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發一遍:做不了鯤鵬,也不要做蜩與學鳩

再發一遍:做不了鯤鵬,也不要做蜩與學鳩

做不了鯤鵬,也不要做蜩與學鳩

邢建軍

做不了鯤鵬,也不要做蜩與學鳩。

這是我講莊子《逍遙遊》時告訴孩子們的,不管有沒有主觀臆斷的嫌疑,但我就是要這樣告訴他們。

因為他們需要鯤鵬一樣的境界,境界大了,眼界才寬,風景才美。

鯤是北海中的魚,大得不得了,誰也沒有見過,這是莊子想像中的龐然大物,是我們普通人想像不到的大,它會順時而變為大鵬,利用六月的大風離開這裡飛向南冥;而蜩與學鳩不僅僅眼界狹窄,心界更甚,它們的目標是搶榆枋而止,有時還飛不到,這也罷了,關鍵是還嘲笑大鵬。

是啊,蜩與學鳩的眼界也僅僅只能看到山腳的草木,至於山中美麗的針葉林無從欣賞,更不用說什麼山巔的俯瞰眾生了。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的孩子僅僅是這樣的眼界,相信未來也只能成為社會底層的庸庸抱怨者或沾沾自喜者,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社會的頂層是怎樣的一流。為了自己,我們不能做苟且的螻蟻,我們要做高空的雄鷹,那樣我們看到的沙漠不再是沙漠,而是跨越之後的草原。

因為他們需要鯤鵬一樣的等待,等待時機,等待飛翔,在等待中積澱自己的潛能。

鯤化而為鵬,一扇翅膀,幾萬里的空氣為它而成風,它看到的是我們在飛機上看大地的壯觀,而這時刻的到來,一年只有一次,就是六月的大風來臨時,如果沒有這個時刻,它也許就只能沉默於北海。我們恰似蜩與學鳩,決起而飛,撲楞楞幾下子就掉到地上了,我們也許只羨慕大鵬乘風破浪的成就,卻忘記了這背後默默的等待和蓄積,有的甚或嘲笑大鵬的自不量力,根本就不懂得人生高端的精彩與繁華。

是的,如果我們的孩子不知道慢慢地積澱,不知道等待的智慧,時時刻刻都在展示著自己的自命不凡,那即使達到了樹頂,也無法知道翱翔藍天的味道。而這突然來突然去的低層次讓他們如何面對,就像有人說的,我不能欠孩子們一個低聲下氣的成年。所以,我要他們懂得慢慢地蓄積自己的力量,有朝一日,飛上枝頭變成龍變成鳳凰,那時候的人生才會顯露出更多的美。

有人說:你在歪曲課文的意思,莊子的逍遙是追求精神的絕對的自由自在。

我想說:那樣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在我們這個社會裡,是不是越高層次的人,他們受到的限制越少越自由一些呢?

有人說:你這種教育方式是功利的,你只能讓孩子去追求,那要是追求不到呢,畢竟我們這個社會普通人才是更多的。

我想說:你說的沒錯兒,我也不會否認,但我認為,你沒有讓一個人去努力,哪裡能夠知道他是不是可以走到最高的層次。再說,我告訴孩子們的是,即使做不了鯤鵬,也不要做蜩與學鳩。

我覺得,真正的逍遙是讓我們追求精神的至高無上的自由境界,但也讓我們順應外物與自然。即使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孩子們做不了大鵬,但至少不會做蜩與學鳩,至少知道給我一個大海,我就可以做一條游魚;給我一片天空,我就可以做一隻飛鳥,給我一塊土地,我就可以做一片花草。

如果是這樣,也就足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邢建軍教師 的精彩文章:

整理電腦,突然發現了學生以往寫的文章,我會陸陸續續發給大家,是誰的誰領走吧!希望你們能夠有個美好的未來,孩子們,加油!

TAG:邢建軍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