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批量生產大殺器,俄軍首次公布核動力魚雷和核動力巡航導彈生產線

批量生產大殺器,俄軍首次公布核動力魚雷和核動力巡航導彈生產線

7月19日,俄羅斯國防部突然連續的對外公開了數種殺手鐧武器的最新畫面,其中被稱為波塞冬的核動力魚雷和被稱為海燕的核動力巡航導彈的測試和生產畫面都是首次公開,在這些視頻中我們不僅目睹了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的真實畫面(上次公開是以CG的形式露面的),而且還能見到生產線上正在批量裝配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

波塞冬

在波塞冬的視頻中,一枚體積巨大的核動力魚雷正在台架上接受靜態測試,以旁邊的測試人員為參照,可以看出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的直徑至少在1米75到2米左右,長度則是非常長,按照後麵廠方支撐架的間隔來參照,大概有30米左右。全彈被分為9個艙室,其中倒數第三個艙室的長度最長,可能就是核動力艙,另外該彈的尾部被打了馬賽克,但是動態畫面還是能看出它是採用的螺旋槳推進的,但是槳葉的形狀和數量就未知了,航行過程中的方向和俯仰控制則是依賴尾部成十字布置的方向舵。

據俄國人公布的信息介紹,波塞冬的航程高達1萬公里,航行深度則是1000米,速度則號稱能達到185公里/小時。至於是不是吹牛那就得時間來檢驗了,另外,在這次波塞冬的視頻中,末尾還有一段它攻擊美軍航母編隊的CG畫面,雖然這個建模和特效都很爛,但是傳達的意思應該很明顯了。除了波塞冬的視頻外,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視頻也很有看頭,從下面的生產線的畫面可以看到,量產版的海燕沒有使用試射時的圓筒式發射具,而是使用了長方體發射箱,這是很有意思的。從體積來看,它也沒有比普通的巡航導彈大多少,而且從裝配線上所用的吊車鋼絲來看,彈體的重量顯然也沒有多大,如果這些畫面不是擺拍偽造的話,那顯示俄國人的核動力小型化技術還真是不錯,而且裝配這種核動力導彈現場的工作人員居然也不需要採取過多的防輻射措施,這顯示俄國人這玩意兒的安全性還是可以的。

而從海燕彈體的近距離畫面可以看到,它的頭部並沒有什麼光學窗口,這不禁讓人對它的制導方式很感興趣。由於北斗定位系統還沒有實現全球覆蓋,所以我軍的東風10巡航導彈就在彈體頭部開了多個光學窗口,以方便使用地形匹配製導或是星光制導來對慣性制導進行修正,而美國人由於GPS夠強,所以對衛星制導比較看中。現在俄國人這個海燕不設置光學窗口,難道它是走美國人的路線,直接使用慣導加格洛納斯衛星修正?這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

這次公布的視頻除了以上兩者之外,還有進入值班的匕首空射彈道導彈和實驗的薩爾瑪特洲際核導彈,雖然它們在今年已經不是第一次露面了,但是這些滅國殺器對世界的震撼仍然還是很強的,尤其是看到生產線上這些毀天滅地的東西真的在被批量投入生產,作為在地球上生活的我們心理總是不舒服的。不過俄國人選擇在這個時候公布這些視頻顯然也是精心設計的,畢竟美俄兩國領導人才剛剛經歷一次不愉快的見面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波震長空 的精彩文章:

7發反艦彈,6發火箭彈和1發魚雷都打不沉,這退役老艦開掛了?
我軍演練場竟有一支「黑人」藍軍,不帶武器卻專找紅軍「麻煩」

TAG:電波震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