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衚衕,南方的弄堂:你童年住的房子今天還在嗎?
還記得兒時的房子嗎?
夏天是知了的聲音和外婆的蒲扇
秋天是漫天的金黃襯著灰白的磚瓦
北方的衚衕,南方的弄堂
共同的記憶是
屋前的院子,門口的大樹,街坊的玩兒伴
那些童年,現在的孩子們,還能有嗎?
穿大褂、趿布鞋、一手拎油條,一手端茶杯,走路慢慢悠悠,說話氣定神閑,渾身上下都是一個放鬆自在。這個形象氣質,就是走在紐約也一眼看得出,弄堂衚衕里長大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幾個老城將養出來的孩子,自有一副天塌下來也安然度日的大氣度。
在老城已經所剩無幾的今天,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北京、衚衕和四合院的風韻。
北京變遷
公元938年,契丹人建立的遼朝統治中國北方,以幽州(北京)為陪都,改稱「南京析津府」,又叫「燕京」。自此,北京開始了她千年帝王都的歷史。
金國繼遼之後於1153年正式遷都於此,取名「中都」。中都的布局既保存了唐代封閉的坊市制城市痕迹,又摻入了 宋代開放的街巷制形態。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將都城從蒙古草原移至原金中都,以便揮兵南下,統一中國。忽必烈在東北郊外用漢人的官員工匠和建城哲學,另起新城,命名為「大都」。
元大都的規劃開創了今日北京舊城區北部的輪廓和街道布局。
元大都總設計師劉秉忠再現了《周禮?考工記》對帝王之居的理想化設計原則:宮殿和皇城置於城市中央,中軸線貫穿大內,11座城門的數目配置及命名皆取自《周易》乾坤之文。相對的城門之間辟主要道路,相鄰的城門之間辟次要道路,東西與南北向各有九條道路,符合《考工記》「國中九經九緯」的原則。《中國國家地理》2001年06期 供圖/李孝聰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大將徐達兵臨城下,元順帝丟棄大都、聞風而逃。於是,元大都絲毫未損,更名為北平。
朱元璋為了消除北平的「王氣」,將城牆向南縮了五里,將元代最重要的宮殿延春閣拆毀,上面堆起一座景山以鎮前朝。顯然,王氣沒被鎮完全。五十多年後,燕王朱棣遷都,北平再次成為都城,更名為北京。
繪製時間最早的北京城市地圖,編繪於明嘉靖十年至四十年(1531—1561年),現藏日本宮城縣東北大學。朱棣在鎮山的正南方新建紫禁城和皇城。根據皇帝「祭天於南郊」的傳統,又將縱貫鐘鼓樓、地安門、鎮山、皇城六大殿、午門、天安門、正陽門的全城中軸線向南延伸,在其南端左右分別建造祭天祈年的天壇和山川壇(即先農壇)。這條8公里長的「天街」體現了皇權作為宇宙中樞的至高無上地位。中軸線與東西橫街的規劃框架,也為北京城營造出對稱和諧、穩定的平面布局。《中國國家地理》2001年06期
清朝沿用明代北京舊城,除大規模營建皇家園林外,城市總體布局沒有大的改動。
從康熙至乾隆,清代在北京西北修建了規模恢宏的「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以及暢春園、圓明園。清末慈禧太后撥巨款重修了擁山抱水的萬壽山頤和園。
清「首善全圖」(局部) 現藏倫敦英國圖書館東方部
至此,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經過明、清不斷改建,終於成為中國歷代都城建設的經典。她將建築與園林,人和自然,民居和皇城完美融合,是世界古代城市規劃的無比傑作。
而為這座千年連續不斷的帝王之城添上愜意自在色彩的,是若靜脈行走其間、黎民百姓所居的衚衕。
衚衕變遷
皇城內外有人居。作為帝國最核心的城市,北京的街道規整若棋盤。在一道道南北筆直的大街之間,東西交織的是溝通百姓院落的衚衕。
衚衕始於元大都的建設,而後歷經明清,由少漸多,由疏入密,由內城向外城瀰漫。而大都建城的藍本來自中國古代都城,尤其是北宋汴京(開封)。
宋代里坊制崩潰
在宋代之前,中國傳統的居住區模式採用里坊制。百姓們住在一個個規整的正方形坊區內,四面圍著高大的坊牆,留有門樓供人進出,樓上設鼓,晨昏敲擊,號令坊門開關。
敦煌壁畫中唐代的里坊制。每個四方有牆的區域都是一個坊。《中華遺產》2012年10月 攝影/孫志軍
