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潮汕人這麼有錢,可為啥潮汕地區這麼窮?

潮汕人這麼有錢,可為啥潮汕地區這麼窮?

怪物導師每次以潮汕人的身份告知他人時,總有小夥伴以敢拼敢闖、聰明、善於經商來誇我。但是老家潮汕地區的發展狀況與潮汕人所得的讚譽有較大的出入,我對此也很是好奇。

——怪物導師

這是一篇很正經的推送

汕頭在潮汕地區各城市人均GDP中是處於一把手的位置,我接下下便以汕頭為代表試著分析潮汕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

我先以汕頭與全國曆年人均GDP的差值與為例:

再附上2015汕頭GDP在全省的位置:

其中汕頭人均GDP在廣東共21個省中位於第14位,並以33847.63元略低於全省平均GDP的一半。

汕頭是:

北半球唯一一個被北回歸線穿過卻不是沙漠帶的海濱城市;

最典型海洋性氣候,年日照2000~2200小時,年平均氣溫22攝氏度,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最接近適宜人類生存的氣溫要求;

遠離中心城市和工業基地,幾乎沒有工業污染,空氣潔凈,水碧天藍,是中國少數空氣潔凈度達到世界級標準的百萬人口城市;

中國最接近世界運輸最繁忙之一的台灣海峽黃金通道的港口城市,僅38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就可建造包括10萬噸級碼頭泊位在內的港口20多個;

有山有河有海,是海洋文化和大陸文化交融最徹底的大陸城市,居民來自中原,保留著最完整的中原文化,卻居住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邊上;

當然,這裡還有著中國城市所擁有的最優惠的政策:沿海開放城市、特區、保稅區;

擁有中國其它地方難以企及的資本背景─中國海外華人中包括華人首富李嘉誠在內的最有經濟實力的工商巨頭,有差不多一半原籍在這個彈丸之地,而他們又是海外華人中最顧念家鄉的一群。

同時也是:

在1999年高於全國人均GDP 2546.7元,在2014年低於全國人均GDP 15436元。

在2015年人均GDP在廣東共21個省中位於第14位,並以33847.63元略低於全省平均GDP的一半。

連汕頭如此,更何況潮汕地區的其他城市。為了解答對這個現象的疑惑,我也在眾多現有的研究中找到了一些自認為可靠的結論

(一)本土人才不願回,外地人才不敢來

潮汕地區由於地理和歷史原因,曾因為交通等原因,與外界交流稀少,處於半隔絕狀態。在這樣的條件下,潮汕人自我認同感極強,現在在外打拚的潮汕人往往憑藉一句「膠己人」就可以拉近關係,減少陌生感。潮汕人有極強的優越感和自我認同感,即使對於本省其他城市的外來務工者,一句「外省仔」便無意間聽者不好受。這對於外來勞動力而言,讓他們產生被排斥的心理,極有可能影響他們對於這些地區的認同感和自身幸福感。

同時潮汕人極為注重宗族。在潮汕地區,宗族是人際關係網的基礎。

2005 年一項調查顯示, 潮籍大學生中認同潮汕人注重同鄉、同宗關係的人 佔到了88.3%,外來就業人員的認同更是高達100%;有約32%的潮籍大學生明確表示畢業後絕 對不會考慮在潮汕地區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潮汕地區競爭機制太不完善,人情關係網龐大、密集, 根本沒有普通人立足之地,發展受極大限制」,而選 擇回鄉發展的原因是「現有人際、經濟基礎」 ;潮汕 社會中實際發生的「關係戰勝實力」的事情在兩個 調研群體中也分別達到93.6%和69.4%。(邱健熙、王宣喻:《區域性傳統文化對人力資源流向影響研究———以潮汕地區為例》。)

從上述調查可以看出三個問題:

A.有相當一部分潮汕學子因為這個原因明確表示不願返鄉,這是本土人才的流失;

B.願意返鄉的人中有部分不是因有能力而是因為有人脈,對個人發展來講有利,而對潮汕地區來講呢?

C.潮汕地區人情關係網以宗族關係為基礎,同時這個關係網路極為龐大與密集,這意味著外來人口很難融入這些關係網,而在這樣一個極度依靠關係的社會下,他們還能怎麼辦?

(二)現代商業意識不強

有人是這麼評論潮汕人的:精明而不高明。

三面臨山,一面臨海的區域帶給潮汕人的是敢於冒險,也是對於產入與產出周期耐心的縮短。潮汕人很是精明這是公認的,潮汕人對於一門生意的投入與產出往往瞭然於胸,他們比較少去做需要進行前期大規模投資的項目,而是更傾向於生產周期短的行當。在這方面難免會產生投機取巧等行為,或許有這麼一個原因,假貨盛行、2000年的「共和國第一稅案」等。或許的確有這樣的一種社會氛圍,現代商業社會也難以在這裡大放光彩。

(三)小富而安,人人都想當老闆

早在重農抑商的時代,許多潮汕人就以賺錢為終生目標。經商的慾望和天賦似乎隨著他們的基因代代相傳,也因此即使是學徒也是等到學有所成便自立門戶。商業上的合伙人亦是如此:當公司有所起色時,大家就按捺不住心中的老闆夢,常常「分家」。再加上許多潮汕人小富而安的心理,在重商的潮汕地區,小公司遍地,不說全球,在全國排得上號的企業似乎極少。

潮汕地區發展不好,可是在外的潮汕人卻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商業傳奇:

在世界華人富豪財富榜中,廣東籍(含全球)入榜73人而其中潮汕籍(含汕頭、揭陽、潮州、汕尾四市)富豪共有31人入選

對此,我綜合一些研究,總結以下幾個結論:

(一)潮汕人的習性符合中國社會特點

許多在外打拚的潮汕人從小便受到宗族思想的教育,長期灌輸以人與人地位不同(晚輩尊重長輩之類的)的觀點,既符合傳統儒家思想,又在專製程度較高的社會中會給人留下「高情商」,「醒目」的印象。

(二)「會做人」、「行情理」的特點使得潮汕人有更多的商業機會

通過送禮行賄的手段,在法制不健全或是管控較松的社會中,出生於宗族的潮汕人更容易獲得別人難以得到的商業機會。

(三)在潮汕地區積累的經驗之道有了施展的地方

前面說道,在人人都想做老闆的潮汕地區,想到做大做強著實困難,但在外地便不一樣了。潮汕人長期以來積累的經商之道一代一代的傳下來,再加上早期社會有許多農本文明背景的人,願意為他人打工,使得潮汕人在外地有了一展拳腳的機會。

(四)宗族是海外潮汕人的獨特優勢

在個人主義盛行的西方社會,潮汕人通過「潮汕會館」等帶有宗族色彩的形式減少個人風險和行事成本,使得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我也不做什麼總結性的話語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類的話語大家都懂,反正永遠都叫不醒裝睡的人,該醒的自己便會醒。

這篇推送本就沒想著能有多少人感興趣,又能有多少人看,純屬個人興趣與對於家鄉未來發展的擔心。如果大家有感興趣的話題可以發私信到後台,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怎樣讓一個院子沒蚊子
機器人為什麼必然代替人類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