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悼公的死挑動了夫差稱霸中原的野心

齊悼公的死挑動了夫差稱霸中原的野心

原標題:齊悼公的死挑動了夫差稱霸中原的野心



《史記》載「齊鮑氏弒齊悼公。吳王聞之,哭于軍門外三日。」齊悼公被弒殺的時候,吳國的夫差正帶領大軍攻打齊國,聞聽齊悼公被朝臣所殺,夫差就在軍中大哭三日,這個事情很奇怪,夫差大軍攻打齊國,而齊國君主突然死掉,這對吳國而言是大利,為什麼夫差要如此大哭呢?

夫差本來就想戰敗齊國取得霸業,聯盟諸侯北進中原,本來是師出無名的。而按照中原人的習俗,就是諸侯國君被朝臣陰謀弒殺,霸主之國往往要發動大軍平定亂局,就是為被弒殺的國君找回公道。自以為是霸主的夫差,面對齊悼公的意外死亡,正好找到了師出之名。夫差所以要哭,還要真心的哭。


齊國國君死掉了,吳國並沒有退兵,夫差也只是表面上在齊國邊境上哭了三天,就派遣海軍自黃海而上突襲齊國,高舉的旗號就是要為齊悼公報仇。這個時候的齊國雖說國君無力,但齊國國力大多取決于田氏等權臣家族,這些家族的力量還是非常強大的。重要的是田氏歷年來受到百姓之擁戴,齊國人心在外敵來侮之時,就異常堅定的凝聚起來,共同對外。



夫差的這次海軍突襲並沒有取得成功,被齊人擊退。可是立志要打敗齊國的夫差,絕對不會如此輕易的放棄齊國。當年伍子胥曾經就力諫夫差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臨近的越國身上,而非長途跋涉遠攻齊國,夫差的野心不至於越國,中原才是吳國的目的地,內亂不止的齊國就是夫差的目標。

對於海上突襲的失敗,夫差可謂是惱羞成怒,此後不久即出動四支主力軍隊,這支主力部隊中除了夫差控制的中軍,胥門巢率領的上軍,還有王子姑曹的下軍和展如的右軍,可謂是吳國精銳盡出。當時的齊悼公新喪,齊國新君是齊簡公,齊人當年大多對戰的都是晉國、楚國等這樣的大國,這個吳國從來不過是地處江南的蠻夷之邦,過去數十年之間根本沒有跟齊國有過任何交集。但齊人歷經亂局,對吳國大軍也不敢輕視。


齊國的執政大臣們如國氏、高氏、田氏等族都派出重要人物,國書率齊國的中軍,高無丕率上軍,宗樓率下軍,田書等皆隨軍出征。此時的齊國權臣田僖子重病在床,幸運的躲過了這場戰爭,當然也有人認為田僖子是故意裝病,是認識到齊國這場軍事作戰失敗的必然性,所謂卧病在床本來就是要保存田氏力量,甚至有傳說田僖子與弟弟有過一場密探,田僖子對弟弟田書說,只有田書與齊國眾權臣戰死沙場,田氏才能在齊國朝堂上揮手成雨。


這場戰爭對齊人似乎剛開始就瀰漫著失敗的氣息,齊人公孫夏在軍中讓其士兵們吟唱《虞殯》的喪葬歌,甚至還沒開戰就詛咒齊將國書的死亡。而田僖子族人田逆則讓手底下的人學死人含玉。這種種跡象都在預言著齊人的悲劇。



時值春夏之交,齊吳歷史上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就這樣爆發了。齊人的數萬大軍和吳人的數萬大軍,身著皮甲,手持刀劍,在艾陵這個地方狹路相逢。這次相遇的是吳人胥門巢率領的上軍,而齊人則是主將國書率領的中軍。齊人以中軍為最強,而吳人則以夫差率領的中軍為最強。胥門巢的前鋒軍隊兵力有限,遭遇齊人主力,大敗而回。

國書據此認為吳人不過是紙老虎,遂是起了輕視之意。而夫差對上軍之敗惱羞成怒,對軍中力量進行了重新部署,並將實力最強的中軍力量進行重新劃分,劃分一萬精兵給予副將伯噽,用作三軍機動兵力,伺機衝鋒和救援,而剩餘的三萬主力則跟隨夫差之統領,勝則全線突擊,失敗則成為後援。


那個打了敗仗的胥門巢並沒有受到夫差的嚴重懲罰,反而繼續作為前鋒軍隊衝鋒。胥門巢的上軍之職已經被撤換,依然為先鋒軍,只是軍爵獲降,為的是將功贖罪,只是齊人不知道而已。新的上軍之職是給了魯國強將叔孫州仇。


於是,艾陵戰場上齊吳兩國軍隊再次交鋒,齊人發現沖在吳人前鋒的還是上次的敗軍之將胥門巢,便是無所顧忌,反正打敗過一次也就不吝嗇再打敗一次,齊人根本不知道胥門巢出戰的目的已經不是衝鋒了,而是要不戰而退,退得越快越好,退得越慘越好。胥門巢不過是誘餌而已。



等到齊人先鋒衝到前面,叔孫州仇則率領真正的上軍與之激戰。而國書見戰局突變,胥門巢率領逃亡之軍反攻回來,命令公孫夏率部增援。而胥門巢又是一觸即散,又朝遠方逃跑。公孫夏揮兵緊追,等到距離齊人和吳人的先鋒戰場稍遠之時,吳人的右軍又在展如的帶領下出現在公孫夏部的側面,雙方又開始亂戰。

同樣的伎倆,胥門巢再次將齊人高無丕、宗樓騙入戰場,一時之間,齊人和吳人之戰場呈現多點爆發之勢。齊人主將國書此時方知吳人並非軟柿子,便將主力部隊全部投入正面戰場。夫差立足高處,眼見齊人所有主力已完全被吳國大軍牽制,遂將伯噽的機動部隊投入戰場,並伺機率領中軍最強部隊衝擊戰場。


夫差的這種作戰方式已經頗具兵書精魂,等到戰場之上雙方已是疲懼,便親率精兵分三路直衝齊人中軍大賬,遂活捉齊人國書、公孫夏、田書等將,就此數萬齊國大軍,被南方剛剛崛起的吳國幾乎全殲,齊人馬革、甲盾可謂損失殆盡,僅繳獲的戰車據說就達到了800輛之多。


當年晉國跟楚國的城濮之戰,晉文公浩浩蕩蕩出動晉國舉國之力,也才七百多輛戰車,這場戰爭可說是春秋史上最大的戰場了,齊人的有生力量可謂被徹底殲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叔說春秋 的精彩文章:

齊靈公臨死之前想要復興齊國的霸主之業, 諸侯們會同意嗎?
齊頃公的母親是誰? 她為齊國人帶來了什麼?

TAG:海叔說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