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確是憑本事胖的!」
「有些人永遠都吃不胖!」
22歲以前,我以為自己就是上面那句話里的「有些人」。
小時候,鄰居們見到我都會說:「你怎麼這麼瘦啊,你爸媽是不是虐待你了?」其實只要他們稍微有點推理能力就知道,我沒有被虐待,因為我們一家三口都瘦得像難民。如果他們見過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便會明白:瘦,在我家是遺傳的。
那時候,我的人生理想是變成胖子。我吃得比別的小朋友多,吃得也比別的小朋友香,不愛吃飯的孩子到了我家,也會搶著吃飯,因為我就是最好的下飯菜。如果那時有網路直播,我一定會成為網紅小飯模。
可是即使我吃得如此努力,也沒變胖,反而留下了童年陰影。因為常常吃撐,肚子漲得像小皮球,我不得不在夜光下踱步,當萬家燈火都熄滅了,膽小的我就只能在家裡迴轉悠,此時耳邊響起的是我爸媽的呼嚕聲,我也想睡覺,於是一邊哭一邊發誓:以後再也不吃多了。這種誓言大概發過一百多回吧!這段經歷我在《很多人的夢想是環遊世界,我的夢想是吃遍全球》里寫過。
到了大學,我毫無懸念地成了宿舍里最能吃的人。女生在食堂都打二兩米飯,可我的室友們二兩米飯都吃不完,她們把剩下的米飯分給我,我恪守著絕不浪費 一粒糧食的優良傳統,終於把自己變成了宿舍公認的飯桶,然而,我的體重仍然不爭氣地在90多斤左右徘徊,我自覺對不起吃到肚子里的米飯。
寫到這裡,你們一定以為我是在炫瘦,先別急著打我,我只是想證明開頭那句話有多麼的錯誤。
自以為永遠不會變胖的我在大學畢業後,體重就跟年齡一樣,不斷增長,開始我還挺高興,畢竟實現了兒時的理想,可當體重漲到110斤,還絲毫沒有停止的苗頭時,我就樂不起來了。
那時候,別人見到我都愛說:「你表面看著瘦,身上全是肉啊。」他們一邊說,還一邊指著我的肚子:「看看,小肚腩都出來了!」
為什麼兒時的我無論多努力都吃不胖,成年後體重卻與日俱增呢?
我想,原因有二:一是,青春期本來新陳代謝就好;二是,那時候我雖然吃得多,但極少吃外賣快餐零食甜點(不是不愛吃,是沒什麼錢吃,也不捨得花錢吃,而且那時候好吃的東西也沒有現在多),而我所謂吃得多,也不過是比別人多吃一到兩碗米飯而已。
畢業後這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一日三餐不但不少吃,還經常以肉食和油炸食品為主,火腿培根炸雞烤肉醬豬蹄牛腱子來者不拒,沒事兒還來個下午茶:吃吃草莓甜甜圈、紅絲絨蛋糕、提拉米蘇、巧克力泡芙、芒果椰米露、樹莓奶油卷、半熟芝士……辦公桌上還備著薯片、豬肉脯、牛肉乾、魷魚絲、鳳梨酥、麻辣花生……
同事們餓了,都來找我。不餓的時候就勸我:「方啊,你都那麼胖了,還吃呢!」我會像王詩齡一樣憤怒地反擊:「我瘦著呢!」
其實,世界上並沒有永遠吃不胖的人。
人的體重一是受先天影響,比如同樣吃100大卡,有人100大卡都變成了脂肪,有人只有50大卡變成脂肪,前者就是易發胖體質,後者就是不易發胖體質;二是受後天影響,比如發胖體質的人每天只吃50大卡,而不易發胖體質的人卻每天吃200大卡,那麼變成胖子的一定是後者,哪怕他先天的基因並不容易發胖。
總之,變胖的確是憑本事的,是後天不懈努力的結果。
當我憑本事讓自己的體重突破110斤後,我就把稱體重這件事拉黑了,這樣我就可以掩耳盜鈴似地自我催眠,我也就110多斤而已,我才不要減肥呢,那豈不是太對不起甜甜圈、蛋糕、冰激凌、烤肉、炸雞、小龍蝦……了嗎?
