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物盡其用」思想對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的影響

論「物盡其用」思想對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的影響

論「物盡其用」思想對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的影響

齊霞 袁樂輝

(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333001)

摘 要「物盡其用」思想,不僅彰顯了傳統造物設計的審美法則與工藝思想,也是衡量陶瓷設計的審美尺度,並深深地影響著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趨向重「致用、利人」的造物美學觀。結合當前景德鎮生活陶瓷的藝術風格,從其工藝美學的「用、形、飾、材、質、色」六方面,來試論「物盡其用」思想對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的影響。

關鍵詞物盡其用;景德鎮;陶瓷設計

Researching About Influence On that Idea Of The Best Function In Everything And

Design Of Modern Ceramic Jingdezhan

Qi xia Yuan Lehui

(Jingdezhen Ceramic University, JiangXi Jingdezhen 333001)

Abstract The thoughts of「it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unction」, not only reveal the traditional design in the aesthetic rules and the process of crafts thought, is also a measure of aesthetic ceramic design, and deeply influenced the modern jingdezhen ceramic design trend in aesthetic creation of「the good use for people living 」.Combining the jingdezhen ceramic art style of use, from its technological aesthetics in six aspects of「use, shape, decoration, material, quality, color」, to try to research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 on the design of modern ceramics in Jingdezhen.

Keywords it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unction; jingdezhen ; ceramic design

0引 言

瓷器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與精神向度,同時它始終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連,蘊含了匠人們的制瓷技藝與審美風範,並體現了器物文明演進的「器以利用,器以載道」之造物觀念。實質上,「物盡其用」的造物思想一直貫穿於中國陶瓷發展史,並日益發展轉為「用途乃工藝之本質」的審美自覺化與設計尋常化。顯然,現代陶瓷設計的美學理念應「效用於日用之間」,強調物「用」為美和常「用」為悅。這樣,其設計才會生活實用的日常化,才能誕生「美的器物」。

同時,瓷器「作為物質文化的產品,生活方式的變化直接反映著物質的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器物的發展不僅對生活方式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會促進生活方式的改變」,故如今景德鎮陶瓷設計風格趨向「學古意」之風,講究「造型端莊、紋飾精簡、材質純凈、色調清秀」之美。其實,這種制瓷的審美風格不僅受日本茶道文化的影響,更深受宋瓷尚「致用與平淡」之審美情趣的影響,則日益走上了審美的自覺化、生活化、詩性化道路。雖然,民族特有的審美趣味和文化氣質,影響與制約著瓷器的工藝美學與審美情趣,但它自始至終離不開「物盡其用」的造物思想。顯而易見,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愈加趨向「生活與致用」,回歸工藝本真的「實用與美悅」。其實,它也是深受傳統造物的「物盡其用」思想影響而逐漸尋求生活文化的工藝方式,注重設計「只有適應應用對象的生活方式的東西,才是最好的」,來追求器用與技藝的敦厚、質樸、含蓄、典雅諸種美的品質,營造現代生活方式的審美意境與精神向度,使之「潤物澤心」。

1重「用之悅」

縱觀景德鎮制瓷發展史,瓷器實質上是一門生活與器用的陶瓷藝術,也是呈現「美與生活」的物化藝術形式,並蘊含了傳統陶瓷設計「器制」的「致用」思想觀。由此說明,重「用之悅」,它不僅是陶瓷器具設計的宗旨,也是實現「美與生活」不分離的前提。事實上,其主要是指陶瓷設計的實用舒適愉悅感,即強調其設計滿足人們生活功用時的習慣方便與舒服快感,也就是符合人與陶瓷器具所形成人體工學的和諧協調性,更是凸顯陶瓷設計美學的器物功能之「實用與便利」的合理要求。而墨子的「有用則巧,無用則拙」之言,就已道出了物「用」則美的設計之道,也顯現出「物盡其用」造物思想觀念。顯然,在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理應求「器以利用」的同時,也講「致用利人」,才真正地體現其設計的器用之美,實現「器物應當在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利益」和「最為實用的器物,與美的距離最為接近」。歷來景德鎮陶瓷器物造型多為圓形,方、異型類造型甚少,特別是生活用器基本上為圓器類:一方面,因制瓷工藝流程分工明確,拉坯工匠人數眾多、技藝高超,故陶瓷製作成型便利、快捷,工藝缺陷少;另一方面,圓形的器物適宜手的提拿捏握和嘴的安全接觸,符合人體工學的實用功能;還有,中華民族「求幸福圓滿」的吉祥寓意思想觀,人們喜愛圓潤飽滿的器物造型。因而,支撐著器物存在的方法,不僅是生活需要的功能,更是傳統的力量,所以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須重「用之悅」,發揮器物的功能用途,為生活服務。(見圖1)

