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綜述
「新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形勢---第六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參加「新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形勢---第六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專家學者合影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又恰逢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公開發表170周年之際,為了深入學習和探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新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與新挑戰,深化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6月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浙江工業大學共同主辦的「新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形勢——第六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在杭州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鄧純東致辭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浙江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蔡袁強致辭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浙江省社科聯副主席陳先春致辭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浙江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宣傳部長李昌祖主持了開幕式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浙江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邢樂勤教授作會議總結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鄧純東,浙江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蔡袁強,浙江省社科聯副主席陳先春致辭。浙江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宣傳部長李昌祖主持開幕式。浙江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邢樂勤教授作會議總結。
鄧純東研究員在學術致辭發言中圍繞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狀況,分別從高度、深度、寬度對其進行了全面分析。他認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形勢整體出現好轉,正在復甦和重新興起,但運動本身還是困難重重,充滿艱難曲折;未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將會呈現多樣模式並存態勢,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偉大的成功,全世界共產黨、工人黨從中受到的最大啟發就是要走符合本地特色、本國歷史文化特點的道路,一定不會是簡單地照搬某一個國家的模式。鄧純東認為,按照習近平同志關於政黨合作、國家與國家之間合作的科學思想,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超越過去,努力加強同世界各國社會主義政黨的平等交流,積極開展新形勢下的形式多樣、務實有效合作,這對我們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爭取更好的國際環境,對推動整個人類的事業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目標來說都是必要的。
本次論壇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新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與新挑戰」、「《共產黨宣言》的時代價值」、「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與現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全球政黨合作」等主題展開研討。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華中師大等40多個研究單位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共140餘人參加了論壇。學者們圍繞會議主題,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了討論。
0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是做好新時代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
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樓膽群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樓膽群,闡釋了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朝著實現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的觀點,強調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表現。他認為,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特別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他表示,首先要堅持「兩點論」,全面認識主要矛盾;其次,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做大蛋糕」;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平「分好蛋糕」。
浙江省社科聯副主席陳先春在發言中認為,國際共運歷史的第一次高潮以十月革命為標誌,第二次高潮以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國際共產主義體系的形成為標誌。雖然蘇東劇變對國際共運造成暫時的「低潮期」,但必須肯定的是,當今國際共運依然是存在的。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都在獨立自主地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曲折中前進,展現出光明的前景,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必將掀起國際共運的第三次高潮。他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堅持中發展、在繼承中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浙江不斷煥發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斷彰顯真理力量和實踐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郭春生教授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郭春生教授,在發言中回顧了戰後社會主義國家的兩次改革浪潮以及中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他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1978年開始的第二次改革浪潮的堅守者,引領者。雖然經歷挫折,中國、越南、寮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堅持社會主義改革的方向,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逐漸從低潮中走出,到2010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第二次社會主義改革浪潮重上波峰的重要標誌。他還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第二次改革浪潮中將發揮引領作用。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軒傳樹研究員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外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軒傳樹研究員提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最好的方式是要以歷史的視野、世界眼光和時代擔當,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本質上首先是「社會主義」,其次才是「中國特色」。作為社會主義體現在四個方面:在價值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守了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所蘊含的共同價值;在理論上,繼承了科學社會主義170年所堅持的基本原則;在實踐上,吸取了現實社會主義100年所積累的基本經驗。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制度上尤其具體體制上,既有別於馬恩等經典作家基於西方發達社會所設想的社會主義,也有別於現實社會中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和歐洲模式的社會主義,從而具有「中國特色」,是一種既體現社會主義價值原則、本質和功能,同時又賦予現實社會主義制度包容性的新社會主義。
他還認為,「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大法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應該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發揮「引領」作用但不是「當頭」。中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現實社會主義國家,要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國際影響力,必須應對走向現代化和現代化轉型帶來的普遍問題,從價值、道路、理論和制度上型塑具有社會主義和中國文化因素的現代化。在價值上,重塑一種能夠為內外接受、具有高度共識、帶有中國基因和社會主義特徵的共同價值,以共同價值來引領世界社會主義前進方向;在道路上,解決個體、國家和人類文明的共同發展問題;在理論上,構建一種基於中國文化、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體性話語;在制度上,建構國內國際兩個層面完善化體系性的制度保障,明確治理主體之間的權力邊界,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全球治理制度化。
