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近天一閣(5)范欽其人(下)

走近天一閣(5)范欽其人(下)

原標題:走近天一閣(5)范欽其人(下)



范欽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正四品,這就進入了省級官員行列。根據後來的資料推論,范欽在處理與嚴嵩的關係方面,其智慧不亞於胡宗憲、戚繼光處理與嚴嵩的關係。

袁州是嚴嵩的老家,嚴嵩在家鄉的聲譽並不壞,特別是其夫人歐陽氏,更是口碑極好,而嚴嵩對其夫人則是尊從有加。


范欽知道嚴世藩這種敗壞家族聲譽的事,一旦被歐陽夫人知曉的話,肯定要反對,這樣嚴嵩也就無話可說了。


事實也是如此,至於對家人,嚴嵩也並非一味放縱。有一個叫林一新的官僚,任江西僉事,嚴嵩家僕有不法者,加以笞責。後林一新入賀京師,嚴嵩對他「甚加敬禮」。


當嘉靖四十年,嚴嵩時已失勢,其夫人歐陽氏去世時,范欽特意寫了一篇《祭歐陽夫人文》文章,悼念歐陽夫人。范欽在文中贊歐陽夫人曰:「佐師相夙夜劻勷,薦歷三朝。」又曰:「偕師相康樂洋洋,環視宇內。」文中口口聲聲「師相」,其對嚴嵩尊崇之意見於言表。

如今在嚴嵩的家鄉——分宜縣介橋村,是嚴嵩出生和生活了幾十年的故鄉,對於一生經歷明朝5代皇帝、執掌朝政長達20年的明朝宰相嚴嵩,是婦孺皆知的大奸臣的代名詞,但其家鄉人卻是不一樣的情感——他們保留了嚴嵩紀念館。



介橋嚴氏始祖嚴季津於北宋元佑年間(1086年),從福建邵武來到袁州府今江西宜春市做官,而後定居袁嶺北麓的「打鐵坑」,即現在的大連坑自然村。至第四代嚴大華遷至介橋村西面的坑頭,到第六代嚴洪伯才逐漸形成現在的介橋村,距今900多年。介橋村曾一度人文蔚起,歷代科甲蟬聯,英賢輩出。介橋村累計出了7個進士,其中嚴嵩一家就有3人,即嚴嵩高祖嚴孟衡、嚴嵩、嚴嵩曾孫嚴雲從。據《介橋嚴氏家譜》記載,在明朝科舉考試大力擴招的永樂十三年(1415年)至天啟元年(1621年)的200年間,當時全村八代男丁總數511人中,154人獲得秀才以上稱號。因嚴嵩與其曾孫嚴雲從都貴為一品隆及親人,使獲得一品官職或朝廷誥封的達8人之多,所以該村又有「八世一品」的美稱。


在介橋村的嚴嵩史料館,內有嚴嵩像、嚴嵩手跡及有關文物、碑刻100塊,記錄了他一生87年里為官之後每年每月每日的事迹。嚴嵩生於憲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卒於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字惟中,號介溪,別號勉庵,時稱嚴分宜,位居明朝輔臣20多年,一生經歷明朝五代皇帝。他5歲入私塾,8歲有神童之名,19歲中舉,26歲中進士併入翰林院任侍讀,63歲拜相入閣,83歲退休回歸故里,86歲遭遇兒殺抄家之難,享年87歲。其一生的生、死、鈐山隱讀等重要時刻的共40年時間,是在分宜度過的。著有《鈐山堂集》、《南宮奏議》、《歷官表奏》、《嘉靖奏對錄》、《直廬稿》等近200萬字的書稿。


范欽利用其智慧,審時度勢,既阻止嚴世藩的行為,但又不完全得罪嚴嵩。雖嚴世藩曾要嚴嵩嚴處置范欽,而嚴嵩卻告誡嚴世藩:「是抗武定者,以強項自喜,踣之適高其名,但當籠絡之耳。」

那時的嚴嵩的確也想極力拉攏范欽,因此當范欽另任去江西九江時,嚴嵩特意寫了首《袁守范君擢憲副九江》詩相送:「歌襦棠郡留遺愛,建節霜台拜寵榮;此去威名廬岳重,向來風節秀江青。春城祖席維征騎,曉驛樓船動水程;別後相思何處所,煙消湓浦暮潮平」,詩中籠絡之意十分明顯。


其後,二人是否有交往,無實際文獻可考,而全祖望在其《聞尚書祠碑》一文中說:「東沙(張時徹)、東明(范欽)皆不能無濡足於嚴氏,以君子守身之義言之,均當引咎無辭。」雖未詳細說明,然至少肯定二人互不交惡。

否則,范欽就不會從袁州任上步步高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了了的天空 的精彩文章:

走近天一閣(3)范欽其人(上)

TAG:了了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