(圖1)

2講「形之律」

儘管陶瓷器物的功能給其藝術設計造型提供了多變性,但它仍須講其造型結構「形之律」,並在陶瓷造型形態的設計上須體現器型的美觀大方、平穩舒暢,富有韻律美和安全感。實際上,陶瓷設計在講究其器具器型的功能效用時,也要體現出其器型的造型美感。與此同時,其設計也須注重人體工學的功用舒適性和造型形式的置放安全性,遵從「有節、適度的自然法則」,才可求其形美,並富有健康之美,否則會步入「花哨不適用」之美。然而,從《說文》的「規,有法度也;律,均布也」之言語中,我們可知任何設計只有在「規」與「律」中取得平衡,才有美的造型形式。相對來說,陶瓷器物造型的演變發展基本上強調「微差」性改變,因受歷代陶瓷工藝的器制審美定型化、正常化之影響,圍繞器型相對兩條曲線的變化,來形成造型形態的形式美。從這個層面來看,陶瓷造型設計是以「微差」尺度來尋找一種對比例美的形態,也是要充分把握器物「形之律」變化的秩序美感,才能形成其造型設計的地方性、國民性、傳統性之典型。像現代景德鎮各種不同的茶杯造型,基本上汲取傳統的斗笠碗、宣德碗、馬蹄杯、酒盅杯等經典造型形態,通過細微式差異來變化其器型的線條曲直、比例長短、體量大小,這樣可以從其造型微差的細節比較中尋找形美的重要規律與審美法則,這也是現代陶瓷設計須考究「形之律」的緣由。

3尚「飾之簡」

東漢思想家王符於《潛夫論·務本》篇中,明確地提出「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的觀點,表明出器物的致用與裝飾巧妙的造物觀,也恰恰符合「物盡其用」思想顯現下的陶瓷設計尚「飾之簡」的本意,實現「實用與美飾」相統一。故其在這裡指陶瓷裝飾設計的求簡重意,或指「少即多」的裝飾極簡化,簡而言之,即棄繁崇簡式美化器物。事實上,中國文化始終貫穿著儒家主張「文質彬彬」的崇尚簡約思想,形成了歷代造物者都極其崇尚意境美的「飾簡重意」,並一直貫穿於中國設計的裝飾風格與樣式,也深深地影響了景德鎮陶瓷裝飾設計的文明演進與表現觀念。顯然,這種「飾之簡」的裝飾手法,會使其設計注重器物造型裝飾的構圖簡意,強調其形式美和細節性,也會考究圖案形象的概括、誇張,突出其器飾的典型之美。特別近幾年來,景德鎮陶瓷茶器設計明顯地體現了「飾之簡」之風,強調器用功能結構的舒悅,追求器飾「器不雕為」的簡約形式,充分發揮了「適合於用途的工藝,愈單純就愈能發揚它的品質」,體現出其「物盡其用」的思想。從近些年來看,現代景德鎮的陶瓷茶器裝飾構圖已從雍容繁滿轉向單純空靈,明顯地趨向「多至少」、「粗至細」和「雜至簡」、「躁至凈」的審美變化。因器型是立體的,其裝飾的部位至關重要,故其裝飾注意主體畫面的權衡、安定,大小比例的協調、集中,要巧妙地與器型完美結合,才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儘管景德鎮現代陶瓷裝飾藝術風格,轉向這種文人畫意的「飾之簡」裝飾手法,重空靈禪意的瓜果、花鳥、人物、山水等藝術表現形式。但它不僅突顯畫面乾淨精雅、輕巧秀麗、大方現代,還依然保留了器物造型的弧線流暢、節奏韻律感,突出了陶瓷材料的質感美意,完美地體現了裝飾的美觀與器物的功用統一,並含蓄地表達了清高風雅的器用生活情趣。正如杭間先生曾在《手藝的思想》所說:「把廣義的『裝飾』稱作『藝術地生活』是不過分的。它是人類在謀求溫飽之外的一種詩性的追求,是通過節奏、秩序和事物複雜關係的營構,對生活方式的選擇。」

