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高慶春書法:篆書不高古,行草如泥捏,可以說徒有虛名嗎?
中書協高慶春書法:篆書不高古,行草如泥捏,可以說徒有虛名嗎?高慶春在書法界,名氣不大,一般來說聞其名者不多吧。這並不是說高慶春的書法是刻意保持低調的結果,主要還是因為書法功力不鮮明,不豐盈的原因。如果把書法家分類為一二三等,筆者看高慶春的書法水準可歸三等。他主要寫篆書,是中書協篆書委員會的副主任,當然也寫行草,算是技歸兩門的修鍊結果吧。
雖然高慶春的書法名氣並不大,但他在中書協中的職位足夠高。前面說了他是中書協篆書委員的副主任,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些書法專業機構的兼職,總體來看這些書法藝術職位都比較正宗,按說是書法實力的見證。
但是就他的書法實踐功力來說,書法的兼就職位與書法的創作水平是名不副實的。換句話說,高慶春先生的書法水平一般化,按說不宜兼得較多的書法組織高端職位,引免引發爭議。不過,書法這門藝術,向來有名勝於功的一點兒傳統,不管你書法的實際水平如何,只要人得名聲,就是勝出之道。所以說名不壓身,多多益善呀,管你非議不非議。說書法功力低一些並不要緊,關鍵看書法職位高就是已經足夠了。在書法一界行走,就是如走江湖,不要小看虛名,有時候虛名勝實功。小說中不是有個「水上飄」的假武士嘛,人家把虛名聲打出去,不是照樣混江湖。
既然高慶春先生是篆書委員會的副主任,不妨先感受一下他寫的篆書書法水平。中書協是應該改動一下書法分類系列了,其實篆書為小眾書法,不是書法的大熟之美,似乎沒有必要單設這麼一個篆書委員會的,古之有言真草隸篆,篆書也主要當刻印之需吧,求高古氣。
雖然篆書是高古的小門書法,但是高慶春的篆書入此小門,書法風格並不是非常得益高古。他的篆書書法結體與筆畫界於大篆與小篆之間,有毛病。主要是筆畫有問題,大篆的筆畫非常繁雜,小篆的筆畫是簡省的趨勢,但是高慶春的篆書書法筆畫「不繁雜,也不簡省」有一種自我臆想的筆畫構成方式,有時候並不基於古文字的研究成果寫篆書,而是主觀斷想造篆書。
有的篆書書法用字,無法從古字文字典里查得到,生造的可能性比較大。篆書雖然形態多樣,但是後人寫篆書,最好是照樣寫原樣,有此字考證書法可以寫,無此字考證,書法寧原留空白,也不必生造,這不是書法創新,而是一種書法錯誤。
生造篆書字形,是近年來篆書界的一種流弊,特別是用「偏旁新組合」的方式生造篆書,成為一些篆書書法家的首選方式。事實上,在篆書時代,秦和先秦還沒有偏旁部首的說完整系統,人們造字,基本上是一字一例,一字一樣。所以後人寫篆書,如果施用偏旁部首的組合方式去新造篆書,不但不顯高古,反而顯得文字學研究有失弊。這是高慶春篆書不成高古的原因之一吧。
除了篆書功力不足,高慶春先生寫行草,也是不得入門之法。行草書法,功在筆法,筆法講靈活飄逸,才可成就行草的美感神韻。但是很可惜,筆者看高慶春的行草書法,筆法的靈活度不足,飄逸的觀感不顯,美感神韻具不能達,他的行草書法筆法,用筆比較獃滯,字字如軟泥捏成的一樣,沒有飄動感,也沒有堅韌質,行草創作的失敗是大於成功之道的。
所以說,縱觀高慶春的篆書不高古,行草如泥捏的書法結果,再想想他身居中書協篆書委員會的職位之高,可不可以說他的書法是徒有虛名呢?敬請書法朋友們一併議論,留言分享吧。
※康莊書法:筆墨守正道,楷書委員會副主任的身份,並非浪得虛名
※張國立葛優書法,筆墨厚道 網友:這是做人厚道的表現
TAG:藝術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