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撈到稀世國寶,借路費上交國家,專家為表謝意報銷路費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他們每天都在跟黃金接觸,可是生活依舊貧困,這群人便是淘金者。他們往往是三兩個一夥,整日在水中和泥沙里挑揀著金粒。運氣好的話,可能有個大豐收。運氣不好的話,一個星期都沒有任何收成。而咱們今天的主人公便是淘金者中的一員。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天,陝西石泉縣的譚福泉像往常一樣開始了淘金的工作。因為之前有人在村外河邊的「金窩子」撈出了不少好東西,所以他也轉移了陣地,去那裡碰碰運氣。可十多天過去了,卻依舊沒有任何黃金的影子。作為一個職業撈金人,譚福泉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沉住氣,只要堅持住,就一定有收穫。」
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上午十時許,譚福泉終於在水中見到了一個金光閃閃的東西。他興奮的將那個東西撈出來一看,居然是一條金蠶。只見這條金蠶通長5.6厘米,胸圍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共有九個腹節,呈仰首吐絲的狀態。真的是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譚福泉雖文化程度不高,但也能察覺出此物的價值。立刻將它收好,拿回了家中。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不只是誰走漏的風聲,沒幾天全村人都知道譚福泉挖出了金蟬。村裡的相關領導在得知此事後立刻向上做了彙報。幾天後,石泉縣的縣領導在村鎮領導的陪同下前往譚福泉家查看金蠶。有關領導在看過後也極力誇讚這條栩栩如生的金蠶,臨走時還專門告誡他:「我們會請省里的專家過來做進一步的鑒定,你一定要保護好這件文物,千萬不能遺失或賣掉。」
譚福泉在聽說是文物後也放棄了據為己有的打算,向縣領導保證:「只要省里的專家鑒定出事文物,我一定捐獻給國家。」結果時間過去了幾個月,省里的專家卻始終等不來。譚福泉的心裡也像是百爪撓心。後來他向堂妹借了50元錢,買了張火車票,自己去找省城的專家鑒定。
專家們在見到這件東西都很驚喜,並告知譚福泉:「這不是金蠶,而是鎏金銅蠶。出自我國漢代,屬於國家一級文物。而且因為這種銅蠶在國內是首次發現,所以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養蠶繅絲技術和絲織品貿易在漢代中西貿易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譚福泉聽後當場表示將這件文物捐給陝西省博物館。專家們對他的行為表示了感謝,在得知他是借錢來博物館的消息後,博物館領導給他報銷了100元的往返車費。
2000年左右,譚福泉不幸的患上了癌症。當時很多親友勸他向博物館求助,他說:「不能給國家找麻煩。」後來因沒錢治療,譚福泉離開了人世。也許很多人覺得譚福泉傻,但小編認為,他無私的精神才是最值得人們學習的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注釋本(根據刑法修正案九最新修訂)
¥14.00
※4名盜墓賊連續死亡引來專家發掘漢墓,結果出土世界罕見文物
※全世界最苦的國民,一年365天吃土,百分之八十的人沒吃過飯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