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種「活久見」的疾病,中醫綜合療法有獨到之處
文 | 舍 文
有一類疾病被叫做「活久見」,就是說,人們壽命越來越長,這些病我們凡人就難以避免。專業上說,「活久見」的病是因為年齡增長而帶來的退行性病變,腰腿痛就是「活久見」的疾病之一。
在上海這樣老齡化嚴重的大城市,腰腿痛可能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問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十九病區的病房裡,腰腿痛病人佔了大半,病人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最年長的有80多歲,病房還常年排隊,可見腰腿痛在老年人中的普遍。
腰腿痛是一組疾病通俗的說法,病因多種多樣,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腰肌勞損、梨狀肌綜合征、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等疾病,都可能會有腰腿疼痛的癥狀。這其中很多是因為退變引起的疾病,除非有返老還童葯,老年性的腰腿痛是沒辦法根治的。
很多老人說,既然根治不了,那就別治了。
龍華醫院十九病區病房是主要承擔骨傷科患者保守治療的病房,病房的負責人、龍華醫院骨傷科副主任葉潔醫生說,腰腿痛看起來並不威脅生命安全,但很多老人就是因為腰腿痛而進入了健康的惡性循環:因為腰腿痛而不愛活動,不活動就容易肥胖並帶來伴生的疾病,還容易造成精神上的抑鬱和焦躁,反過來更加重病情。「現在醫學上已經有很多方法可以緩解老人腰腿痛的癥狀,控制疾病的發展,我建議老年人還是要積極治療。」
骨傷科疾病可以說都是「硬傷」,中醫能在這些退行性的腰腿痛疾病上有什麼作為呢?中醫「軟治」又有什麼獨特之處?葉潔醫生一邊帶小編參觀中醫獨有的各種「神器」,一邊解釋其中的道理。
腰椎間盤突出、膝骨關節炎、骨質增生等常見的骨傷科疾病,現在已經有很多手術治療的方法,但到葉潔醫生這裡來求醫的患者,都是有各種原因選擇保守治療的病人。「有的是病情本身還沒有嚴重到需要手術治療,有的是因為其他基礎疾病導致身體狀況不能手術。」葉潔醫生說,這些選擇保守治療的骨傷科病人,西醫往往沒有太多的治療手段,而中醫卻恰恰有著獨特的優勢。「醫生最重要的是掌握好這個病是處在哪個過程哪個階段,知道用哪種方法來治療會更好。中醫不會一味地叫病人保守,如果病人的病情確實需要開刀的,那就得讓他們儘快手術,否則病情拖延了,術後恢復的效果就沒那麼好了。」
因人因病施策,可以說是十九病區這裡最大的特色,每一位病人入院後,醫生會首先安排必要的詳細檢查,根據病人的病情來制定一套綜合性的治療方案。
過去我們提到中醫,只知道湯藥和針灸推拿,在龍華醫院骨傷科十九病區病房,小編看到了其他各式各樣的」武器」。中藥熏洗、中藥噴霧、中藥熱奄包、中藥定向、穴位敷貼、穴位注射、耳針、鈹針、頭針、腕踝針、熱敏灸、骶管封閉、手法、衝擊波、紅外線、激光、臭氧、關節腔注射、局封、骨質疏鬆治療儀、肌內效貼……葉潔醫生說,有20多種治療方法可供醫生排列組合,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和不同的治療階段,為病人安排治療。
治療室里,飄散著中藥的清香。病人平躺在治療床上,身上蓋著薄被,看起來像是小寐。葉潔醫生說,老人做的是中藥熏洗,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特製的床下是蒸騰的中藥,溫熱的葯汽熏蒸患者疼痛的部位,可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效果。「躺在上面溫溫熱熱的,很舒服。」
激光、紅外線、衝擊波等,這些聽起來高科技的技術也是中醫治療技術嗎?葉潔說,現代中醫,並不排斥現代醫學技術,在檢查階段,中醫醫生也讓患者拍X光片、做核磁共振;治療階段,新技術與中醫理論相結合應用到患者身上,效果也已經得到了驗證。
中醫的「隨機應變」和「博採眾長」在龍華醫院腰腿痛保守治療上得到了體現。葉潔醫生說,病人入院經過檢查和疼痛評級後,醫生會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手段,如果病人疼痛很嚴重,醫生也會給病人使用西藥鎮痛,待疼痛緩解後,再上中醫其他的方法。「所有的治療技術都是為了得到效果,中醫其實並不保守。」
葉潔醫生的病區里,長期治療的病人多,「熟人」也特別多。所謂「熟人」,就是老病人口口相傳帶來的新病人。這種口碑效應,讓龍華醫院骨傷科保守治療病房從不為人知,到現在50多張病床還天天排隊,葉潔說,是中醫綜合治療帶來的效果,讓這些老年性腰腿痛病人越來越信任龍華醫院。
說起信任,老病人老孫見人就要表揚十九病區的醫護人員。60多歲老孫2年前意外摔傷,胸椎骨折導致下半身癱瘓,手術後還是不能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龍華醫院骨傷科十九病區多次住院治療,他看到了自己一天一天奇蹟般的改變。