跟美貌相比,我更在乎美食。何況,誰說瘦才是美?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就是胖胖惹人愛。
直到兩年前,我動了一場手術(辦理住院前要稱重,我的體重已經接近120斤了),才恍悟:胖和瘦並不只是關乎美麗,它與你的生命長度與生命質量緊密相關。
胖人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幾率遠高於瘦人。最重要的是,高脂肪高糖高熱量的飲食結構會增加患癌幾率。
跟美食相比,我更在乎美好的人生,而美好人生的關鍵就是擁有健康的身體。於是,我重新思考吃這件大事,作為一個吃貨,我既要吃得美味,更要吃得健康。
我將飲食結構從高脂肪高糖高熱量調整到低脂肪高蛋白,目前我的體重在105斤左右。(我並不想瘦到100斤以下,也不覺得瘦得像筷子一樣的人有多美,健康才是美。)
下面分享5條「瘦身」心得:
01不要節食
很多人覺得減肥痛苦是因為餓著的滋味太難受了,但想瘦下來,靠「餓」一點也不科學。當我們餓的時候,大腦會對那些高熱量的食物 (甜點、薯條等)產生更為強烈的反應,而對健康食物(蔬菜、水果、色拉等)無反應。
BBC《瘦身十律》插圖
另外,我們的身體有一種記憶模式,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常常飢一頓飽一頓,因此身體有一種天生的儲存脂肪的功能。雖然現在食物足夠多,身體還會保留著遠古記憶。
當我們節食後,身體會進入「饑荒狀態」,最大限度地降低新陳代謝,以維持生命最基本的需要,如果長期熱量攝入不足,身體會開始分解肌肉,所以即使你瘦下來,減掉的也不是脂肪,而是肌肉,肌肉里75%都是水分。
換句話說,靠著節食迅速減掉的體重,反彈回來後,只會讓我們變得更重,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陷入「越減越胖」的惡性循環。
健康的瘦身模式是,一日三餐都可以吃,但吃什麼有講究。
以前我是純粹的肉食動物,對青菜愛理不理的,現在我是放肆地吃蔬菜,謹慎地吃肉,肉類也多以雞肉和牛肉為主。跟肉類相比,我吃的海鮮更多,海鮮的主要特徵是高蛋白低脂肪,既營養美味又不容易發胖。更妙的是,高蛋白食物會增加人的飽腹感。
BBC《瘦身十律》插圖
02要懂得節制
高熱量(油炸食品和甜品)食物曾是我的人生至愛,也是很多人的抵抗不了的美食誘惑。這其實都是基因的作用。剛才談到了,我們的身體有記憶模式,因為遠古時代,挨餓是常事,身體的本能就是儲存脂肪,這導致我們本能地偏愛高熱量食物(脂肪和糖),在攝入高熱量食物時會獲得快感。
如果讓我們完全放棄這種快感,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我記得看過一篇病人的採訪,他特別喜歡吃冰激凌,但醫生說,吃冰激凌對他的身體不好。他說,如果連一口冰欺凌都吃不了,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我很相信一句話,拋開計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高熱量食物雖然不利於健康,但不是絕對不能吃的,只要懂得節制就好。比如從每天吃一次油炸食品或一份甜品減少到一星期吃一次。如果你下午吃掉一份甜品,那麼晚飯時,主食最好減半。
一旦我們吃得節制,吃的質量也會隨之提高。我以前喜歡吃各種丸子,哪怕明知道那是少量肉+肉精膏+明膠添加劑的產物,還是吃得津津有味,現在我只吃純手打的魚丸子或者肉丸子,對於那種各種添加劑的丸子看都不看一眼。當然對其他零食或者甜品,我也都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反正不會多吃,要吃就吃最好的。這個觀點我在《你吃的東西,決定了你的樣子!》中表達過。
03 你比你想像得適應能力更強
當我們改變多年習慣時,總會不適應,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但人的適應能力其實非常強,一旦度過了那段不適應期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番新天地。
起初,調整了自己的飲食結構後,我非常痛苦。我不喜歡吃粗糧,尤其不喜歡吃糙米飯,那又粗又糙的口感,讓我分分鐘想把飯碗摔了。可現在我反而覺得糙米飯更有嚼勁兒,而白米飯實在乖順太傻白甜,口感上缺乏層次。
秀兩張我近日自己做的美食照:
時蔬咖喱蝦&鱈魚豆腐湯搭配雜糧飯飯,裡面有糙米、黑米、糯米、小米和大米。飯上面還放了海苔絲。
炒苦瓜里放了醋和幾片臘腸調味(臘腸為加工類肉質品不利於健康,所以要少吃哦),小白菜里放了厄瓜多白蝦、雜糧飯里加了牛油果,飲品是西湖龍井(沒有入鏡),夏天就該這樣吃飯吧!
04 喝什麼是大問題
說到減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吃,很少會想到喝。其實我們不知不覺中會喝進去很多卡里路。
可樂的熱量是43大卡/100g;養樂多的熱量是:69大卡/100g;咖啡的熱量是:421大卡/100g(為什麼哪這三樣舉例,因為這都是我以前愛喝也常喝的)……但白水和茶是沒有熱量的,無論你喝多少,都不會變胖。
自從戒掉了各種甜飲料後,我走上了喝茶的養生之路,恰巧我發小家開茶莊,我有機會喝到各種「物美價廉」的好茶。
在做自製茶飲料時,我不會放糖,也極少放蜂蜜,因為這樣喝更健康。我也不會喝濃茶,淡淡一杯,才更健康養生。
如果沒時間泡茶,我會直接把檸檬片或薄荷葉或兩個一起放到白水中飲用,同樣不放糖,也不加蜂蜜,口感非常小清新,比如下圖(請自動忽略掉水瓶上的LOGO,我並未收取任何廣告費,哈哈……)
05 運動不能少
作為懶星人,我有很多理由拒絕運動,比如跑步傷膝蓋呀,擼鐵太不文藝呀,瑜伽凹造型凹得太痛呀,騎動感單車太累呀……可是運動能提高人體免疫力,而免疫力低下是一切病毒入侵我們身體的根源(當然任何事情都要講度,過量運動反而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
經過反覆實驗,我發現適合自己的運動有三個,第一:快走,比跑步輕鬆,還不傷膝蓋;第二:游泳,以前我只會狗刨,現在GET了新技能;第三:跳舞,我不喜歡運動的一個原因是枯燥,但舞蹈很美妙,當身體隨著音樂律動的時候,全身的汗毛都是愉悅的。
建議大家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哪怕我們坐地鐵時,不坐電梯,而是走樓梯,或者每天少坐一站地,走到公司,日積月累,都會改善身體素質,或者讓我們瘦下來。
不過千萬不要因為動得多,就吃得多,那基本就是白動了。
BBC《瘦身十律》插圖
最後,千言萬語凝練成一句話:想要瘦,管住嘴,邁開腿。(最爛俗的話也是最管用的辦法的哦!)
我是方洛洛,多年來「流竄」在各行各業,當過英語老師、藝人宣傳、媒體記者......願意講個故事,道破你的心事。訂閱號:方洛洛(fangluoluostory)。已出版《我為什麼不結婚》,各大網站均有銷售。簽名版可進入方洛洛的店購買。
TAG:方洛洛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