02
充分認識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
新發展與新挑戰,切實加強黨的領導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梳理社會主義500年發展史的脈絡,汲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加強黨的領導和從嚴治黨,堅決改變寬鬆軟的狀況,解決了許多過去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在總結過去五年多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抽象中,大家都深切體會到,只要有黨的堅強領導,就能解決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充分明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徵的這個科學論斷。
中國電信集團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邵春保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國電信集團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邵春保指出,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提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而《共產黨宣言》則是這一重要論斷的根本依據。首先,無產階級領導和科學社會主義事業天然相伴,是最本質特徵論斷的邏輯起點。《宣言》的第一章,用階級分析和基本矛盾分析結合的方式,得出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兩種命運,以及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趨勢。在之後的序言中又補充了「兩個絕不會」的觀點,使無產階級與科學社會主義天然地聯結在一起。其次,共產黨的優秀特質和黨的領導的能動作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先決條件。《宣言》的第二章指出,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進政黨,它沒有任何同無產階級不同的特殊利益,它們的近期目標都是奪取政權,實現民主。不同的在於共產黨人比無產階級群眾有世界胸懷和長遠眼光,在實踐上是最堅決的始終推動事業進步的力量;在理論上,他們了解事業發展的條件、進程和結果。第三,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這兩個要素必須是本真的,只有它們兩個結合起來才能體現出最本質特徵。《宣言》的第三、四兩章,批判各種假社會主義,表明對各種黨派的態度,實際上論證了科學社會主義和共產黨的內涵,深化了我們對這兩個要素的認識。
軒傳樹研究員認為,我們的改革開放始終堅持革命傳統和馬克思主義指導,堅持在這一傳統中確立的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正確處理了三對關係:即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經典社會主義以及傳統社會主義的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復興之間的關係。只有看到中國共產黨對這些關係的處理與平衡,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為什麼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經驗就是:堅持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通過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03
把握國際形勢的新變化,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國際共運發展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柴尚金研究員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柴尚金研究員,分析了國外共產黨的變化及其原因。他認為,當今國外共產黨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新變化。首先,在組織結構和活動方式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民眾參與政治的熱情不斷高漲,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要求建立一種網路式、扁平化、無中心的平等參與模式,傳統政黨政治面臨嚴峻挑戰。西方反資本主義思潮由於缺乏有效的政治引領,正加快向民粹主義轉化,進而助推了民粹政黨崛起,擠壓了社會主義和左翼力量的生存空間、政策空間和民眾基礎。其次,國外共產黨主觀條件滯後影響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雖然金融危機暴露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客觀上為社會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但是社會主義力量沒有實現乘勢而上,反而是民粹主義力量成了獲利者。造成這些變化的原因包括:西方資本主義陷入體制困境不能自拔;美國與西方同盟國之間關係出現裂縫;社會思潮、社會矛盾出現了新的變化,尤其是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公引發民粹力量和極端思潮崛起;資本主義對發展中國家的吸引力漸小,「向東看」成為趨勢。雖然當前許多共產黨在理論政策上的分歧難以彌和,但是普遍認為必須繼續走符合各自黨情、國情的道路,這已成為凝聚國外共產黨的「最大公約數」。與此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對國外社會主義和左翼力量形成了巨大吸引力,或將為之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從而推動世界社會主義走向復興。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研院潘金娥研究員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研院潘金娥研究員認為,美國對華戰略已經發生轉變,當前發動的對華貿易戰只是全面圍堵中國的第一步棋,美國還會在政治、外交和軍事方面發起新的攻勢,目的是阻止中國的發展步伐,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以及價值觀。中國應該做好全面應對方案,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繼續推動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崔桂田教授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崔桂田教授,論證了世界社會主義在生態格局和力量上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尤其是中國社會主義的內涵式發展成為了新時代的主題。
華中師範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政黨研究中心餘維海副教授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華中師範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政黨研究中心餘維海副教授,對當代國外共產黨和工人党進行了分類和鑒別。他認為,這些共產黨雖然都具有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共同基因,但是對華的態度上,表現出學習型、友好型、冷淡型、批判型等不同的類型,內部的差異性極大。
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袁群教授作專題發言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袁群教授,介紹了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的現狀及前景。他認為,尼共(聯合馬列)和尼共(毛主義中心)團結合作、競選綱領立場鮮明、對國內高漲的反印民族主義情緒充分利用、大會黨內派別鬥爭加劇和競選策略失當是左翼聯盟獲勝的主要原因。左翼聯盟的獲勝以及尼共(聯合馬列)與尼共(毛主義中心)的合併,將對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在尼泊爾和南亞的推進產生重要影響。
與會學者提出,新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新形勢的最大特點,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在理論和實踐上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做出了重大貢獻,引領了世界社會主義從低潮走向復興。
在下午分組討論環節,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國宏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馬研院孫應帥研究員、潘西華副研究員、劉海霞副研究員,浙江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易繼蒼教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常務副主編王瑾等專家學者召集與會學者,圍繞本次論壇的五個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和學術互動。
與會學者一致認為,廣大理論工作者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認真學習研究新時代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形勢,密切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查建國 夏立 郝靚 牛正科)
「新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形勢---第六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分會場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原標題:新時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形勢---第六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在杭州召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排版編輯:張卓晶
※專家學者研討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 提出六大基本路徑
※第七屆世界和平論壇「構建安全共同體:平等、公平、正義」在京開幕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