律啊?再讀心理學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

我在自己朋友圈看到越來越多人把「自律」作為座右銘

要說自律,我像個天生的自律好手。我從小被放養,沒上過幼兒園。我一開始上小學,放學到家發現無人應門,就趴在樓前停放的單車上寫作業,直到天黑。被鄰居傳為美談。但我從來不把自律視為我的性格特徵。它於我而言就是自然不必叫自律,甚至不必被提及。我喜歡做什麼,於是我會總做,就這麼簡單

朋友圈裡「自律」這個詞出現頻率高了,我開始觀察這些「自律」的朋友熟人。清一色女性。基於我和她們交往共事的經歷,我知道她們大多內心比較痛苦,甚至可以說很痛苦。她們的朋友圈內容包括很多可以規律操作的事情,比如健身減肥,或在某個英語學習app上連續打卡,或一天啃一本名著。她們經常說類似「我們會越來越好的」或「一切皆是序章」的自我勉勵

總之,就是「自律給我自由」這種宏大母題。比如某健身app非常成功的廣告。

它可能深得運動心理技巧大師Harvey A. Dorfman的精髓。Harvey第一句話是「自律自由的一種形態」:

而我這個自由的人就從不談我的自律。當我把自己當作她們的鏡子,我一下看清這個問題:她們的「自律」更像「他律」。她們實際都在經歷非常具體的長期煎熬或短期劇痛,但是她們只在朋友圈展示正能量。因為「某個或某些永遠正確的人」告訴她們:人不能﹑不能﹑不能;人必須用正能量對抗痛苦。某個或某些永遠正確的人無非是父母師長。正能量並不是她們內生的鐵律,而是這些「重要別人」放入她們大腦的鐵律

我又聯想到一群以「自律」載入史冊的兒童。

這是能位列心理學史上10個最為人知的實驗之一的「棉花糖實驗」。它的完整英語名稱是:the 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中文翻譯:斯坦福棉花糖實驗)。這是它的維基百科詞條:

斯坦福棉花糖實驗是在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領導下,於1960年代晚期到1970年代之間進行的一系列心理學實驗。Walter Mischel當時任教於斯坦福大學。這些實驗的核心研究議題延遲滿足。實驗的測試主導者給兒童兩種選擇馬上消費一份吃食,或延遲得到兩份吃食(吃食有時是棉花糖,有時是曲奇餅、巧克力等)。延遲指兒童等待一段時間(通常為15分鐘),直到測試主導者返回房間,兒童將得到雙份吃食作為獎勵

後續的多年追蹤研究發現,選擇第二種方案延遲滿足的兒童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以及其他人生指標。

延遲滿足是個心理學專業辭彙,即delayed gratification或deferred gratification。換一種相似說法,叫自制力(self-control)。一個有延遲力的人就是一個有自制力的人,因為延遲和自製都能帶來更大回報

我早年初次讀到這個實驗時,很震驚,也很得意。我知道我就是一個願意用延遲得到更大獎勵的兒童,而我註定將成功在望。我選擇趴在單車上寫作業,而不是先亂跑瘋玩,因為這樣我成績會更優秀;我選擇刻苦自製,而不是及時行樂,因為這樣我職業會更出眾。

我看起來像被上帝選中的特殊人才,因為我父母沒有對我進行過這種教育。我父親無意識地做過示範,他萬分勤勞﹑好學﹑顧家。我母親對我無條件信任和寵愛。於是我成了一個安全感很高的人。於是我做的每件事﹑度過的每分鐘都有了一個目的:實現真善美

我一生主動選擇過10來個僱主,每個僱主都是行業翹楚。所有僱主公認我人品和能力極好,但我選擇了一次次離開重新出發,因為我在別人的框架下似乎都無法實現真善美的理想。最終我成了一個獨立寫作者,為解除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恐懼和厭倦心理而寫作

我從渴望外在成功,走向個人覺醒,沒有任何刻意設計和經營。不管是我的真善美理想,還是我的自律,它們就是人本來的樣子。如果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被打擾﹑被扭曲,人就會是我這個樣子,不顧一切實現自我

親身經歷告訴我,斯坦福棉花實驗里選擇延遲滿足的兒童並不是任何訓練的結果。ta們都是的結果而已。沒有人是不為自己好的,如果可以得到兩塊糖,ta不會選擇得到一塊。但為什麼一些兒童偏偏「不智」地選擇了先吃一塊,及時行樂呢?因為不安全!

ta們在養育過程中接收過太多負面信號。一種情況,ta們的正常需求常常得不到滿足,所以ta們傾向於抓住任何出現在視野里的東西,一鳥在手強過二鳥在林;另一種情況,ta們的正常需求得到極大滿足,但是ta們自己無權選擇,所以ta們傾向於盡早行使任何自由選擇的權力。這並不是多高深的學問。訴諸理智,我們都可以形成這樣的認知

主流觀點截然不同,我認為斯坦福棉花糖實驗不是一個兒童未來人生的預言,而是一個兒童已知人生的結論。那些選擇延遲滿足的兒童只是一些在過往生活里得到了足夠的愛,從而心理安全感很高的兒童。這些幸運兒用這個著名實驗和其後各自的真實人生證實了的無所不能。

而這些幸運兒並不會把「自律」當作人生座右銘,因為自律是自愛的人的必然選擇和唯一路徑。

讀到這裡,你可能質疑我的標新立異。那麼我們繼續看斯坦福棉花糖實驗維基百科詞條的其餘部分:

以上截圖是關於實驗起源。實驗領導者還是Walter Mischel。Walter最早在北美國家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創造了這個實驗方法。在實驗中,東印度兒童比黑人兒童表現出更好的自律。Walter發現東印度兒童自律水平並不與其家庭經濟水平成正相關,而是與這些兒童父親到位狀況成正相關。黑人兒童家庭的父親絕大部分是缺席的。

Walter的結論是家庭完整的兒童自律水平更高。可見心理安全感是決定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結果的核心要素

所以以下這樣的育兒文章常引起我對兒童和父母的雙重心憂。文章的出發點是善意的,很多操作指導也詳實具體,但是焦慮感溢出屏幕。

明明就是一個法門:你愛ta就好了。能多愛就多愛,用盡全力去愛。你愛ta,ta就自愛,沒「自律」什麼事兒啊。當然,父母也曾是孩子,ta們也曾渴望無條件的愛,卻失望地長大了。長大後ta們要求孩子自律

回到我朋友圈裡以「自律」座右銘的女孩們身上,她們也在學習自律﹑培養自律﹑追求自律,但是「自律」真的和這些動詞搭配得來嗎?她們在不知不覺中把養育者教育者的價值觀內化了。而她們曾經都被這些價值觀﹑這些「他律」挫敗過,傷害過,最後將其寫入了人生目標

(本文完)

作者簡介:

不間斷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在中國工作15年

曾受雇於新東方﹑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輕鬆調頻Easy FM﹑視覺中國集團﹑華納唱片等

擔任過英語老師﹑英語動畫電影製片人﹑編劇﹑導演﹑記者﹑主持人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著名心理實驗遭打假,雙方論戰激烈,你支持誰?
四個在家能做的小實驗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