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伊穆:「一帶一路」上的古漢語翻譯家 | 譯 ? 名家

伊穆:「一帶一路」上的古漢語翻譯家 | 譯 ? 名家

原標題:伊穆:「一帶一路」上的古漢語翻譯家 | 譯 ? 名家


「我看了俄文版的《論語》《孟子》,發現他們有一個問題:那裡面沒有東方味,走味了。他們放的是西方的調料,不香了。」烏茲別克小伙伊穆嚴肅地搖著頭,那表情就像是某種東西被暴殄天物了,流露出很遺憾很不滿意的神態。


伊利哈穆·卡西莫夫,一個32歲的烏茲別克小伙,目前在中國長安大學讀研。雖然在中國學的是旅遊管理,但伊穆身在「旅遊管理」的「營」,心在「翻譯古漢語」的「漢」。

從2010年至今,伊穆已經翻譯出版了《論語》、《孟子》、《古代中國的智慧》、《小故事大道理》多本書籍,其中《論語》和《孟子》是第一個烏茲別克語版本。2016年2月,他開始翻譯《道德經》,目前已經完成,正在聯繫烏茲別克的國家出版社出版。眼下,他在做《孝經》的翻譯,未來還將翻譯《易經》。


「中國人說讀《孟子》懂仁政,讀《論語》懂仁義,讀《易經》通百經,讀《道德經》啟迪智慧,讀《孝經》明孝道。我翻譯這些書是為了讓烏茲別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理解中國文化。」伊穆表示。


在翻譯的過程中,伊穆印象最深的是孟子的話「先聖后聖,其揆一也」,說的是東方的聖人和西方的聖人雖然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地方,但他們說的道理是一樣的。伊穆很喜歡孟子。在他看來,孟子把孔子的話翻譯成簡單的話給國君和老百姓聽,把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


「君子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像這樣的名言警句,在伊穆那裡經常是「順口拈來」。他平時出門,總是隨身攜帶幾張A4紙,上面列印著各種中國古代名言佳句。他還把它們貼在牆上,上面是中文,下面是俄文,時常做對比研究。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伊穆說。如果每個人一生中都有一個人生目標,伊穆說他的人生目標就是再翻譯上40年。


「不是說『活到老,學到老』嘛,我是『活到老,譯到老!』」伊穆掰著手指算,按一本書翻譯3年來算,要翻譯完其他的四書五經和十三經,至少需要三四十年。


烏茲別克地處中亞的十字路口,是古代絲綢之路重要的國家,也是最早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讀旅遊管理的伊穆最後將自己的畢業論文題目定為《基於「一帶一路」背景下烏中兩國旅遊合作發展研究》,主要研究中國的旅遊市場,讓更多的中國人到中亞旅遊,促進兩個國家之間的旅遊,並開發一條針對中國人的旅遊路線。


在寫作論文過程中,伊穆挖掘了很多發生在古代絲綢之路上中烏兩國的故事,說起來「如數家珍」。比如玄奘去過烏茲別克;烏茲別克國王的一個宮殿里有個博物館,裡面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瓷器;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石榴,石榴的古名叫安石榴,而古代烏茲別克有一個安國和石國,石榴就是那兒產的。


「『一帶一路』給了我們年輕人前所未有的機會,比如來中國學習讀書的機會。現在,來烏茲別克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還有開工廠的。」伊穆斜靠在座椅上,右手托著下巴認真說道:「最重要的是『一帶一路』讓我們所有人更加接近,更好地了解彼此、理解彼此!」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王釗

本文系轉載,如有版權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翻譯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嫩齡」與tender age

TAG:中國翻譯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