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槳飛機的機槍為什麼打不到螺旋槳?全靠這一天才的發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一個新興兵種——空軍誕生了。在早期飛機技術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各參戰國最初的空軍都是由木頭骨架、帆布蒙皮、鋼絲傳動器和拉進式前置活塞發動機構成的「老爺車」飛機組成。最初的飛機也沒有攜帶任何武器,僅僅作為空中偵察、炮兵指示校對等用途使用,敵對國飛行員甚至在相遇時還會秉持騎士精神互相脫帽致敬。然而隨著1911年,墨西哥內戰革命軍僱傭美國飛行員埃文蘭伯,駕駛「寇蒂斯」式飛機,與政府軍的一架偵察機在空中用手槍互射,這一舉動開創了空戰先例。
由於手槍空戰的火力實在不足,人們於是想把威力和活力持續性更強的機槍搬上飛機。1912年6月7日,美國航空試驗站站長查理斯·德·錢德勒上尉第一次將路易斯機槍搬上一架萊特B型飛機,由於飛行員面前有拉進式螺旋槳阻擋,他於是把槍身固定在一根橫杆上,伸出機體,並且射擊實驗成功。但由於這樣做實在是太難瞄準目標,完全是憑經驗和運氣,而且機槍故障和換子彈都成問題,所以這是一種不成熟的方案。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法國人首先把帶活動支架的重機槍裝到了雙座飛機的后座上由后座觀察手兼任後射機槍手瞄準射擊。這樣一來飛行員可以自由操縱飛機,機槍手也擁有了廣闊的射界可以精確瞄準敵機。但是隨之而來的弊端是,戰鬥機接敵後必須將機身側面或者機尾對準敵人,這對駕駛員的操縱要求極高;而且機槍手往往會在忘乎所以的連射中將自己飛機的垂直尾翼和雙主翼連接器打得稀巴爛。於是,可以由駕駛員直接操控的,與飛機機身主軸平行靠近易於瞄準的前射機槍的研製呼聲越來越高。怎樣才能讓裝在駕駛員前方的同軸機槍既能正常射擊又不會打壞前方高速旋轉的螺旋槳葉呢?
法國飛行員加羅斯在其座機的螺旋槳上異想天開地安裝了一套「偏轉片系統」,將螺旋槳葉片末端安裝上金屬偏轉片,讓即將打在葉片上的子彈彈開,初步解決了前射子彈打壞螺旋槳葉片的難題。然而這種設計實在欠妥,因為被彈開的子彈很有可能擊中飛行員自己。1915年4月1日,加羅斯駕駛一架裝有偏導鋼板的莫拉納·索尼耶型單翼機,擊落一架德國的「信天翁」型雙座偵察機。隨後,又接連擊落了4架德機。幸運的加羅斯因此成為了一戰中的第一位王牌飛行員。18天之後,德國人繳獲了加羅斯的飛機,並交給在德國開設工廠的荷蘭發明家安東尼·福克爾(Anthony·Fokker)參考研究。福克爾工廠的工程師們看到加羅斯的腦洞設計之後自己也腦洞大開,很快研製成功了機槍與螺旋槳的協調裝置,即著名的「機槍射擊協調器」。它的原理是在螺旋槳軸上安裝一個凸輪,突起部分對應每一片螺旋槳的位置,在軸轉動後,每當螺旋槳葉片轉至槍口前方時凸輪觸動聯動機構,連動桿帶動彈簧片隔斷槍機,機槍停止發射,在這種狀態下即使飛行員按下扳機,子彈也不會被擊發;當葉片轉過槍口後,連動桿恢復,機槍繼續擊發子彈。這個設計看似很簡單,但是其他人往往就缺這麼一個靈感。
由於德國人率先研製出協調裝置,其福克-E型單翼飛機由一名飛行員操控1-2挺前置同軸機槍,其設計準確度大大提高,各種咬尾等未來空戰的戰術動作也相繼問世。從1915年夏季至1916年初,接連擊落大量協約國的飛機。英軍於1916年1月發出驚呼:「如今,我們須用三架飛機為一架偵察機保駕護航,才能完成既定的作戰任務。」前線的皇家飛行員也不無自嘲地將自己喻為「福克飛機的餌食」。這就是著名的「福克災難」。
後來,隨著英法軍隊繳獲了福克飛機,獲得了協調器的相關技術,空戰又變得對等起來。但是早於英法空軍開創了許多戰術動作經驗的德國空軍,誕生了像「紅色男爵」里希特霍芬這樣的許多傳奇人物。機會和成就往往只會留給有才能的人。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