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悠悠茶香遇見秦磚漢瓦

當悠悠茶香遇見秦磚漢瓦

秦地文化不事浮誇,率真、質樸、雄渾、大氣之中又不失細膩。秦磚漢瓦與茶盞托的結合,既護住了秦地文明的千年生機,又托住了茶文化的淡雅飄香。

「深藏功名」茶器——盞托

眾多古代茶具種類當中,盞托雖為飲茶時不可或缺之器,但因其普遍性而極易為人所忽視。

杯托,古稱盞托。茶盞是古人日常飲茶之器,而盞托則是用瓷、木或漆器等製成的托子,用來襯托茶盞,以防飲茶時燙手或濺濕。

盞托多呈圓形 , 中間有作為承托的凸起托圈。其由繁趨簡、由粗趨精,歷經古樸、富麗 、淡雅的三個發展階段 , 與茶文化同步。

唐 · 荷葉杯盞

宋 · 定窯白釉盞托,藏於故宮博物院

元明茶盞托在宋的基礎上略有發展 , 瓷盞托胎體較為厚重,多見青白釉製品,追求個性化,還有茶盞托托口微鼓製作成船形的,稱 「茶舟」 。盞托裝飾多繪青花圖案 , 亦有鬥彩、五彩和單色釉裝飾。

盞托造型的變化組合隨著時代的更替而變化發展 ,也是為更好的適應不同時代人們飲茶習俗的變化而調整的。由於木、漆器等材質不易保存,現存可見的古代盞托,大都為陶瓷材質。這在形成了獨特盞托體系的同時,對燒制工藝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英國倫敦大學大衛德基金會藏北宋汝官窯天青釉花形盞托

清 乾隆 紅釉描金雲龍紋茶船

「皇室血統」技藝——秦磚漢瓦

在中國古代眾多燒制工藝中,「秦磚漢瓦」最為膾炙人口,實物幾乎散布全國各地,遠及新疆、內蒙邊遠地區,尤以陝西出土最多,郊野田間俯拾即是。秦磚漢瓦用料精細,燒結程度高,堅硬如石,敲之聲音清脆。加之紋飾內容豐富,寓意深邃,實用與藝術價值兼備,故而馳名中外。

因在歷史上為皇室宮殿和陵墓使用,秦磚漢瓦更是蘊含了美術、文字、雕刻等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秦磚漢瓦

秦磚圖案題材內容繼承戰國的動物題材,逐步擴大為植物和雲紋圖案。其中突出運用了寫實手法。這種手法以寫生的形象為主,給予適當取捨、修飾等藝術加工,使其成為優美的圖案。因而可以使畫面形象生動,造型自由奔放,使人產生一種富於生命力的美感。

這種燒陶工藝,與盞托恰好可以形成絕妙的搭配,且易於保存、適合把玩。

以陶之厚重襯茶之清香,俯仰之間自有一種樸素的禪意。

銀杏葉手工盞托

西安終南山的古觀音禪寺中,有一棵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所栽、1400年樹齡的古銀杏樹。一入深秋,遍地金黃,不可方物。

古樹雖美,其葉卻終究墜入一歲一枯榮的凡塵。三聯文房與陝西漢唐文化創意研究院副院長許海峰老師多次拜訪寺院主持,商榷如何讓這存活了上千年的生命體得以傳世。

經過了長達兩年的思考、設計後,陶泥銀杏葉手工杯托誕生了。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講究美食必配美器。不同的品飲方式產生了相應的茶器。茶器品類眾多,材質各有講究,杯托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員。

許海峰老師從漢代的「封泥印」和瓦當中得到靈感創作了這款杯托。

漢封泥印

樹葉中間的灰色痕迹是燒制過程中留下的、樹葉本身的灰塵印痕。

銀杏葉手工杯托

將一片片葉子挑選好,壓進杯墊的泥胚中,並休整泥胚。然後,按照秦磚漢瓦的燒制方法,裝入窯中,煅燒,修整,陰乾。

歷時200天、成品率僅3成的純手工作品,製作工藝極為複雜。

能「養」是銀杏杯托的最大特徵,經過茶湯不斷澆潤,其色澤會變得溫潤無比。

秦地文化不事浮誇,率真、質樸、雄渾、大氣之中又不失細膩。秦磚漢瓦與盞托的結合,既護住了秦地文明的千年生機,又托住了茶文化的淡雅飄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白茶說「土茶」產品全系列發布!
謹記老白茶存放需要注意的這幾點!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