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被看懂的都是誤讀
姜文在《十三邀》那期節目中說:「人生就是建立在誤讀之上的,一切都是誤讀。」
姜文和他的電影都以純真而驕傲的姿態成為奇異的存在。孩童般的天真、北方漢子的粗糲、混不吝的油腔滑調、沸騰的荷爾蒙、生猛的個性、內隱的風骨......
他給我們一潭清水,但我們只帶了自己的瓢來。所以,我們愛他也只是愛我們想愛的那一面。
不管你愛姜文的哪一面,都有可能愛上《邪不壓正》。
我想講的,是我對姜文的誤讀。
關於
武俠
武俠是成人的童話,心之所至、道之所向,恩怨無盡,愛憎分明,手起刀落,快意恩仇。
中國人愛武俠,是在「世間行路難」中追尋一場理想化的浪漫夢境。
陳可辛拍過一部《武俠》,引進了「科學」的概念,得了「武」的匠氣、失了「俠」的飄逸。
脫胎於武俠小說《俠隱》的《邪不壓正》,實現了中國人對「武俠」浪漫而奇情的想像。姜文這個想「站著把錢掙了」的人才能拍出不帶銅臭味的中國式的武俠故事。
姜文以戲謔的方式解構了武俠,又以「俠義」的內核守住了武俠。
不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是抖著機靈以天真、任性、浪漫的方式完成了一次非典型的英雄主義冒險。
傳統的家國情懷被擠壓在個人復仇的小格局中,談情說愛又被撒上了個人成長的添加劑,滋味熱辣濃烈、又被演繹出輕歌漫唱的清逸洒脫。
「復仇」是武俠世界永不衰竭的母題。
李天然和朱潛龍、根本一郎之間的個人情仇,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增添了國家存亡、民族仇恨的因素,以美國特工、漢奸、日本人的身份演繹了一出時代大戲。
「明朝皇室後裔」「蔣介石寫日記」這些姜文式的戲謔削弱了「復仇」本身的苦大仇深。
而李天然的純真無畏的少年屬性和行為邏輯,衝動、任性、天真的性格特質,又把故事拉回恩怨無盡、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
姜文飾演的藍青峰看似與這場「復仇」無關,他美國特工神秘上級、明朝遺老、營救愛國將領的關鍵人物等錯綜複雜的身份疑雲也讓人摸不到頭腦。
但他一句「我的兩個兒子是為國捐軀」,將「復仇」這個辭彙的內涵直接延展到了國家和民族的廣度,成為「俠義」最誠懇的代名詞。
看似油滑世故,其實鋼筋鐵骨,豐滿而鮮活地樹立起「俠」的形象。
《邪不壓正》里的武俠愛情是「小龍女」式的精神導師和「過兒」一樣不斷成長的俊美少年,還在純潔階段的故事。
屋頂,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姜文讓他的男女主角談了一場屋頂上的愛情。蔚藍無垠的天空下,飛檐走壁的天真少年和氣質凝練的女裁縫相遇、想念,又以東方式的含蓄將這段情感描摹得潤澤無邪。
關於
女人
古龍筆下的俠女風四娘是:騎最快的馬嗎,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殺最恨的人,這樣豪爽性格的女人。
《邪不壓正》中講了兩個俠女。一個是許晴飾演的唐鳳儀,一個是周韻飾演的關巧紅。
以施劍翹為原型的關巧紅自不必多說,周韻平和中帶鋒芒、柔韌里見狠厲的演繹就是關巧紅本身了。
而最像傳統武俠小說中的俠女的是唐鳳儀。
唐鳳儀的風韻不止於錦繡旗袍包裹的玲瓏身段,姜文賦予她的也絕不是野心、慾望、屈服、羞辱。
甚至相比於關巧紅一味躲在幕後指點江山的退讓和怯懦,唐鳳儀這個有海外留學背景、將野心擺在台前、敢爭敢搶不認命的形象更堅定、更理智、更自由、更具先鋒意味。
最後她穿著柔曼的袍,意態輕慢地穿過人群,從城樓上一躍而下,一腳踢翻騎在城門獅子上的日本兵(日本兵耀武揚威地騎在石獅上這一幕,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高傲地死。
姜文用她的腳和她的殉國情懷,踢翻了那幕具有恥辱性的畫面。
個人的自由與愛恨與家國聯繫在一起,唐鳳儀的生是「小鳳仙」式的傳奇,死是比朱潛龍這個偽後裔更有明代帝王風範的死法,有崇禎帝殉國的悲壯。
某熱文說這是因為「日本兵進城後,唐鳳儀明白自己是不可能當上局長夫人了,她跳下了城樓」,把女人想得多下賤才能說出這種話來。
不是姜文侮辱了唐鳳儀、侮辱了女性,是寫這篇文章的人侮辱了唐鳳儀、侮辱了女性。
我妹妹尹弋說,對唐鳳儀的誤讀,正是陷入了關於女性的經典誤區:
讀過劍橋受過高等教育就應該冷靜克制對男人嗤之以鼻?選擇做花瓶為什麼不可以?做家庭主婦並不是不女權,選擇做或不做才是要爭取的權利。
說唐鳳儀「沒有征服男人,她在男人面前跪得死死的」。對,她沒有征服男人,她嫖了男人。
想當皇后就用盡手段去干,打不老針、定做皇袍、打炮,讓這個男人離不開自己;