居民區坊內不許經商,要開店做生意只能在特定的「市」中。還記得「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嗎,描述的就是宋以前典型的生活?宵禁制度之下,夜幕降臨,街鼓一敲,街市關閉,行人回坊。一切在嚴格管理下井井有條。
到了北宋時期的汴京,商業之潮湧動,舊有的坊牆紛紛被推倒,新擴展的區域乾脆不再建坊牆,居民在坊內建屋,院牆連接起來,自然形成了一道道與大街垂直的小巷。
元代形成衚衕
元大都規划了50座里坊,並實際建設了49座。馬可·波羅所說的大棋盤,其實就是這些里坊。
最古老的衚衕:這座八角七重檐的青灰色磚塔——萬松老人塔,堪稱北京衚衕的象徵。因其而得名的「磚塔衚衕」,曾經出現在元雜劇的唱詞里,佐證了北京衚衕七百多年的悠遠時光。《中華遺產》2014年01月 攝影/朱天純
里坊里的界限靠「街」,大街與城門相同,作為主要的交通幹道。大街之間安排有東西向平行的橫巷,蒙古語稱「衚衕 」。衚衕的含義是水井,有水井處即人家,這是將草原游牧社會的組織習慣帶入城市管理的痕迹。
里坊排列整齊,彷彿一片沃野上新開闢的井田,圍繞「積水潭(今什剎海)」、「太液池(今北海、中南海)」邊三組宮殿均勻分布。元時的居民住宅,以坊劃定,有坊名卻沒有衚衕名,或者說沒有在文獻上留下衚衕的名字。
城市主街寬 25米,衚衕寬6—7米,衚衕間距70米左右,正好適合三進的四合院建築。
東城區東四四條的舊日景象,三座大宅院鄰而建,端正宏大。經專家考證,東四地區的衚衕是元代衚衕規劃的良好樣本,兩條衚衕的中心間距恰與記載中相合。畫里方正的院落,隱約可見大都住宅政策中『八畝一分』的大宅氣象。《中華遺產》2014年01月 繪畫/鄭希成
以東四地區兩條平行衚衕為例,其間距約為77米,大概是50步(元朝長度單位),這正與當時頒布的法令相合。在大都宮殿建成開始向城內遷民時,官府下令:「以貲高及居職者為先,仍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份)」,也就是優先安排有官職和富裕的人,每家給地8畝,作為大小統一的宅基地。
8畝的地盤很大,大概是一個邊長44步的正方形,加上6步的巷寬,兩條平行火巷的間距恰為50步,這正好是今天東四兩條衚衕的間距。又實測東四四條東口到西口的距離,約為440步,可分配給10戶人家,這就是大都里坊的理想模式。
明代衚衕拐彎
元大都時期,城內既居住著蒙古貴族、軍士,也住著中亞、西藏、高麗等地的人士,一遇明軍攻城,居民便成批撤往漠北。
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從江南、山西等地遷來富戶和商人,徵發農民耕種城外的土地,並請工匠在皇城外修建了數千間民房店鋪,供人租住。
四方入京士民車馬相接,絡繹不絕,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北京空前繁榮起來,北京衚衕的數量自然也來了個「大躍進」。
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一個叫張爵的錦衣衛編撰了一本一萬字左右的小書《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記錄了上千處街道、衚衕的名稱和分布。這是第一份關於衚衕的完整書面記載,它也顯示了明朝衚衕之多。
崇文門外,舊日的外城垣以北,明代外城平民居住的衚衕。衚衕敞闊卻不順直,這種自由活潑的形式來自微觀地理的影響。古運河的兩條泄水道經過這一帶彎曲流轉,河道乾涸後,變為居民區,衚衕也遂宛轉可親。衚衕中甚至還留有高高的古橋墩和河道的舊跡。右頁小圖為古運河泄水道示意圖。《中華遺產》2014年01月 繪畫/鄭希成
位於內城的衚衕要麼延續了元代的格局,要麼由官府統一規劃建設,因此大多開闊端直,以東西走向為主,只有後海等少數地方由於地勢之類的原因出現斜街。
不過,內城有限的空間很快就難以容納急速增長的人口了。靠近南側城門外的關廂地區,由於交通便利、場地寬敞,自然發展起來,到嘉靖時已是「城外之民,殆倍城中」,迫使政府不得不修建了外城的城牆,將已發展起來的外城圈入其中,保護起來。
與內城相比,外城自然生長出的街道極不規則,寬窄各不相同,除了東西向,還有不少南北向和斜向的衚衕。特別是商業區中,出現許多斜街。學者推測,這是因為擴建的時候,新商鋪總希望能被較遠處的人看到,所以盡量向前突出,後建的店鋪也照此辦理,慢慢街道就變得傾斜起來。