4求「材之妙」

儘管任何自然的物質結構都有它自身美的規律,但還需我們善於發現利用物質材料,通過有意識的藝術加工或者改造,方可獲得其「材美」之自身特性。這裡「材」指陶瓷坯體工藝成型所選取的泥、釉等材料及其裝飾材料,它也是構成器物的基礎。顯然,「土地產生出材料,材料又決定了器物」,故陶瓷具有鮮明的材料性能和工藝特性,它會直接影響到陶瓷器物形態的用與美;如不知其材料工藝的屬性,易使陶瓷成型及生產過程受阻,造成變形、裂損、粗糙等工藝缺陷之現象,則也會使器物造型變得粗陋化。就如柳宗悅先生曾說:「器物之美的一半是材料之美,只有適宜的材料才具備優良的功能,沒有良好的材料就不能產生健全的工藝。」實質上,陶瓷設計求「材之妙」,它不僅要重器物造型的形制比例與功用舒適,還要善度陶瓷材料的秩序與法則,遵從材料的文化屬性和地域特性,有效地利用好材料,充分發揮材料在陶瓷技藝的表現潛能,發掘材料與技藝結合的工藝之美。因「實用性是以健全的材料為條件的,如果沒有適當的材料,就不能得到正確的實用工藝。」這樣,我們會感知到景德鎮陶瓷設計須遵從「因地制宜」和「善材節制」,才能賦予其「材之妙」與「材之美」。如青花玲瓏瓷器,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的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並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制而成;其玲瓏剔透、精巧細膩、幽雅大方之藝術特色,不僅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更體現陶瓷工藝表現的「材之妙」。還有薄胎陶瓷燈具,實用安全、美觀,胎體晶瑩、剔透,配以簡意裝飾,經光照折射下形成質地溫潤、含蓄、透明,產生畫面若隱若現之感,賦予詩情畫意。

5顯「質之巧」

「工藝是地域性、材料性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工藝成為某地固有的器物。」「質」主要指陶瓷泥、釉燒結後的胎體釉面質地表面的紋理結構與肌理層次之美感,即陶瓷設計注重質地表現的美妙、樸素、高雅、自然天成,形成幽遠、清新之意,體現簡樸大方、平實親切的和諧美。由於,陶瓷材料工藝的泥、釉經火燒結能產生物質的運動可變性、可塑性,形成器物表明質覺美感;而這種質地的紋理美,從形態、色彩表現的工藝技巧中會透出質地的一種獨特美感,讓人們在視覺和觸覺中體現出美的韻味和情調,並能與人的情感感應共鳴,甚至到「愛不釋手」。而自從唐宋以來,陶瓷的美質與人格的美善在物化的層面上賦予「質」與「美」的融合,並負載著人格精神和審美的精神象徵,深深地影響了制瓷質地趨向一種類雪類玉的效果,形成素有「白如雪」的白瓷和「青如玉」的青瓷。顯然,這種崇尚詩韻味玉之美的陶瓷質地,賦予了瓷器的詩性品格與審美意境,更是體現了一個民族的造物思想與審美風範,也映現了民族的文化性格與工藝思想。恰如宗白華先生說:「瓷器就是玉的精神的承受與光大。」因此,「材美質巧」不僅是中國造物設計衡量形式美的一個「度」,也是手工藝永恆的原則。伴隨國內飲茶之風的復興與回歸,現代景德鎮生活瓷設計趨向回望傳統宋瓷的清瘦細潔、溫和瑩潤之美,崇尚單色的審美情懷,講究瓷質的溫潤肥膩和色澤的光潤柔嫩,故特別盛行潔白晶瑩、薄透細膩的茶杯和釉質肥厚、蔥翠滋潤的茶盞,有玉石之感;與此同時,還青睞粗拙素樸、光澀厚重的陶質茶壺、公杯、盞等,併流露出敦厚、質樸感。由此,這種「質」與「美」的藝術風格,不僅折射了民族特有的審美趣味與文化氣質,還體現了現代景德鎮陶瓷技藝的「質之巧」的美學風格,回歸於傳統造物的由里到外、表裡如一的溫潤和素美,追求平淡與致用(見圖2)。

(圖2)

