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利:教學空間重構下的理念變革
《中國教育網路》
焦老師,我們討論一下教學空間重構的問題,如何?
OK!
焦建利
人物檔案
本文刊載於《中國教育網路》雜誌2018年7月刊
智慧教室的改變
從無紙化課堂開始
輸12
《中國教育網路》
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更大可能地改變教學空間是一個值得長期探討的問題。圍繞智慧教室的打造,您主要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教室問題是各級各類學校基礎的議題。學習空間的不同布局,影響和制約著不同的學習活動。
三個問題值得關註:
第一,智慧教室,能否從無紙化教學開始?
第二,平板電腦到底在教學中應發揮什麼作用?
第三,技術引入引發了課堂教學結構的哪些變化?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為什麼您第一關注到的不是空間,而是無紙化教學?
今天,許多所謂的電子書包教室和/或智慧課堂,本質上和20年前的計算機教室沒什麼兩樣。我們為什麼不用新技術去創建無紙化課堂來體現「智慧」呢?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您理解的無紙化教學是什麼樣的?
無紙化教學是通過技術的創新應用,藉助移動終端和各種支持在教室內和教室外的學習和教學實務的應用(APP),來替代、增強、重塑和改造藉助印刷本書籍和紙質材料的教學,創新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提升學與教的生產力。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創建無紙化課堂推廣的難度在哪?
現在國內幾乎98%以上的智慧教室系統(LMS)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一是對平板電腦進行了管控,學生不能下載APP;
二是有許多企業,沒有給予教師替代傳統學習和教學實務(如記筆記、做練習、分享、對比講解、集中展示等等)的應用;
三是老師不知道去哪裡找到類似的應用;
四是不敢去嘗試,怕出錯;
五是企業、學校和研究機構缺乏對平板電腦教學法的研究,也很少有相關的培訓支持。
焦建利
輸入
教學法創新乏力
是主要問題
《中國教育網路》
針對智慧教室建設,您覺得目前主要有哪些難題?
普遍面臨幾個難題:
一,部署缺乏系統思考。絕大多數「智慧教室」,是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打補丁。
例如,
「彈性離校」要改革,隨之貼上相關的補丁,這樣,補丁越來越多,學校負重前行。缺乏系統思考,是當前學校「智慧教室」項目的第一個難題;
二,設計缺乏科學規劃。類似教育改革項目倉促上馬,盲目冒進是最常見的現象;
三,管控,陷入實際應用上的兩難抉擇。安裝管控軟體,禁止學生未經許可下載APP。
這是國內絕大多數「智慧教室」項目最常見的做法。不僅如此,還有相當多的學校不允許學生將平板電腦帶出教室;
四,系統在教學業務流程再造上先天不足。
例如,最常見的問題是,一方面,絕大多數教育信息化相關企業缺乏良好的教育基因,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沒有辦法讓企業對教學業務進行「精雕細琢」,結果,使得絕大多數的解決方案在富技術(一對一)環境下的教學業務流程再造上存在問題。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教師和學生對智慧教室的接受程度如何?
教師方面,很多時候,智慧教育項目的上馬,並非教師的意願,更多可能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推動,或者是學校校長的決策,更多的是教育信息化相關企業的驅策。
項目上馬後,教師接受專家的培訓,企業的講師努力教一線教師學習系統的使用方法。
然而,由於缺乏系統思考和科學的規劃與設計,項目上馬倉促,系統本身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培訓主要聚焦在系統的操作和使用,而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升,結果是走進以平板電腦為基本特徵的智慧教室,絕大多數教師無所適從。
學生方面,主要是學習支持服務不到位。技術為教育所提供的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平板電腦提供的也只是一種可能性。
在慕課教學實踐中,在翻轉課堂教學探索中,和「智慧教室」項目中一樣,對學生的學習支持服務是至關重要的。
學生的學習支持服務不到位是普遍存在的「智慧」難題。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當前,隨著智慧教室的推進,教學方法上仍然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基於平板電腦和APP的教學法創新乏力。有許多問題急待解決。
例如,
究竟應當如何基於平板電腦和APP開展教學?
在智慧教室項目上馬之後,學校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業務流程發生了哪些變化?
為應對這些變化,教師在教的方法和策略上,以及學生在學習的方法和策略上必須做出哪些調整和變化?
有了終端,有了智慧教育系統,在課堂教學組織、教學評價和測評、備課等等方面,會有哪些改進?
在國內許多教室里,人們實際看到的是,教室里多了終端,但包括教學法在內的一切都沒有改變,「智慧教室」依舊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活動依是「Telling」(教:告知)和「Being told」(學:被告知)。這種教學法上的「不智慧」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研究沒有取得支持教育實踐的教學法創新成果,項目和學校沒有給予教師和學生應有的、必須的和適合的培訓及支持等等。
焦建利
未來課堂的學習空間
走向多元化
輸12
《中國教育網路》
幾年前,您在北京主講過一個報告,題目叫《未來學校的模樣》,聽眾對此話題的反饋如何?
有不少校長和教師朋友氣餒不已。他們表示喜歡這樣的課堂、教室和學校,但是他們無法重新創建這樣的教室,因為他們擔憂改變帶來的問題。
例如
正在使用的教室怎麼辦?特別是那些空間狹小、班額巨大、預算有限、制約重重的情況下,如何有所作為?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目前,一些願意投入資金的學校已經花大本錢對教室進行了改建,但是並沒有起到期望的作用,您認為是為什麼?
第一,在華麗的建築、明亮的空間和巨額投資的背後,是落後的教育理念。
第二,缺乏對學習空間、教學法以及教育科技的系統思考和科學規劃。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您覺得學習空間的重構主要需要考慮哪些關鍵要素?
學習空間的重構,絕非裝修教室和重新布局那麼簡單,也並非對相關技術裝備的優化採購和科學決策那麼簡單。
學習空間的重構涉及物理空間(空間布局、聲光電、人體功效和認知功效等)、軟體和硬體配備(物理空間、數字空間和虛擬空間的連通和融通)、相關設施(表達展示、分享協作等),尤其是在這些外在事物背後的對學習與教學活動流程的再造和再設計。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目前,學習空間的建設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學習空間是建築學和教育學之間的一個真空地帶。在學習空間的建設中,存在著主體性缺失、科學性缺失和教育性缺失。
所謂主體性缺失,這是因為學習空間的主體,教師、學生、甚至校長,在設計的時候,卻沒有聽取他們的意見;
科學性缺失,是當前學校設計的設計院,往往缺乏學習科學、教育科學和教育科技的背景和經驗;
教育性缺失,是在學習空間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對教育和教學的特性體現得不充分,結果使得不少校長和學校把環境育人簡單地理解為掛些名人字畫、建設個地理園生物園。
學習空間的設計是一個複雜巨系統工程,學習空間的建設離不開其背後的設計思維、美學、人體工學、建築學、認知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的知識和智慧的融通,尤其是在這些學習空間背後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學。
焦建利
《中國教育網路》
您認為,未來學習空間將有哪些不同?
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模式需要的是不同學習環境的支持。
從講座報告到小組合作、到混合學習,再到在線學習,都需要不同學習空間的支持。
我們的教室、學習空間,要走向多元化。學習空間會逐步突出以人為本和個性化設計。
未來的新型學習空間,必須要能夠支持學習者的混合學習,支持教師組織和開展混合學習。
未來要打破物理學習空間、數字學習空間和虛擬學習空間的邊界,幫助學習者便捷地穿梭於不同類型的學習空間。
焦建利
TAG:中國教育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