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月韭菜,害相思

六月韭菜,害相思

文字 |『阿飛食堂』

圖自網路

春韭的美味不用多說,自古就倍受推崇。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被南齊名士周顒稱為最美味的蔬菜;「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杜甫對春韭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先民對於春韭的喜愛似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經《豳風·七月》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相比春韭,夏韭的品質則大不如前,纖維變得粗糙,缺少水分。但卻因為難得,使人們對它產生了另一種獨特的情愫——「六月韭菜害相思」。

農曆六月,梅雨退去,長江中下游地區迎來「伏旱」,韭菜生長進入十分緩慢的時期。

韭菜性喜冷涼,三伏天的高溫少雨、雨後暴晒對韭菜的生長極其不利。采割後,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容易造成長勢緩慢,且易致使其枯死。

這時,韭菜的打理最要注意。需每日早晚洒水,保持地表濕潤,但卻不能潑澆。因而,夏日飯桌上的韭菜尤為難得。

韭菜與香菜一樣,都是個性鮮明的蔬菜。

喜歡的趨之如騖,討厭的則視如敝履。通常認為北方人喜食韭菜,而南方人尤其江浙一帶的人,對韭菜持較為謹慎的態度,甚至於頗有微詞。

其實,不盡然。袁枚《隨園食單》:「韭,葷物也,專取韭白,加蝦米炒之便佳。或用鮮蝦亦可,蜆亦可,肉亦可」。韭白細嫩光潔,質脆而韌。在口中細嚼「咯咯」作響,卻無渣滓。袁枚不愧為資深老饕。

「漠漠誰家園,秋韭花初白」、「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翦韭腌薺粟作漿,新炊麥飯滿村香」……

沾著泥屑的韭菜在詩詞里散發脈脈清香,似乎變得文雅了。不過,無論什麼時候,它也脫不了人間煙火的味道。

清早,挎著小竹籃來到自家的菜園裡,拿出鐮刀,彎腰割一籃子韭菜,拎回家,擇好洗凈,便可成就一頓可口的家常便飯。

韭菜最鄉野的做法是炒雞蛋,正宗的草雞蛋,最好是用大灶炒。雞蛋配韭菜,顏色好看,香味濃郁,最是讒人。一家人,圍桌而坐,挾一小筷雞蛋炒韭菜配新米飯。由舌尖到心頭,體會鄉間生活的平淡溫馨,樸素動人。

在我的家鄉,農人們依然堅持種植本韭菜,並且施農家肥。他們稱窄葉韭菜為「本韭菜」。

紅色的根莖是本韭菜最為顯著的標誌。本韭菜葉片窄長,顏色較深,纖維較粗,產量不高。但它香味濃郁,讓人慾罷不能,是一種記憶中的鄉間老味道。

現在市場上比較多見的寬葉韭菜則被稱為「洋韭菜」。洋韭菜葉片寬厚,賣相極好,但香味稍淡,吃起來全然沒有了韭菜的本味。

如今,隨著物質的發展,科技的發達,我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手到擒來,隨心所欲,反季節的食材更是隨處可見。

從前,農民只用菜籽餅、豬糞等農家肥,依時節生產。而現在,他們開始人為改變種植環境,使用化肥及各類生長素增產催熟。六月里十分難得的韭菜,連同其他難得的食材,現在變得十分易得。追求高效產出本無可厚非,但這顯然不適用於社會的各個環節。

虔誠與耐心是我們該對食材所應秉持的基本態度。

因為太容易得到,人們開始對擁有的不知珍惜,也就無視浪費的存在了。

祖母那輩人曾經從新中國最艱難的歲月里走過來,那時候他們拿蘿蔔纓子當飯,有時候連蘿蔔纓子都沒有隻能吃野菜。這兩樣都吃不上的人,就活活被餓死。所以,跟她一起吃飯是從不允許掉飯粒在餐桌上的。她常常告誡我們做人要懂得惜福。所謂:「惜食有食吃,惜衣有衣穿」。他們那代人格外愛惜物力,想到食物的來之不易,就倍加珍惜。其實,做到惜福並不難,只要我們懂得生活節約節儉,珍惜幸福,知足常樂。

小時候練字,用的是外公留下來的老字帖。裡面有一篇《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意思是說,我們吃飯穿衣時,應該想想食物和衣服的來之不易,想想其中包含多少人的心血,應該好好珍惜。因為懂得珍惜的人對待生活才會更有耐心,更有誠意,也懂得感恩。

成功的人珍惜自己的成功,失敗的人珍惜自己的付出,因為他們知道成功的不易,付出的辛勞。學會體會那份來之不易,人生之中的苦難、逆境也並不全是壞事。它們是生命給予我們的厚禮。

GIF

GIF

李安的《飲食男女》中,朱老爺子說:「人心粗了,吃得再精又有什麼用。」人心浮躁,吃吃喝喝只是過場而已。現在好多人都喜歡自詡為「吃貨」,以講究美食為自豪,但其中真正懂得美食的人又有幾個呢?大多是舌尖上的享受主義罷了。

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吃什麼,體驗味蕾對天然食材最質樸的感動,追求一種貼近萬物生息本質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應該提倡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飛食堂 的精彩文章:

TAG:阿飛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