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密token經濟:開放式網路的新突破

加密token經濟:開放式網路的新突破

前言:互聯網網路之前是作為開放式平台創建的,讓所有人都能平等訪問或受益。但隨著發展,專屬網路通過網路效應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壟斷地位。這並不符合開放式網路的設計初衷。隨著比特幣和區塊鏈的發展,尤其是token經濟的發展,讓人們看到了通往開放式網路的全新路徑。從藍狐筆記的角度,這裡面看到了隱含的巨大的能量,雖然今天還在路上,但一旦爆發,威力會驚人。本文作者是Chris Dixon,由藍狐筆記社群「Anthony」翻譯。

這是歷史的意外,很幸運當初互聯網網路是作為開放式平台創建的,任何人,包括用戶,開發者和組織—都可以平等地瀏覽訪問。 除此之外,它還允許獨立開發人員構建產品,並迅速獲得廣泛使用。

Google開始於Menlo Park車庫,而Facebook從Harvard宿舍開始。 他們在公平的競技場上競爭,因為他們都是建立在開放協議的分散式網路之上。

然而今天,像Facebook,Google,Amazon和Apple這樣的科技公司,無論是從公司市值,還是移動應用程序的市場份額來衡量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四大科技公司主宰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市場; 其公司市值繼續上漲

這些公司控制著專屬中心化的開發者平台和佔主導地位的操作系統 — iOS和Android ,並收取30%的交易分成,這對應用程序分發產生重大影響。佔主導地位專屬中心化的社交網路嚴格限制數據訪問,阻礙第三方開發商擴展的能力。創業公司和獨立開發者越來越多地處於弱勢地位,無法公平競爭。

扭轉這一趨勢的潛在方案是加密通證(Crypto Tokens)—這是開放網路設計的一種新方式,這種通證(Token)開始於2008年推出比特幣並且隨著2014年以太幣的推出而得到加速。

在開放網路設計中,加密代幣,可以:

1)創建去中心化的網路基礎設施,它融合了專屬網路中的開放式

2)使用Tokens激勵開放式網路參與者(包括用戶,開發人員,投資者和服務提供商)。通過開發新的開放網路,通證可以幫助扭轉互聯網的中心化的趨勢,從而保持互聯網網路的可訪問性,活力和公平性,並帶來更大的創新。

Tokens:剖析比特幣

比特幣於2008年推出,里程碑是中本聰的論文發布,該論文提出了一種基於現在稱為區塊鏈的基礎技術的新型分散式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比特幣的大多數粉絲(包括我)錯誤地認為比特幣僅僅是金融技術的突破。 (很容易犯這個錯誤:Nakamoto自己稱之為「p2p支付系統」。)

2009年:中本聰本次發布比特幣論壇

回想起來,比特幣實際上是兩項創新:1)為想要替代現有金融體系的人提供價值儲存; 2)提供了開發開放式網路的新方法。Tokens為開放網路的設計和開發提供了一種通用方法。

計算網路,開發者平台,市場,社交網路等一直是互聯網重要的組成部分。成千上萬的網路由開發者和企業家共同孵化,但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夠存活下來,其中大部分網路都是由私營公司專屬擁有和控制。

網路發展的現狀是非常粗糙浪費的。它通常通過籌集資金(風險投資是一種常見的資金來源),然後將其花費在市場營銷和渠道拓展上,以克服冷啟動問題——網路在未達到臨界用戶數量時往往產生不了價值。

網路成功是罕見的,於是財務回報傾向於由網路中擁有股權的少數人身上。通證(Tokens)提供更好的網路開放方式。

以太坊於2014年推出並於2015年推出,是首個非比特幣加密通證(Tokens)網路。 首席開發人員Vitalik Buterin以前曾試圖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創建智能合約,但最終他意識到(主要是設計)比特幣太有限了,所以需要一種新的方法

2014年:Vitalik Buterin的論壇發布Ethereum

以太坊是一個允許開發人員運行「智能合約」的網路——由開發人員提交並由分散式去中心化計算機網路執行的代碼片段。以太坊有一個名為Ether的通證(Tokens),可以購買,既可以用於財務目的,也可以用作購買計算能力(稱為「gas」)在網路上使用。

通證(Tokens)也被分配給「礦工」,這些礦工是執行智能合約代碼的分散式網路上的計算機(您可以將礦工視為扮演像AWS這樣的雲託管服務的角色)。第三方開發人員可以編寫他們自己的網路應用程序,並且收取Ether作為收入。

以太坊正在成為網路代幣的新浪潮。 開發人員正在為廣泛使用Ether通證構建網路,包括分散式計算平台,預測和金融市場,激勵內容創建網路以及注意力廣告網路。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將發明發現更多的網路。

下面我介紹通證(Tokens)模型的兩個主要優點,即第一個架構,第二個激勵。

通證(Tokens)可以實現開放式網路服務的管理和融資

過去開放式網路系統的擁護者從來沒有一種有效的方式來管理和資助產品運營服務,與專屬中心化網路系統相比,有明顯的劣勢。正如Alexis Madrigal 最近寫到的,早在2007年,看起來好像開放式網路將主宰未來:

「在2007年,開放網路贏得了勝利。當時,互聯網泡沫破滅了,但很多現在的巨頭正在從剩餘的辦公椅和光纖電纜以及失業的開發者那裡建造起來。 Web 2.0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描述,而是一種精神。網路將會打開。無數的產品服務被建立,並通過API進行通信,以提升整體的互聯網體驗。」

但隨著iPhone的推出和智能手機的興起,專有中心化網路迅速勝出:

