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君:如何滅敵國?大臣:只需重金收購此物!3年後敵國不戰而降

國君:如何滅敵國?大臣:只需重金收購此物!3年後敵國不戰而降

《孫子兵法》中提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說真正聰明的人能夠以謀略勝敵,以武力來破敵固然也是勝利,但那並非智者所為,可勝利並不是光靠嘴上吹就能得來的,要如何才能兵不血刃就拿下敵人呢?古代就有一個例子,有位國君想要吞併他們的鄰國,然而多次進攻也沒有好的成效,便問大臣有何良策,大臣給出的計謀很簡單,他說只要重金購買鄰國的一種物品就能夠讓敵國不攻自破,沒想到3年後敵國果真不戰而降。

齊桓公像

齊桓公乃春秋五霸之首,不過那是後世對於他的定位,其實在剛繼位的時候,他也不過是個愣頭青,若是他身邊沒有管仲這等人才,只怕他的雄圖霸業也只能是腦海中的意淫罷了。話說在這齊桓公繼位的第二年,他就已經耐不住性子想要拿鄰國魯國開刀了,結果可想而知,齊國軍隊在長勺之戰被魯國擊敗,自己還損失了八千的兵力,得不償失,於是他便問管仲:「有什麼辦法能除了這魯、梁二國?他們在我們齊國旁邊就是兩個巨大的隱患。」管仲若有所思,娓娓道來一計。

管仲說:「你只需花重金將他們兩國的綈(織綈布)買下來即可。」齊桓公不解:「這與征服他們兩國有什麼關係?」管仲又解釋道:「這兩國本就以織綈為業,而你只需要帶頭穿綈做的衣服,再下令讓大臣們都跟著穿,老百姓自然而然也會跟上這潮流,最後再嚴令全國境內不許織綈。」齊桓公:「那不是自斷財路?反而還拉動了魯、梁二國的經濟?」管仲再解釋道:「沒錯,我們若是依賴魯、梁二國的綈,他們便會大力發展織綈產業,進而放棄農業,久而久之,他們便會斷糧。」齊桓公聽後點頭稱讚:「妙啊!」

管仲與齊桓公像

沒多久,齊桓公就換上了綈做的衣服,而管仲也負責起了對魯、梁二國收購綈的人物,而且是重金購買,他用三百金換一千匹綈,這個價格對於魯、梁二國的商人是極具吸引力的。齊國這個「暴發戶」花重金購買綈的消息被魯、梁二國國君得知後,他們便鼓勵百姓織綈起來,只怕他們心中還在嘲笑:「齊國真是錢多人傻。」顯然他們還沒意識到,傻的其實是他們自己。

一年之後,管仲又派人去魯、梁二國調查他們「全民織綈」後的盛況,結果發現他們城市人口密集到走路都能揚起沙塵,時而發生車輛碰撞的事故,他便對齊桓公說:「是時候拿下他們了。」有人可能不解,為何城裡人多就是最佳時機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從前那些務農的人都因為追逐利益而去織綈,來到城市中,顯然,魯、梁二國此時的經濟體系已經變得畸形,接下來齊國只需要做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夠讓這兩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管仲所指的「拿下他們」自然不是以武力征服,他只對齊桓公說:「咱們可以改穿回帛料的衣服了,同時不再與魯、梁通商。」隨著齊桓公一聲令下,齊國的「潮流時尚」一下又變回了穿帛衣,魯、梁二國甚是不解,不過在他們眼中,那些綈依舊是值錢的貨物,仍在大力發展織綈產業。

古代軍隊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然而兩年之後,魯、梁二國已經瀕臨崩潰,由於務農的人太少,全國境內已經沒有多少糧食,饑荒肆虐,兩國中六成的人都選擇投奔了齊國,再到第三年,魯、梁二國的國君也紛紛選擇向齊國投降了,齊國僅僅是換了兩次衣服,花重金買了一種商品,就直接不戰而勝,此事被記載於《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中。

管仲像

有的朋友可能有一點不解,即是為何魯、梁二國不向其他國家買糧?第一,春秋時期各國的糧食基本都是戰略儲備,是不會輕易賣給他國的。第二,齊國都不賣給他們,其他國家若是敢賣,就等於與齊國結下樑子了,誰願意為了他國去得罪一個強大的齊國呢?第三,春秋時期的貨幣還未統一,其他國家的貨幣不一定能與魯、梁兌換商品。第四,當時的交通不發達,相距太遠的國家幾乎無法通商。故有以上四點存在,魯、梁二國不得不向齊國低頭。不得不佩服,管仲這智謀的確是高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明朝一昏君,死前卻做了2件對的事,一件造福明朝,一件造福後世
古代一皇后,本想當攝政女王,卻被一權臣推翻,被迫嫁權臣當老婆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