受侮辱就打回去,你打我一巴掌,我還你四個,柔弱之軀杠上一群武夫,也耍得遊刃有餘;
愛其所愛,完成對朱潛龍的試探後,旋即把李天然綁到家裡要與他私奔,愛恨分明毫不拖泥帶水。
她的智慧、她的野心,她的驕傲都在嫵媚與情色的包裹下顯得神秘動人。
唐鳳儀的俠氣是風塵中看得通透、活得洒脫、愛恨都濃烈的不羈和自由。
關於
男人
武俠的世界,愛恨情仇如絲般牽引,將一個個人物拉入道德和秩序的困境,看他跌倒、看他成長、看他從怯懦走向篤定。
舊的世界被打破,新的世界建立起來,《邪不壓正》的世界正處在新舊交替之際的混亂里。
女人以或柔曼可親、或堅毅神聖的形象成為亂世中的精神柱石,而男人,在波雲詭譎、一出接著一出的故事中,就更可玩味了。
李天然的「真」帶著極強的感染力,清澈的眸子、誠摯的面容、搞怪的想法、全無防備的樣子,真切地帶出一股無邪的少年感。
這股感染力誘出了諸多人潛藏的本真,讓人物的層次感更分明卻依然可信。
唐鳳儀對他的追逐更像是對自己初心的靠攏
誘之、藏之、愛之、救之,從兩人相遇時作為局長家的尤物到最後的城門殉死,之所以毫無違和,也正是因為在兩人一次次地交鋒,一步步喚出了「真實」的唐鳳儀。
而本來應該犧牲他來換得「最小犧牲、最大回報」的藍爸爸,在他無私無畏地幾番營救後,最終還是下不去手,放走了他,自己去面對兇殘的刑訊。
李天然是故事的一把鑰匙,以純真質地、魯莽地撞開錯綜複雜的迷局。
對朱潛龍和根本一郎真切的恨
對兩個爸爸親昵的依賴
對唐鳳儀的引誘能不動如山的慧黠
對關巧紅死纏爛加打賣萌賭氣式的愛慕……
李天然這個角色自然而討喜。他在輾轉騰挪、跌跌撞撞中,勾聯起整個「老北平」上空的遮天大網和潛在暗處的那些陰謀陷阱。
廖凡穩健又驚喜地呈現了朱潛龍這個人物。
笑面迎人、精於算計,有野心卻無魄力、心狠而無定性、手黑但失於詭黠無格局。
廖凡的精彩是將這種野心、狡猾、陰狠全藏了起來,不以輕慢無腦示人,戲都在明暗交錯的臉上每一道深刻的褶皺里。
急,見不到氣急敗壞;
慌,只留在眼神躲閃;
怒,似乎滔天的氣性是在牙腔里崩出來。
他的氣場在方寸之間,卻能碾壓一切。與姜文飾演的藍青峰對陣,舉手投足、眉梢眼角儘是刀光劍影倏忽而過的驚險,絲毫不落下風。
表演是懂得「收」的藝術。
不可再多說,說多了,誤會就更大了。
老規矩是DerFilm其他人喜不喜歡的分割線
海綿(8分)
趕在電影之前把書讀完,算是有點粉原著,但被完全不一樣的處理驚喜到。
這就是人生,c』est la vie.從暗號到「然」的四個點,姜文真正做到了第一幕出現槍第三幕槍一定要響。
《俠隱》是個出世的復仇故事,李天然對時代的變遷是惶恐茫然甚至淡泊的,他只要雪恨,其他無奈也無關。
《邪不壓正》只借用了軀殼,入世的李天然是棋子,也要對抗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顛倒黑白。巧紅從溫柔的功能性角色徹底豐滿立體強韌,姜文直男不癌,他的片子一直真正把女性角色當回事。
太多片子只是用影像形式講件事,拍扁了無非梗概一行字,一眼就掃完了。而姜文在造立體的夢,審美和激情在線,夾帶私貨一如既往很多,再注入囂張絢麗的幽默與悲情。這才算第七藝術啊。
這次不必解讀太多,心甘情願浸入這個夢我講不出什麼道理。
孤島影者(7分)
開頭就是與太祖像的對比,而後又是「讓老子跪了15年」,這電影讓我看到的不止懟影評人。
「這就是生活!」這句暗號或許也是姜文所想、所講、所拍,卻也不單單是老北京戰前的生活。
朱李不合、反清復明,嘲諷日記、梁劉切腎,屆在笑料中意味深長。最後一幕,姜文還致敬了一手自己。
作為姜文電影,顯然讓人失望,作為國產電影,顯然任處中上水平。「大陸第一導演」倒是不好說,但姜文的確是最懂編導制合一的導演之一。
不及小說那北平最後的繁華,也無戰爭打響的風雲迷霧,電影可以說是個全新的故事,只有戰爭下人物的紛爭、利益的矛盾。
最大缺點是無創新,人物是最大亮點:幾乎每個角色都有原型,每個姓名都暗藏歷史,然而人物中瞧不出該有的張力。
PS:彭于晏實在讓我齣戲,而這次攝影也很迷。
尹弋(7分)
一場對老北平的復原和哀悼,姜文還是那個姜文,嬉笑怒罵酣暢淋漓,拖延症和儀式感偏執狂看完倒地不起。但敘事極度簡化,風格大於內容。
有個槽必須要吐,跟廖凡每步都踩在點上相比,彭于晏真的是除了帥氣一無所有。
眨眼石(8分)
看一部非現實主義的電影,我就是跑到電影院做夢來了,這夢我做得舒坦。
看姜文的電影就是看風格,看陌生的東西才有意思不是?
死肥仔(8分)
各方勢力各種人物的明暗線索交織,在戰爭迫近暗流涌動的籠罩下,構成了一出荒誕跳脫的民國傳奇。
歷史文化、人情韻味,帶著姜文個人的浪漫情懷和暴力美學,夾雜著暗喻隱喻、諷刺戲謔等等亦正亦邪的私貨。
姜文訴其所思所想。觀眾盡情做夢盡情誤讀,也是為榮幸。
TAG:DerFi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