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歐洲人是多瘋狂迷戀「中國熱」產品?一件瓷器就能換幾個奴隸!

歷史上歐洲人是多瘋狂迷戀「中國熱」產品?一件瓷器就能換幾個奴隸!

在2017年,動畫片《瑞克與莫蒂》的熱播,於是乎四川辣醬引起美國人的瘋搶。據報道,一小包蘸醬的價格還能被炒到100美元。這樣事件可以稱為「中國熱」,其實「中國熱」在很久之前在歐洲成為潮流。今天就來講講17世紀前後的「中國熱」,那個時候究竟是什麼東西讓他們迷上了呢?

在18世紀的時候,中國的很多產品由「絲綢之路」傳入歐洲,當時中國的出產的工藝品相比於歐洲的工藝品來說,是極其精緻的,比如說絲綢、瓷器等,這讓西方人發現了新大陸。所以在18世紀,歐洲文化思潮中開始出現逐漸傾向於中國熱的形勢,他們喜歡中國產品的熱度到了最高點,不過這個開始於熱潮是在16世紀、17世紀。

16世紀,義大利、法國已能夠生產絲綢,他們很快就學會了養蠶的技巧,也逐漸開始建立絲綢基地。雖然自己也能生產絲綢,但是歐洲人更加偏愛由中國出產的絲綢。所以在後來,歐洲製造的絲綢上還大量採用了中國的元素,比如龍、鳳、花、鳥等,除此之外,還特別註明是「中國製造」,因為這樣能賣得更多。

在瓷器進入歐洲之前,歐洲人平常使用的器皿都是陶器、木器和金屬製品。所以當中國輕薄又漂亮的瓷器傳入歐洲的時候,立刻吸引的所有人的注意,並且一開始瓷器的數量很少,一般只有國王或貴族才能擁有。所以一開始因為大家都很喜歡瓷器,瓷器的價格就非常昂貴,甚至在埃及和阿拉伯地區,一件瓷器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幾個奴隸。

這場「中國熱」風風火火,順勢還蔓延到了英國女王的宮廷中。當時英國女王很喜歡穿著中國的服裝,在女王的屋裡也充滿了中國的元素。在中國熱巔峰時期,中國元素就是歐洲品位和地位的代名詞。

到了18世紀後期,西方派到中國的很多是重商主義者,他們更多的是不正當的企圖,所以到最後由於歐洲人的殖民意圖,「中國熱」逐漸在歐洲退散。

反觀現在,反而我們有很多產品都是模仿西方國家產品,不知道這代表了文化的融合還是創新的缺乏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史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呂布一生犯了三個錯:錯殺一友,錯愛一女,得罪一人,各個致命

TAG:新史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