老孫掏出手機,翻到第一次站起來的錄像。「你看看,我渾身發抖哦,真的沒有想到還能站起來。」翻了一會兒,老孫又找出一段錄像:「喏,這是我第一次扶著輪椅走路,看我笑得,呵呵呵,一邊走一邊笑。」老孫看著自己的錄像,就像看到自己的新生。
葉潔說,老孫的康復,可以說是醫學的奇蹟,剛剛住進醫院時,醫生們也想不到2年間能收穫如此大的改變,這也離不開成功的手術、病人的積極樂觀心態。
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精神鼓勵讓老孫非常感動,他想給醫生送錦旗,兒子給了個建議:建個病友群,大家相互鼓勵吧。這樣,老孫成了一個將近一百人病友大群的群主,他在群里為病友打氣,用自己的故事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希望。醫護人員也借這個病友群,傳播科普知識。「等我能走得更好了,我組織大家去旅遊。」老孫說。
出院後的患者隨訪,也已經成為十九病區的傳統,醫生護士會主動把自己的聯繫方式留給病人,醫院會定期邀請老病人參加健康講座。
中醫的精髓,在於完整地看待病人,不僅關心病人身體上的疾患,也關心心理上、情感上的需求。在十九病區,病房裡安靜整潔,公共空間里一間陽光房,是龍華醫院推廣的醫療服務品牌「文明空間」。陽光房被布置成優雅的會客室和休息區,就像一個小小的室內公園,每天固定的時間有護士帶著患者們做中醫養生功。
葉潔醫生說,長期的腰腿痛,很容易引起病人心理上的疾病,大約30%的長期腰腿痛病人,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曾有一位病人在住院期間焦慮和抑鬱日漸加重,治療小組先請醫院神經內科醫生會診,後來又請到與龍華醫院一街之隔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診治。總之,不管用到什麼樣的治療技術,都是為了患者身心的健康。
說起中醫治療的效果,葉潔介紹,龍華醫院在骨傷保守治療上,已經開展了多項臨床科研項目,目的就是讓已經應用多年的骨傷保守治療方案,得到科學的解釋,讓治療更加規範化。
龍華醫院骨傷科創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第一任主任是已故全國著名中醫骨傷科專家石筱山先生,科副主任吳誠德教授是著名的武術傷科奠基人王子平先生的傳人。施杞教授繼承石氏傷科理論, 發展了「氣血為綱、痰瘀兼祛、筋骨並重、內外兼顧、臟腑同治、重在肝脾腎」的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學術思想。繼承王子平武術傷科經驗,創立了「三步九法平衡手法」及「十二字養生功」。中醫骨傷科以跌打外傷起家,隨著時代的改變也順應患者需求,越來越多地在骨科疾病治療上發揮獨特的作用。
作為一家三甲醫院,龍華醫院骨傷科不僅僅提供中醫治療,也有手術治療。在現任莫文主任的帶領下,龍華醫院骨傷科發揮中醫藥優勢,融合現代技術,形成了保守-微創-手術-康復的全方位治療模式。
葉潔醫生快人快語,小編第一眼見她就想起了美劇《實習醫生格蕾》中的Christina Yang。不僅僅是外形有些像,那種細緻耐心和勤奮果敢混為一體的氣質,也是十分相像。
作為骨科少見的女性醫生,葉潔一點也沒有覺得性別是個劣勢。
當上骨科醫生,完全不是葉潔自己的「設計」。高中畢業,葉潔的理想是學法律,但家中「強大」的媽媽,一定要她學醫,理由是「家裡必須要有個醫生」。因為讀的是文科,原本以為醫科都只招理科生,母親的願望一定落空。未承想,執著的母親兩眼盯著招生目錄,愣是從幾百家醫科學校里找到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這家招文科生!
葉潔「被迫」學醫,入了中醫之門。「開始兩年真苦,要背大本大本的醫書。」一直到後幾年有了實踐操作的機會,才開始對中醫有了些好感。畢業雙向選擇,因為成績優異得到留在大學附屬醫院工作的機會。
「當上骨科醫生其實有點誤打誤撞,所以剛進入骨傷科的時候心中還是很忐忑的。後來在老師們手把手帶教下,體會到骨傷科既有傳統的中醫藥內服外用的手段,又有西醫手術的手段,對患者病痛的緩解立竿見影,我也越來越喜歡這個專業。2003年,我進入施杞工作室,師從施杞教授,進一步提升了專業能力。」
看起來瘦弱的葉潔,是怎樣變成今天骨科女漢子的?今天回憶起第一次急診值班、第一次給病人手法複位,葉潔都歷歷在目。
葉潔醫生講起這些故事,簡直就是《實習醫生格蕾》既視感。
「值夜班第一次獨自處理的病人,是個兩三歲的小男孩,深夜他媽媽抱著來醫院,說是小孩一整天左手沒抬起來過,一碰就喊痛。」詢問病史體檢後葉潔判斷小孩是橈骨小頭半脫位。雖然心中還有點緊張,把書本上學過和實習時見過的治療方法在腦子裡速速地過一遍,這就上手了。噶嘣一下——小朋友肘關節回去了,叫他舉高他就舉高,觸摸也不痛了。成功!
二十多年過去,現在還記得第一次複位成功的滿足感覺。
「骨科女醫生,沒什麼不好,真正好的骨科醫生,用的是巧勁而不是蠻力。」
轉載請後台聯繫周刊君,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註明作者、出處和微信號。
※所謂「偶像劇」顯示台軍操典變來變去,想幹什麼?
※新刊 | 俄羅斯和FIFA,賺到了什麼?
TAG: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