6寄「色之意」

「色之意」是指陶瓷釉面色調呈現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寓意。陶瓷色彩不是自然色彩,而是經火燒後的變化形成的胎體釉色,是人們在造物過程中所創造的裝飾色彩。從陶瓷工藝的審美特性來說,因其工藝流程(胎體結構、釉料厚薄、燒成氣氛等)的差異性,會使每一種物質產生豐富多彩的效果,變化微妙,回味無窮。顯而易見,陶瓷裝飾色彩的結構不只是一個物理變化性的視覺結構,更是一個民族精神性的結構。因民族崇尚「象徵與圓滿」的思想觀念,其裝飾色彩早已被約定俗成的程式化、符號化、寓意化,形成了普遍象徵性的色彩結構,即「以象寓意、以意構象」,並融合於陶瓷器物的形、飾、色之中。如近兩、三年景德鎮陶瓷藝術風格特別盛行釉色裝飾(郎紅、祭紅、祭藍、帝王黃等釉色),還有茶器流行彩繪描金的大雅大俗格調,都鮮明地顯現了陶瓷裝飾色彩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寓意,也反映了其「物盡其用」的精神向度。同時,詩性精神源於中國傳統美學的藝術化人生精神,而器物的藝術化過程,正是人類賦予器物的文化功能過程,引導人們向真、向善、向美的詩意化。由此可見,人們追求「器用的詩性美意」生活方式愈加濃厚,致使現代陶瓷設計的色彩格調越來越趨向單純化、素凈化、幽雅化。這樣,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由外物趨向於內心,慢慢地從華艷濃郁走向高雅、凈潤的藝術風格,邁向疏、雅、古、韻。顯然,陶瓷器物若過於漂亮、鮮艷奪目的色彩會弱化其使用功能,也會破壞器物與周圍環境的融合協調。故端莊、俊秀的造型,清瑩、淡雅的質色,清新、疏朗的圖飾,高雅、內斂的趣味,賦予了陶瓷器具生活的空間布置,營造一種素樸、精巧、空靈、幽雅之境,也已成為現當代景德鎮陶瓷設計的審美格調(見圖3)。

(圖3)

7結 語

「生活的實用工藝就是最正宗的工藝,只有這樣的工藝才是健全的工藝」,就已表明出「物盡其用」的造物思想。事實上,其彰顯了造物設計的審美法則與工藝思想。它是衡量器物美學的審美尺度,也是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的形式準則。從某種意義上講,「物盡其用」思想道出了陶瓷設計須把握好一個「度」,即通過造型、紋飾、材質、色彩、工藝等美學法則來體現其均衡、勻稱、協調的器物功用美。雖「物質文化的變遷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意識」,但「物盡其用」的思想是超越一切的工藝本質與造物法則,也是現代生活陶瓷設計的美學範式與工藝定式。相反,其設計就會偏離器用的「節制和實在的美學品格」,違背了「工藝不是個人的,而是社會的」的文化國度,會走上糜戀「奇技淫巧」的繁庸器藝,遠離了平淡、致用、利人、悅目的生活美學。

參考文獻

[1]姜今,姜慧慧.設計藝術[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2]潘天波.現代漆藝美學[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3]李立新.中國設計藝術史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柳宗悅.徐譯乙譯.工藝文化[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5]杭間.手藝的思想[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7.

[6]唐星明.裝飾文化論綱[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

[7]程金城.中國陶瓷藝術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基金項目:江西省2015年度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物盡其用』思想傳譯下的景德鎮現代陶瓷設計美學研究」(項目編號:2015YS330)

(文章登於《江蘇陶瓷》2018年第三期「學術研究」欄目)

《江蘇陶瓷》雜誌是全國陶瓷行業的綜合性科技期刊之一,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庫收入期刊,具有較高的學術權威性,也是江蘇省內唯一的陶瓷專業期刊。

《江蘇陶瓷》雜誌面向國內外發行,並與微信電子平台組合運行,多媒體互動,受眾覆蓋面廣、影響力強。

歡迎廣大陶瓷科技、陶瓷藝術專業人士及愛好者投稿、發布廣告,也可預約為您舉辦各種專業講座,策劃各種專題活動,期待與您的合作共贏。

《江蘇陶瓷》廣告合作單位

陶譽科創

宜興瑞豐包裝製品有限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蘇陶瓷 的精彩文章:

TAG:江蘇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