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才能更健康呢?童年的生存環境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概念里,想要孩子健康只要給他吃好營養,適度鍛煉就可以了。但是現實可能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一個孩子尤其是男孩,它幼年的成長環境對於他們的個體健康非常有關係。
這裡一定有小夥伴們說,這是廢話,因為成長條件差的孩子當然吃不飽,所以就不會健康。我承認,能不能吃飽確實是一個孩子的生存環境之一。但是這種生存環境並不是只有能不能吃飽這個概念的。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組對比,他們挑選了一些生活在英國的男性和一些從第三世界移民過來的男性,這些男性身高都差不多,但是人們發現,生活在英國的男性體內雄性激素的含量要比這些從第三世界移民而來的人們高,而8歲之後移民的人們又比成年才移民的人們雄性激素含量高。
所以從這個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來,童年在第三世界生活的男孩們,雄性激素水平要比生在發達國家的男孩弱一些。而如果在他們的小時候生存環境變好了,他們的雄性激素水平也會提高。
如果身高都相同,我們可以大致認為,這些人都不會因為缺乏營養而導致激素水平的差異。那麼這種激素水平的顯著差異就來自於他們成長的環境。
首先,在第三世界成長的孩子們,由於當地社會的原因,即使不缺乏食物,也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原因影響他們,比如說第三世界的平均快樂程度要低於發達國家,而是否能快樂的成長就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健康。
另一方面比較貧窮的國家的教育水平要低一些,而教育是能夠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的,沒錯教育並不只教會你知識,還會影響你的健康。在發達國家的孩子,成長環境會比較好一些,所以他們的健康水平也會更高,所以只要在孩子小時候改善他們的成長環境,他們還是有機會變得更健康的。
※首顆宇宙清潔工小衛星成功發射,旨在銷毀太空垃圾
※科學家多方面分析,預測日本將因各種自然災害而徹底陷入絕境
TAG:小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