「隨著移動智能手機歷史性爆發,平台戰爭隨之而來。 開放式網路不再受到歡迎。到2013年,美國人在他們的手機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查看Facebook,因為他們完整整合了開放協議性能,也有更好的體驗。」

為什麼開放的協議會被專屬中心化的社交網路所擊敗?智能手機的興起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一些開放的協議——比如電子郵件和網路,在向移動網路時代的過渡中倖存下來。與社交網路有關的開放協議是高質量和豐富的(例如RSS,FOAF,XFN,OpenID)。開放式網路系統缺乏的是將軟體,資料庫和協議封裝在易於使用的產品服務中。

例如,2007年,Wired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試圖用開源工具創建自己的社交網路:

「在過去的幾周里,Wired News試圖使用免費的網路工具和小部件來推出自己的Facebook。雖然我們能夠重新創建Facebook90%的功能,但我們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我們做不出最重要的那部分 - 人的關係圖譜。」

一些開發者提議創建由非營利組織運行的社交圖譜資料庫來解決這個問題:

「建立一個非營利和開源軟體(擁有非營利性的版權),將所有其他社交網站的圖譜收集,合併和重新分配到一個全局聚合圖中。然後,通過公共API(針對小型/臨時用戶)和可下載的數據流/ API,可以將其提供給其他網站(或用戶),以便對關係圖譜進行迭代更新。」

這些開放式方案需要標準組織,伺服器運營商,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發起組織之間的廣泛協調,以模仿專屬服務可以提供的所有功能。

因此,專屬中心化服務能夠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並且快速迭代。這導致了更快的增長,反過來導致更多的投資和收入,然後反饋到產品開發和進一步增長。於是推動了Facebook和Twitter等專屬中心化社交網路的迅速增長。

如果加密通證(Tokens)早在2007年就存在,那麼競爭環境就會更加公平。首先,通證(Tokens)不僅為定義協議提供方式,而且還為其服務託管所需的運營開支提供資金。

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全球擁有數以萬計的伺服器(「礦工」)運行他們的網路。它們使用內置機制來覆蓋託管成本,這些機制可自動將通證(Tokens)獎勵分發給網路上的計算機(「挖掘獎勵」)。

世界各地有超過20,000個以太坊節點

其次,通證(Tokens)提供了創建共享計算資源(包括資料庫,計算和文件存儲)的模型,同時保持對這些資源的分散式去中心化控制(並且不需要組織維護它們)。

這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將允許共享的社交圖譜存儲在分散式的網路上。 Wired作者使用當今這些工具創建開放的社交網路會很容易。

Tokens符合網路參與者之間的激勵

生態系統內的鬥爭非常普遍,耗盡了大量的資源,商業書籍中充滿了一家公司如何從相鄰或上下游企業中榨取利潤的案例。

Tokens通過協調網路參與者實現共同目標—— 網路的增長和Tokens的增值來消除這種摩擦。這種一致性是比特幣繼續藐視懷疑論者和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像Ethereum這樣的新Tokens的成長也是如此。

此外,精心設計的網路Tokens包含一個有效激勱的機制,可以激勵網路參與者克服傳統網路開發所面臨的引導問題。例如,Steemit是一個分散的Reddit網路Token,用於向發布和上傳文章的用戶付款。當Steemit去年推出時,當社區向用戶做出第一筆重要支出時,社區感到非常驚喜。

當應用程序使用人數較少時,Tokens通過增加財務價值來幫助克服引導問題,這反過來又導致了Steemit通證(Tokens)的升值,導致更多用戶獲得更多投資的良性循環,反之亦然。 Steemit仍然是一個測試版項目,此後的結果好壞參半,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用戶和投資者之間相互增強的互動方面是成功的。

Token預售發行受到很多關注,但它們只是Token模式在網路激勵方面創新的多種方式之一。精心設計的網路Token仔細管理所有五類網路參與者(用戶,核心開發者,第三方開發者,投資者,服務提供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網路的增長。

考慮Tokens模型的一種方式是想像如果互聯網和網路不是由政府和大學資金資助,而是由一家通過出售域名籌集資金的公司提供資金。人們可以購買域名來使用它們或作為投資(總的來說,今天的域名價值數百億美元)。

同樣,域名可以作為獎勵給予同意運行託管服務的服務提供商以及支持網路的第三方開發人員。這將為融資和加速互聯網發展提供另一種方式,同時也調整各種網路參與者的激勵措施。

開放式的網路運動

加密Tokens運動是先前開放式計算運動的精神繼承者,其中最明顯的包括Linux 軟體開源運動,以及維基百科信息開放式運動。

1991年:Linus Torvalds發布Linux的論壇帖子; 2001年:第一個維基百科頁面

這些運動都曾經是小眾和有爭議的。然而今天,Linux是全球佔主導地位的操作系統,維基百科是全球最受歡迎的信息網站。

Token目前依然是利基和有爭議的。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它們很快就會被視為開放網路設計和開發方面的突破,將開放協議的社會效益與專有網路的財務和架構效益相結合。 對於那些希望讓創業者,開發者和其他獨立創作者能夠訪問互聯網的人來說,它們也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發展。

------

風險警示:藍狐所有文章都不構成投資推薦,投資有風險,建議對項目進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資決策。

想要深入了解區塊鏈,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藍狐筆記」區塊鏈公眾號:lanhubiji 或加入知識星球:https://t.zsxq.com/iaQNnIq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狐筆記 的精彩文章:

元界:區塊鏈的「新現實世界」

TAG:藍狐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