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有些葯吃完會抽筋

有些葯吃完會抽筋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即肌肉突然間的無意識收縮。抽筋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塊肌肉,多發生在腿部和腳;也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人群中,但多發生於嬰幼兒、妊娠期婦女和老年人。

人們談到抽筋時,第一反應就是缺鈣了,得補鈣。的確,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鈣離子起著重要作用,低鈣血症容易引起抽筋,但並非所有抽筋都是缺鈣引起。造成抽筋的原因很多,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受外界寒冷環境刺激,休息不足身體疲勞,局部壓迫等。除此以外,人們常吃的藥物也可引起抽筋。

1.精神及神經系統藥物,主要包括抗抑鬱葯、抗精神病葯和抗癲癇藥物等。這些藥物引起的抽搐多發生在用藥早期,在突然改變劑量或驟然停葯時也易發生。常規劑量服用時能引起抽搐,大劑量時更易發生。

2.抗生素類,包括青黴素類抗生素、喹諾酮類藥物以及抗結核治療的異煙肼等。老年人、腎功能不全、有腦膜炎和癲癇病史的患者在使用青黴素類抗生素時更易發生抽搐。臨床中使用廣泛的碳青黴烯類(如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和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也易引起抽搐,治療結核的異煙肼誘發抽搐時,可予靜脈注射維生素B6減輕癥狀。

3.其他藥物,包括人們耳熟能詳的利尿劑、治療骨質疏鬆葯以及他汀類降脂葯等。利尿劑在促進排尿、減少血容量的同時,能導致電解質紊亂,造成抽搐。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如唑來膦酸鈉等)抑制骨破壞,可造成低鈣血症,誘發抽搐。隨著對他汀藥物研究的不斷深入,他汀類藥物的肌毒性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其中就包括抽搐。

當患者在服用以上藥物後出現抽筋時,應諮詢醫生是否為藥物副作用,必要的時候進行用藥調整。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血糖忽高忽低趕緊查查胰腺腫瘤
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基層怎麼抓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