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存在於每個人靈魂深處的巴別塔

存在於每個人靈魂深處的巴別塔

老彼得·勃魯蓋爾所畫的《巴別塔》(1563)

圖片來源:wikipedia

巴別塔的起源

4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了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

5 但是耶和華降臨看到了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6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都是一樣的人,說著同一種語言,如今他們既然能做起這事,以後他們想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功的了。」

7 讓我們下去,在那裡打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不能知曉別人的意思。

8 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他們也就停止建造那座城。

9 因為耶和華在那裡打亂了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所以那座城名叫巴別。

——創世紀 11:4–9[10]

以上是猶太教《聖經舊約》中的一段,「巴別」一詞來源於希伯來語 balal,意思便是「混亂」。

聖經中的這個故事,講的便是當時有一群只講一種語言的人們,在「大洪水」之後,(這裡的大洪水就是之後諾亞造方舟的那個大洪水)來到了示拿地區(古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現伊拉克地區),然後決定修一座城和一座高塔,這塔必須能夠通天。上帝見此,覺得這些傲慢的人今天能一起齊心協力建高塔,明天還指不定會做出更多了不得的事情,這還了得。於是,上帝把這群人的語言打亂,讓他們講著不同的語言,再也不能明白對方的意思,同時,還把他們分散到了世界的不同地區。

至此,聖經中的故事便從亞當,諾亞等這些神話人物轉向了亞伯拉罕等關於人類的故事。而後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相繼登上歷史舞台,人類文明至此展開了那絢麗多彩的畫卷,正是因為有了巴別塔的存在而產生了文明的多樣性。

然而至今,三大宗教在中東摩擦不斷,尤其在耶路撒冷的歸屬問題,而曾經存在於美索不達米亞的這座巴別塔,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卻存在於每個人的靈魂深處,而巴別塔也成為了不同文明之間隔閡與誤解,無法理解對方的代名詞。

Lucas van Valckenborch 在 1594 年所畫的「巴別塔」

現收藏於盧浮宮

圖片來源:wikipedia

巴別塔的坍塌

在《聖經舊約》中並沒有提到巴別塔的坍塌,那後來這座塔發生了什麼呢?

現在認為,巴別塔很有可能與巴比倫的一個建築「埃特曼安吉神廟」有一定的聯繫。這座神廟建於公元前 610 年,是巴比倫尼亞(美索不達米亞中南部,首都即巴比倫)國王,為供奉美索不達米亞的神馬爾杜克而建的。

古美索不達米亞地圖(今伊拉克地區)

圖片來源:wikipedia

時間來到公元前 334 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開始東征,最終推翻了大流士三世,征服了整個波斯帝國。然後繼續向南,一路打到了埃及,而往東,一直干到阿富汗,進入印度。

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的時候發現了這座「埃特曼安吉神廟「,公元前 331 年左右他下令拆掉這座神廟,因為他打算把他的陵墓建在這個地方。

時間已經來到公元前 325 年,十年征戰,導致軍隊實在吃不消了,只好打道返回波斯。

而公元前 323 年 6 月,亞歷山大大帝病逝於巴比倫。

《聖經舊約》一般認為正是猶太人在「巴比倫囚徒」時期(公元前 586 年,這段時間正是神廟建成之後,被拆除之前)之後幾百年的時間寫成的。所以,現在有學者認為聖經中提到的巴別塔很可能正是來源於後來被亞歷山大所拆掉的那座「埃特曼安吉神廟」。而《聖經舊約》成文之前,神廟應該還沒有被拆。

巴別塔的藝術化

19世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畫中的背景是「巴別塔」

在西方文化中,產生了不少與「巴別塔」有關的繪畫作品,當然還有歌劇,舞台劇,小說,電影。

小說《巴別塔之犬》

---[美] 卡羅琳·帕克絲特

《巴別塔之犬(新版)》:力壓《追風箏的人》,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 1 名,榮登中國、英國、法國、德國等 20 國小說暢銷榜第 1 名。

一個女人墜地身亡,死因無人知曉。唯一的目擊者是她心愛的狗。痴心的丈夫決定以畢生研究教狗說話,讓它說出事情的真相……

很多年前看的這本小說,也正是因為這本小說,第一次知道了巴別塔的故事。現在回想起來關於小說的細節已經全然不記得,只能記得一些大概。丈夫自以為很愛自己的妻子,然而直到妻子去世,為了找出妻子自殺的真相,作為語言學家的丈夫開始想盡各種辦法來讓目擊妻子自殺的那條心愛的狗開口說話,至少能了解到一點線索,同時開始回憶自己與妻子過往的點點滴滴。而在這過程中,他才發現,原來對自己深愛的妻子他是那麼的陌生與不了解。兩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講著同一種語言,然而卻不能真正的理解對方,了解對方的內心。正是那一座理解的巴別塔,成為了橫亘在兩人內心之間的隔閡。

電影《巴別塔》(又名《通天塔》)

在《Babel》里,一支來自日本的槍,被一個摩洛哥男孩拿著,打中了一輛大巴車上來旅遊的美國人。

故事由此展開,具體情節如何展開還是看電影吧。

這個世界充滿著誤會,而巴別塔存在於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影片在最後的獻辭寫道:獻給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整個片子基調很沉重,不過值得一看。

結語

至此,可以看到巴別塔已經不再是那座為了表達對於上帝的敬畏之心,揚人類之名的通天塔,而成為了人與人之間誤會與不理解,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隔閡的代名詞。但是別忘了,巴別塔也同樣代表著文化多樣性的起源,與人類文明的起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andaanddeer 的精彩文章:

TAG:pandaandde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