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大金融受邀將出席第七屆中國財經峰會,共話科技賦能!
2018(第七屆)中國財經峰會將於2018年7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以「開啟新時代中國經濟新征程」為主題,共同探討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新理念,諫言中國經濟升級路徑。
信和大金融作為優秀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代表受邀出席本次峰會。屆時將就「金融科技的未來」、「數字普惠」、「創新發展與風險防範」、「智能金融」等問題與政界精英、工商界領袖、經濟學界翹楚、創業家及新青年代表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共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科技賦能金融創新
我國當前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新動能的壯大,新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當下國家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科技賦能深刻的改變了傳統行業發展模式與運行軌跡。金融與科技正深度融合,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的驅動下,金融業正呈現前所未有的變革,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金融機構都紛紛將金融科技作為發展新引擎、新動力,藉助金融科技,在場景、獲客、資產、風控等領域進行創新,以求帶來效率和盈利的提升。
與此同時,科技與金融的雙向賦能,極大拓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和覆蓋群體,不斷突破場景廣度和服務深度的上限,正在重新定義新金融的內涵和外延,這在某種程度上為普惠金融提供了廣闊的機遇和空間。
金融科技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科技賦能金融,打造可持續發展競爭優勢。金融科技的興起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石,正是一系列技術手段在金融業務上的運用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可以說,未來5年,金融科技的發展將決定金融行業競爭的格局。
在當前的科技創新大潮中,人工智慧憑藉其爆發性成長力和強大變革力,迅速成為引領此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技術,所以金融科技的創新自然離不開「人工智慧+金融」的創新。
可以看到,金融科技企業正在重塑中國消費者的支付、借貸、投資方式。事實上,無論是金融科技企業,還是各大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平台或企業,科技手段和行業數據的融合和場景化運用將成為未來市場競爭的焦點,技術將成為撬動金融體系效率的支點。
金融創新需要平衡風險
金融創新一定要平衡,傳統的金融機構不要低估這一輪金融科技創新的意義,科技企業也不要低估金融創新的風險。
有些互聯網企業認為這一輪金融科技創新能消除風險,但歷史的發展說明,技術創新不僅不會消除風險,在更多的情況下,它是放大了風險。
因此,我們認為創新要注意幾點,第一,不要忘記了創新的根本目標是服務實體經濟。
第二,企業一定不能追求片面的創新。很多技術企業追求的都是降低交易成本,但新業務反而增加了信息不對稱,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效率。
此外,對一些有害的所謂金融科技創新,社會公眾一定要警醒。在每輪金融創新中,都有一些欺詐活動披著「創新」的外衣捲土重來。比如非法集資,特別喜歡用新的噱頭吸引人。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原央行副行長李東榮近期指出,部分初期發展的新興技術,通過輿論和資本的過度炒作,可能會令它們淪為市場操縱、投機、詐騙的工具。
科技賦能金融這種創新並非顛覆式的,而是一個漸進式發展的過程。金融擁抱科技,以漸進的發展方式較為穩妥,這樣可以看見往前走的每一步。
作為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平台,信和大金融以「服務實體經濟、踐行普惠金融、打破信息壁壘、降低融資成本」為使命,以金融科技創新業務模式,以客戶體驗為導向,以數據技術為驅動,以互聯網為手段,革新互聯網金融及傳統金融服務領域,率先布局產品研發、風控管理與科技創新,深耕細作、合法合規地推進金融科技的革新,攜手合作夥伴,讓普惠金融觸手可及。
這些年,信和大金融不斷深挖垂直領域、移動領域大數據風控價值,全方位提升風控體系建設。
在風險控制方面,信和大金融做了不少深入探索,包括在大數據研究與應用方面持續發力,打造大數據平台的落地。在智能反欺詐方面,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情感計算以及心理學專家模型,已經成為信和大金融智能反欺詐體系的標誌成果。
在應用上,大數據平台首先是實現精準營銷。將不同來源的用戶數據匯總,識別相同潛在用戶,對潛在的用戶進行分類,觸達潛在用戶。
其次就是打造場景金融提升獲客能力,為信和大金融現有各產品,量身打造獲客場景,流量入口開發,引流客戶。
金融科技時代,科技與金融勢必要全面融合,互動,平台需要減少對制度紅利的「依賴」,而將大數據和技術驅動金融服務創新落到實處,科技金融才能充分發揮積極的「正向影響」。
好文!必須點贊
TAG:資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