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書法的「法度」?
什麼是書法的"法度"?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書法中要強調一個法度的問題,法度就是規範、規則、秩序。自有了文字以後,這個法度就一直持續著,是後人學習前人的漢字書寫法則,進而不斷深化、演變,逐漸形成了各種書體的不同書寫規則。因此,法度是書寫的法則和漢字書寫的規範。
從甲骨文開始,後人就模仿這種字體,後來形成了大篆,其他書體以此類推,但那時沒有理論上的文字記述,最早提出"法度"一詞是東漢書法理論家崔瑗,他在《草書勢》中提出了"法象"的概念,用自然之物描寫漢字的法象之態,"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圓不副規。"用自然中的物,連接漢字中的筆畫,是一種規範性和秩序性,這種表述同時也道出了漢字之美。
最能體現漢字法度的應當是唐朝,以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為代表的書法家,為唐楷書法樹立的規矩的典範,因此,"唐尚法"也就成了唐代書法尤其是楷書的自覺要求。
法度從筆畫、筆法、結構、章法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規定,遵循這些書寫規定,才被認為是尊"宗",後人也在不斷歸納、總結了前人的書寫法則,比如有人根據歐陽詢的楷書總結出了《三十六法》,對其書寫規律進行了全面匯總,成為學習楷書書法的基本教材。當然,時下還有更多類似不同書體的"法帖"教材供愛好者學習。
法度既然規定了書法的書寫規則,那麼,它究竟有什麼作用呢?首先,這是文化繼承的需要。如果後世不沿襲前人的書寫規則,自成一體,那麼,書法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只有遵循著一定的書寫規則去學習、繼承,書法才會在一個有效的通道之中完成它的生命持續。其次,這是書法欣賞的需要。欣賞書法首先要看它的繼承性和藝術性,如果離開了繼承,作品自然就沒有了生命力,何談藝術性?只有在某個規則約束的情況下,欣賞書法才能找到它的藝術"根源",進而對其進行分析、對比,得出書寫者的水平。最後,也是文化繼承和文化創新的需要。文化是需要一代代人來傳承、發揚光大,書法作為文字的一種形式,更需要有人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將其發揚光大,為後世的學習繼承提供保證。
本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平台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