經典的北京三進式四合院。東南角開大門,南面倒座為客房,垂花門為二門,內院東西兩廂,主屋面寬三間。《博物》2009年04期 繪圖/王其鈞
在熱鬧的商業街和靜謐的衚衕之間,整齊排列著官員百姓們的住所。元大都城內居住的都是富豪大戶,院落佔地大,內部的房屋和布置方式都較為自由。到了明代,人口激增,建房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矩。
可以說,北京真正的四合院,是在明代才正式形成的。
清朝衚衕繁榮
清軍佔領北京後,新的統治者又很快頒布了一條詔令:內城除守倉衙吏和寺觀僧道外,所有漢人都搬到南面的外城,內城分配給八旗人居住,滿漢分居,內城禁止一切商業……
《中華遺產》2014年01月 攝影/蔣晨明?等
皇帝的詔令不但禁止了商業,還取消了戲院、茶館等所有娛樂場所。城內的街道、衚衕口設了一千七百多處柵欄,柵欄上有門,全城實行宵禁,每天起更後便將柵欄門關閉。滿清統治者竟在這座街巷制城市中營造出里坊制的封閉氛圍。
朝廷不是允許「入城拜佛」嗎?不少商販便假借拜佛的名義挑擔入城,開始還是偷偷交易,到了康熙年間,許多擔夫販客已在街頭巷尾自由叫賣,進而在寺廟內過夜……清初內城最早的商業便圍繞寺廟展開。
禁令是用來「禁」的,更是用來「開」的。到清朝中期,冰封的內城一天天解凍,滿漢分居的格局逐漸瓦解,漢人中身居高位的官員、財力雄厚的富商,甚至一些普通的攤販、廚子和家僕,都被允許在內城衚衕中購房或租住。而一些沒落的旗人,則由於內城房價過高,施施然租住到外城去。在各色人群的交融溝通中,北京城的面容終於舒展開來。
這張老照片拍攝於1871年前後,從高大的宅門不難看出,幾位滿族女子很可能是王公貴族的家眷。有清一朝,旗人都是北京內城衚衕的主要居民。《中華遺產》2014年01月 供圖/文化傳播
然而民族隔離政策,還是導致老北京城市結構與文化風格呈現顯著的差異。
北城以王公府第與四合院為主。四合院是衚衕里傳統的民宅,其設計是為了突出封建社會等級身份制度的森嚴,體現以宗族家庭為單位的倫理觀念,其建築高度與色調都襯託了京城皇權的威嚴,同時也適應了亞洲東部的氣候環境,在乾燥的北方獲得冬暖夏涼的效果。
南城以商業、手工業為重,同鄉會館和工商行業會館多達460餘座。會館建築的風格、裝飾、色調、用途與內城的私家王府、四合院判然有別。
《中華遺產》2014年01月 圖片編輯/余榮培
有多少老宅可以拆遷
七百多年的光陰似水,誕生於元大都里的衚衕幾經變遷。人們總愛拆舊建新,抹舊立新,而且手法決絕:不僅要拆衚衕,還要改名字,徹底「毀屍滅跡」。再想找尋老北京時,只有翻閱歷史地圖。
資料顯示,北京衚衕從解放初3200多條,到1990年只剩下2200多條,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又消失上千條。有專家確定,北京的衚衕正以每年50多條的速度消失,相當於每周就有一條衚衕消失。
拍攝時間:2007年11月2日 拍攝地點:原宣武區保安寺街西段,街上有個保安寺,在菜市口一帶衚衕中格外有名。衚衕里原有5處會館,尤以湘潭會館聞名。2012年整體拆除。《中華遺產》2014年01期 攝影/蔣晨明
北京初始的規劃——元大都與美國紐約的曼哈頓,有著令人驚奇的相似度:
曼哈頓的標準路網是東西向的街道長244米,南北間隔61米;老北京的標準路網是東西向的衚衕長700多米,南北間隔70多米。
且街巷匹配的功能也高度一致:橫向排列的街道或衚衕,以居住為主,鬧中取靜;縱向排列的街道,以商業為主,車水馬龍。
《中國國家地理》2014年08期 攝影/Bryce Pincham
曼哈頓的路網被規劃於1811年,那也不是一個考慮了汽車通行尺度的年代,曼哈頓的傳奇是,與摩天高樓毫不協調的纖細道路,仍保持著良好的通暢,成為城市平面美學的典範。
北京與曼哈頓的故事,提醒著衚衕在時間洪流中的去處。
2014年01月 攝影 / 趙世界
老人從衚衕里悠悠然走來
不緊不慢的步伐,自在愜意的身形
背後朱門灰瓦,兩邊院牆斑駁,頭頂枝頭翠綠
出門兩步是繁華,進院合門是寧靜
草木花鳥環繞,感受四時變化,被自然和歷史擁抱
住在衚衕里,騎著自行車,聞花鳥泥土茶香
這才是擁有老城的生活
希望老人們不是最後一代
擁有北京的人
引自:中國國家地理
※和氏璧的最終歸宿,是深藏地下,還是流落異國他鄉?
※古代最懸疑的十大迷團,至今依舊令歷史學家感到迷惑!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