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八龍」之子,善於識人的他最終還是看錯了曹操

他是「八龍」之子,善於識人的他最終還是看錯了曹操

讀三國演義,咱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作者很喜歡給人起外號貼標籤。比如說人盡皆知的卧龍鳳雛,說的是諸葛亮和龐統;再比如說威猛無比的江東猛虎、小霸王,說的則是孫堅、孫策父子;還有說得難聽的,最有名的莫過於呂布的三姓家奴之稱。除此之外,還有團體標籤,比如說蜀漢的五虎上將,再如曹魏的五子良將。

今天,筆者讀《三國志》時發現,原來正史中也存在有趣的外號標籤。或許,這在當時時代,確實是一種周邊百姓給予的一種稱謂。「八龍」就是那諸多外號標籤中的一個。

話說,荀彧是三國時代的大謀士。他之所以傑出,和家庭背景息息相關。他的祖父名為荀淑,曾為縣令,雖官階不大,但在當時時代卻小有名氣。三國志中雖未言及他的名氣所謂何來,但筆者想,除了他的才識之外,應該與他所生子嗣也有些許關係。沒別的,這位古人很能生養,一口氣生了八個兒子。且他很會教育子嗣,此八子皆為當時才俊,時人將其稱之為「八龍」。荀彧便是八龍中排行第二的荀緄(gun,三聲)所生。

荀彧,大家知道的,諸多歷史迷心中的三國第一謀士,連曹操都將他稱之為自己的張良。張良何許人也,輔佐劉邦成就偉業的關鍵人物。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曹操如此形容荀彧,可見後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三國志》載: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

荀彧在很多方面都很牛,但在筆者看來,他對曹操而言,最重要的一個才能乃是「識人之能」。他曾向曹操推薦荀攸、鍾繇、郭嘉,你看看,此三人,皆是當時頂級謀士,無不是安邦定國之才。曹操得之,就好比劉備得諸葛亮、龐統。(《三國志》載:太祖問彧:「誰能代卿為我謀者?」彧言:「荀攸、鍾繇」。先是,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志才卒,又進郭嘉。)

只是,荀彧雖有識人之能,但在筆者看來,他還是看錯了一人——曹操。筆者曾看電視劇《新三國》,陳建斌老師所飾演的曹操曾多次說過一句話:世人皆看錯我曹操。確實,真實歷史上的荀彧或許正是看錯了曹操,才落得慘淡結局。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想要奏請天子,為曹操進爵位,上九錫。這種拍馬屁的想法昭然若揭,對曹操而言,地位更升一步,但對漢廷皇帝而言,卻是一種更大的威脅。董昭曾就此事詢問荀彧的意見。荀彧不同意。他認為曹操當初起兵的本意是為匡扶漢室,是為了安邦定國,而非這些虛名。因為此事,曹操心中對荀彧不滿,而後不再親信他。恰巧的是,荀彧在這一年去世。有關荀彧之死,有兩種說法,一說憂鬱而死,二說被迫自殺而亡。至於到底為何,至今已無法考究。

荀彧終究還是看錯了曹操。

參考資料:《三國志》《獻帝春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往來 的精彩文章:

曹操侄子看破了張飛虛實,能被曹操看重不無道理

TAG:古今往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