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宙斯盾競爭失敗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旗風級驅逐艦
現代海軍系列(24)
旗風級導彈驅逐艦
日本海自在建造了太刀風級導彈驅逐艦之後,於1980年初編列預算開始建造旗風級導彈驅逐艦(DDG)。旗風級是在太刀風級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類似於初雪級於朝霧級之間的關係,兩者之間整體設計保持一致,但也在很多地方進行了明顯的改進,其中包括武器系統的改進、動力系統的改進和戰術系統的改進。本來日本海自打算建造5艘旗風級導彈驅逐艦,然後搭配3艘太刀風級,這樣就可以使4個護衛群都能分配到2艘導彈驅逐艦。但是實際上旗風級僅建造了2艘(DDH-171、172),主要原因是日本海自對旗風級的防空能力並不滿意,所以於1988年決定引進美國的宙斯盾驅逐艦,也就是後來的金剛級驅逐艦。
旗風級導彈驅逐艦
相比於太刀風級驅逐艦,旗風級驅逐艦加裝了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讓MK-13單臂發射裝置不用同時承擔發射「標準-1」防空導彈和「魚叉」反艦導彈的重任。太刀風級「標準」防空導彈和「魚叉」反艦導彈總共載彈40枚,現在旗風級可以攜帶40枚「標準」防空導彈再加8枚「魚叉」反艦導彈,所以「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的裝備既增加了旗風級「標準-1」防空導彈的載彈量,又提高了旗風級防空和反艦作戰的效率。
旗風級導彈驅逐艦
旗風級還更變了武器的設置位置,其將MK-13單臂發射裝置布置在了艦首A炮位,其後在一個高出艦首甲板的平台上設置MK-42 127毫米艦炮,再之後是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發射裝置。如此的布局讓旗風級艦首的武裝顯得很「豐富」,這樣做的好處是讓MK-13發射裝置能夠獲得更好的射界,但相對地,艦炮後方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的射界就變得比較局促。
除了武器系統的改變,旗風級還採用了COGAG全燃聯合動力的動力系統,也是日本首個採用燃氣渦輪機提供動力的戰艦。由於動力系統的不同,所以旗風級的煙囪外形和太刀風級也有所不同。而且為了應對擔任護衛群旗艦的直升機護衛艦在戰鬥中喪失指揮能力的情況,旗風級還特意強化了用於指揮管理的戰術系統,以便在緊急情況下接替艦隊旗艦的位置。
旗風級導彈驅逐艦
太刀級導彈驅逐艦
上圖為旗風級,下圖為太刀風級,可以對比武器布置和煙囪外形的變化
旗風級導彈驅逐艦艦長150米,舷寬16.4米,吃水4.8米,標準排水量4600噸,滿載排水量5900噸,最大航速30節,在20節經濟航速下可續航4500海里。
旗風級的武器系統包括艦首最前端的MK-13單臂發射裝置,用於發射「標準-1」防空導彈。艦首和艦尾的2門MK-42 127毫米艦炮,艦炮後方的74式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用於發射RUR-5A 「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在煙囪後方設置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船舷兩側各有1座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68式輕型魚雷。最後是設置在艦尾上層結構兩側的2座MK-15「密集陣」近防系統,為旗風級提供末端攔截火力,但是其設置的位置會在艦首方向產生射擊死角。旗風級導彈驅逐艦依然沒有設置直升機庫,所以其依然沒有編製艦載機,但是相比於太刀風級只規划了一個直升機垂直補給區,旗風級設置了一個直升機起降甲板,在需要時可以起降直升機,所以還算是有所進步。
旗風級導彈驅逐艦
雖然說整體設計有所進步,但旗風級的防空能力相比於太刀風級並沒有顯著的提升,僅能同時引導兩枚「標準-1」攻擊目標,缺乏抗飽和打擊能力,這樣的表現顯然無法勝任艦隊防空支柱的重任,和之後引進的宙斯盾艦金剛級的「宙斯盾」系統搭配多達96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相比,兩者的防空能力無疑是雲泥之別,這也是旗風級僅建造兩艘的主要原因。
※世界盃軍事巡禮之俄羅斯 兇猛的戰鬥民族
※世界盃軍事巡禮之烏拉圭 專註打擊毒梟的軍隊
TAG:桌面戰爭兵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