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作者:歆小迪(爸媽精讀主筆)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昨天下班到妹妹家接兒子。

剛進門就看到妹妹1歲半的女兒在嬰兒車裡玩,隨即蹲下來逗小寶寶玩。

站在一旁的兒子忽然說,「媽媽你很少對我笑,卻經常對妹妹笑」。

聽了兒子的話,我心裡一驚。我趕忙問兒子,「媽媽對你很兇嗎?」

兒子說,「我感覺你看到我就變得不高興了。」

小孩子很敏感,他感覺到了媽媽的 「偏心」。

我們總是對自己的孩子更嚴厲,常常不自覺的綳著一張臉,而對別人家的小孩就會露出微笑。

你可能會說,別人家的孩子的教育我又不負責,犯了錯誤自有他的父母教育,我們不擔心也就不會生氣,自家孩子不同,我們需要管教他,對他嚴厲是愛他。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可你要知道,你的這些心理活動,孩子並不懂,他只看到了你對鄰居家的小孩比對他更友善更溫柔,他的小心靈很受傷。

記得閨蜜與我說過一件事。

她從小習慣連名帶姓的稱呼她女兒,一次,她們去鄰居家做客,告別時她對鄰居家小孩說,小寶貝和阿姨再見。

回去的時候女兒一路悶悶不樂,吃飯的時候女兒問她:

媽媽你為什麼從不叫我寶貝,卻叫那個弟弟寶貝?別的小朋友的媽媽都叫他們寶貝,你是不是不愛我呀?

朋友沒想到4歲多的小女孩對稱呼這麼在意。後來她天天叫女兒寶貝,每次孩子都特別開心的應答。

我想孩子在意的不是一個稱呼,而是那個稱呼能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

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很多的時候因為表達方式或更高的期望,使得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遇到有其他人的關心,孩子會思考,到底誰是對自己非常好的人,誰是最愛自己的人。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愛就是要隨時表達出來,我們可以通過陪伴、關注、或是言語上的「我愛你」去表達。

許多時候,父母沒有表達過的愛,或者沒有說出來的愛,孩子是感受不到的,這就如同不存在。

前不久,一位畢業不久的研究生,因網貸走上絕路,最終在一家小旅館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在日記中說:


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渴望親情,渴望成功,卻沒有父母的指引,他似乎對活著這件事早已無望了。

可他不知道,在他眼中「嚴重缺席」的父母,卻一直在默默關心他,甚至爺爺奶奶仍然還在工作,只為給他攢錢買房結婚。

然而,他們的孩子,再也不會知道了。所以,愛不能缺席,更不能藏起來,要表現出來時刻讓孩子感受到。

在中國,父母很少會把「我愛你」掛在嘴邊,都喜歡通過行動來表達感情。

他們無怨無悔地付出,努力讓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更多的資源,而孩子卻感受不到這份來自父母的愛。

殊不知,孩子與父母的安全依戀關係需要父母長期「愛」的投入。

這不僅僅是料理孩子的生活、提供經濟條件和物質條件,而是真真切切愛的表達:「我愛你,而且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能夠減少我對你的愛」。

建立這樣一個長期穩定的安全依戀關係,孩子才會更堅強更樂觀。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1987年,美國心理學家Mithch Prinstein隨機選擇了205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並進行了為期10年的追蹤研究。

最後,研究者們得出的結論是:被父母接納和喜歡的孩子,長大後生活得更快樂。這些孩子常常有著積極自信的心態,性格也很樂觀,更勇於挑戰困難,自我評價也很高。

有這樣一個視頻,視頻里的女孩由於自暴自棄犯了大錯被媽媽送進教養所的時候,閘門將要關上那刻,孩子突然回頭面對媽媽,朝著媽媽大吼:


都是你!都是你的錯!

我幼兒園時開開心心畫了一幅畫送給你當生日禮物,你卻說我畫得太差;小學我拿一周的零花錢給你買了一條圍巾,你卻說我品味太差浪費錢;初中我絞盡腦汁寫了一篇小說,你卻說我太幼稚……

你總是對我不滿意,總喜歡挑我毛病!我是你的女兒,不是你買回家的一件東西……

在我人生的16年,哪怕你有一次認可我,我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孩子最喜歡愛她的人,也只有愛才能培養他,當孩子看到並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時候,他會努力做好,不惹父母生氣。

反之,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愛,他們會做一些叛逆的事,比如跟父母作對、做一些出格的事,藉此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得到關愛。

就像心理學家赫爾巴特所說:「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所以,父母一定要用語言告訴孩子:


孩子,我真的很愛你;我愛你不是因為你乖,表現好,而是因為你是就是你。

這種不附加任何條件純粹的愛,不會因為孩子的成就、行為、表現有絲毫改變。

它沒有功利,全力呵護著孩子的情感,能真正帶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被愛,也是孩子未來珍視自己的基礎。

當孩子堅定地相信你愛他、欣賞他時,他的內心就會有一個和諧、安全的港灣,就會獲得支撐他加倍努力的堅固基礎,從而頑強堅毅,勇往直前,牢牢地把握自己,並且最終成為一個好孩子。

前蘇聯教育家傑爾任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媽媽,你為什麼只對妹妹笑」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無條件的接納他們,儘可能的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原是最自然的情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寧願把這種情感埋在心裡,不向孩子表達出來。

前段時間看過一段鸚鵡媽媽給孩子餵食的視頻。

早晨,在準備給鸚鵡寶寶們餵食的時候,這隻鸚鵡媽媽用奇特的音調對擠在一團的小鸚鵡們說:「早上好!我愛你們!」

然後,鸚鵡媽媽不停地對寶寶們說「準備喂寶寶們吃飯」,鸚鵡媽媽給小鸚鵡餵食前說「我愛你」,體現了濃濃的母愛。

人感受愛的最直接方式是和顏悅色、柔聲細語、親親抱抱,孩子往往離真理比大人更近。

爸爸媽媽對我的笑臉,有話和我好好說,親我抱我,對我說愛我。這些都是孩子感受愛的途徑。

因此,請不要吝嗇,儘可能多向孩子表達你對他的愛,讓孩子感受到被愛的溫暖。

父母也可以先在行動中表達愛,再慢慢嘗試把愛說出來。父母的一句「我愛你」,擁有神奇的力量。

作者簡介:歆小迪,富書籤約作者,一個醒的早起的晚的80後工科碩士,目前供職於國內大型企業,愛讀書,好獨處,白天職場晚上寫作,專寫溫暖治癒系的正能量文字。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shenduwen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兩地分居的婚姻,女人會越來越獨立
男生多少歲會停止長高?終於有答案了,網友:重燃希望了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