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列車終點未知
《斯坦布爾列車》是格雷厄姆·格林成名作中創作年代較早的一部,出版於1932年。格林稱其為自己的第一部「消遣小說」,但事實上除了具有較強的戲劇性外,這本小說一點都不消遣。格林從事寫作之初,便將對宗教、道德、政治、秩序的思考融匯其中,在小說中,他不是答案的創造者,而是問題的發掘者。
《斯坦布爾列車》的戲劇性非常明顯,三個主人公——隱姓埋名的共產主義革命家津納、唯利是圖的猶太商人邁亞特、貧困潦倒的英國舞女科洛爾——共同登上著名的「東方快車」,從毗鄰英吉利海峽的奧斯坦德歷經三天四夜、穿越數個國家、前往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這樣的設定本身就非常符合舞台劇「三一律」的要求,再加上其他配角——報社記者和她的同性戀女友、出身低微的暢銷書作家、殺人逃命的慣偷……這些背景豐富的人物輔一登場,一台大戲便呼之欲出。
作為這齣戲的編劇和導演,格林像他筆下的斯坦布爾列車一樣,有著確定的起點,卻無法預料最終會在何處停車。相比戰後出版的《戀情的終結》和《安靜的美國人》,身處20世紀30年代的格林,對於宗教尚處在模稜兩可的態度中,對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中的弊病,他的批判也十分克制。宗教和政治,前者關乎個人心靈的安寧躁動,後者關乎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彼時,上帝已死,布爾什維克的紅旗插遍世界各地,美洲的資本家和莊園主正在傾倒牛奶和咖啡,歐洲納粹的陰雲正悄然聚攏……格林和所有人一樣,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
在主人公津納醫生身上,這種不確定性充分體現出來。津納出生於塞爾維亞的窮人家庭,父母節衣縮食供他讀書,讓他成為一名醫生。然而他卻發現「自己的醫術毫無用處,他不能替自己人做任何事,他不能建議疲勞過度的人去休假,也不能給糖尿病患者開胰島素,因為他們沒錢買葯或休息」。似乎是一種必然,他走上了「醫人不如醫心」的道路,開始領導無產者革命。一度,他放棄了宗教信仰、放棄了兒子和醫生的身份,在自己心裡那座「潦倒破敗」的房間里,只留下「社會主義者」一根蠟燭。然而,兩次革命失敗讓他動搖起來,「心中唯一的燭火搖晃欲滅,這時他歡迎任何人和他作伴」。在列車上,他試圖和一位牧師探討「懺悔」;在審判庭,他又試圖對著一個「站錯了隊的窮人」發表他的共產主義演說;在中彈臨死前,他既沒有看到上帝對惡人的懲罰,也不再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意義,甚至抱怨「忠誠讓他倒霉」。回顧津納的一生,他的心從搖擺走向堅定,又從堅定走向搖擺,最後無可挽回地走向虛無。
在津納死後,陪在他身邊的科洛爾說,「如果有個人同他生活在一起,偶爾笑話笑話他,他就不會落到現在這步田地。他就不會凡是那麼認真,他也會學得見怪不怪,聽其自然,那是唯一的活路。」
見怪不怪,聽其自然,是津納所厭惡、不能接受的生活方式,也是科洛爾和邁亞特他們所熟悉、早已麻木的生活方式。作為一個猶太商人,邁亞特對自己的種族自卑,這種自卑只能靠金錢來平衡。幫助一個貧窮的英國姑娘、給她十磅買一張頭等車廂的票,這些對他來說都不算什麼,但對科洛爾而言,則是一種莫大的施捨。要接受這種施捨並不容易,科洛爾冒著被「拋棄」的風險決定以身相許。在一列逼仄的火車上,兩個人似乎是相愛了,但這種愛情正是「見怪不怪,聽其自然」的。如果不是後來科洛爾誤入了津納的案件,也許兩個人真的可以在斯坦布爾列車上舉辦一場臨時的婚禮,在君士坦丁堡的酒店裡享受蜜月。邁亞特依然可以靠自己的洞察力化解公司危機,繼續將生意擴張;而科洛爾則永遠告別擁擠的公寓和狹窄的樓梯,過上闊太的生活。如果劇情按照這樣發展,他們兩人的結合本身具有頗濃的資本主義意味——女人跨越種族歧視接受一個男人的愛,她領悟到「愛情原來就是這麼簡簡單單,它是由感激、禮物、無拘無束的玩笑、一套公寓、一名女僕以及不必上班幹活等組成。」
在邁亞特和科洛爾看來,生活像階級和種族一樣是根深蒂固無法改變的,即便在火車上一場艷遇可能改變兩人的人生軌跡,但在他們內心深處,邁亞特依然是那個趨利避害的猶太商人,而科洛爾一直都是窮困潦倒的英國舞女。所以當科洛爾身陷囹圄時,她雖然期盼邁亞特來救她,但也對此前的經歷感到滿足。邁亞特雖然願意冒著風雪搭車尋找科洛爾,但無功而返後很快淡忘了這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在這段短暫的愛情中,當事雙方都以一種麻木的心態迎來送往。而在這段漫長的列車旅途中,除了津納,所有人都在麻木之中。記者為了稿酬不擇手段、女孩為了安穩接受她人包養、作家為了暢銷苦心鑽營、小偷了為了錢財可以殺人放火……每個人都麻木地扮演著生活所賦予的角色,殊不知舞台早已開始坍塌,世界已是一片混亂。津納醫生看到了這一點,想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救贖人類,最終卻只能在迷茫中為他想救贖的人類殉道——他不夠堅定也不能堅定,因為作者格林本身尚處在不確定之中。
直到十年後,戰火在世界各地燃燒,人類將殘忍的本性最大化地暴露,格雷厄姆·格林的文學列車的終點才逐漸明晰——作為一個天主教徒,他最終還是回歸了宗教——在人類創造新的上帝之前,舊的上帝仍然是所有問題的終極答案。
2018/7/14
林禾,一本生活筆記
TAG:林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