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有一種尷尬叫吃飯塞牙!口腔專家:多半是這5種牙病在作祟

有一種尷尬叫吃飯塞牙!口腔專家:多半是這5種牙病在作祟

剛吃兩口飯,突然牙根一痛,塞牙了……

用牙籤摳不出,塞著又疼,連享用美味的心情都沒有了。

遇到這種情況,你或許會認為剔出來就沒事了。事實上,健康的牙齒很少會塞牙,如果經常塞牙,你的牙齒很可能已經出問題了。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口腔科專家,告訴你塞牙的原因,並教你科學剔牙。

受訪專家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口腔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 趙強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主任 周俊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口腔科副教授 路海燕

老塞牙,5種牙病找上門

塞牙看似是個小問題,卻可能「拖」成許多病:

導致局部牙周組織被破壞和發炎

食物殘渣對牙齦的慢性刺激,會發展為牙周炎,表現為牙齦萎縮、膿腫、常有口臭,最終引起牙齒鬆動,甚至造成脫落;

總塞牙會加重牙齒局部齲壞,使食物更容易嵌塞,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你經常塞牙,很可能是被5種牙病盯上了。

1

牙齦萎縮

年齡增長、不注意口腔衛生、患有牙周炎等,都會使牙齦逐漸萎縮,牙縫變大,食物就容易嵌進去。

建議:要想吃飯不塞牙,首先就得防牙周病。每天早晚認真刷牙,每次刷夠3分鐘,重點刷牙齦邊緣和牙縫;每半年洗一次牙。

2

牙齒磨耗

長期咀嚼,造成牙齒磨耗,一些磨損較少的邊緣或牙尖變得鋒利,咀嚼時會將食物中的纖維擠進對頜的牙縫。

建議:牙也要「省」著用,少吃堅硬難以咀嚼的東西,不要用牙起瓶蓋,減少牙齒的磨損。

3

智齒

智齒萌生時,由於空間不足,往往侵佔鄰近牙齒的空間,或者歪斜生長,容易卡住食物。

建議:如果發現智齒長歪或是反覆發炎,就要趕緊去看牙醫,控制炎症後將其拔除。

4

齲齒蛀牙

若不及時治療,齲齒容易形成「蟲洞」,吃東西時食物會嵌進窟窿里,引起塞牙。

建議:此時要注意及時補牙,不要疏忽大意任由其發展。

最好選擇正規的牙科醫院,新補的牙要與旁邊的牙接觸緊密,否則也容易導致塞牙。

此外,拔牙後若不及時補牙,旁邊的牙齒會慢慢往這個方向生長,排列變得稀疏混亂,牙縫也容易冒出來。

5

缺失不齊

牙齒缺失、錯位、扭轉、脫落、參差不齊等現象,都可能引起塞牙。

建議:這種情況還是早日求助牙醫解決為好。目前臨床上主要有3種缺牙修復方案:活動牙、烤瓷牙、種植牙。

活動牙製作較簡便,費用較低,但功能恢復差、異物感明顯、使用壽命短、使用不方便。

烤瓷牙性價比較高,但這種修復是以損傷周圍健康牙齒為代價,容易出現併發症。

種植牙費用較高,是一種與天然牙十分相似的牙齒。

塞牙了,馬上用牙線剔除

塞牙後應該立刻剔除食物殘渣,如果繼續咀嚼,容易引起牙齒敏感、牙齦發炎等。經常這樣,還會造成偏側咀嚼,使牙縫越來越大。

一旦塞牙,最好別用牙籤剔。因為牙籤較粗,不能深入到齒縫中,清潔效果會大打折扣;且材質偏硬,容易傷及牙齦。

單純通過刷牙來清除塞在牙縫中的食物也不可取,這樣仍然會有殘留,尤其是牙齒排列不齊的人,更難以徹底清除。

與此相比,牙線則能有效剔除牙縫裡的殘留物質,並能清除牙齒鄰面上的菌斑。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行為指南》推薦使用牙線的方法:

截取一段牙線,打結,形成一個圓圈。用雙手持一段,約2厘米長。

牙線緊貼牙齒鄰面,拉動進入牙縫。

用緩和的拉鋸樣動作,將牙線拉入兩牙之間,牙線輕輕通過兩牙之間接觸點,使牙線緊貼在牙面上,上下內外牽動牙線,嵌塞的食物即可隨牙線的移動而被帶出。

牙線緊貼牙面形成「C」字形,緩和地從牙根向牙冠方向移動,即可清除附著在牙鄰面上的牙垢和菌斑,每一個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直至牙面清潔為止。

逐漸轉動牙線,使用乾淨的線段按照以上方法清潔每一個牙縫。

漱口,以去除遺留下來的菌斑和食物殘渣。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牙線時最好要有支點,切勿用力過大,以免損傷牙齦。

有一些人使用牙線後,會有牙齦出血的情況,這並不代表著是牙線將牙齦勒出血,而是牙齦本身處於發炎狀態,更要重視口腔清潔,若出血過多,要及時就醫。

生命君提醒

如果牙齒縫隙較大,則需要用牙縫刷才能起到清潔效果。

如果塞牙很嚴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原因,根據情況進行適當處理,如調磨、充填齲洞、拔除智齒、鑲復或牙周治療等,才能有效解決老塞牙的毛病。

本期編輯:鄭榮華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潘曉彤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為啥「地中海飲食」總得「全球最佳」?營養專家:心臟和大腦都愛這種吃法
你的骨頭正在悄悄變「糠」!有這6種表現的人趕緊測骨量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