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國入侵前蘇軍為何沒有做好戰鬥準備?真的是因為大清洗嗎?

德國入侵前蘇軍為何沒有做好戰鬥準備?真的是因為大清洗嗎?

原標題:德國入侵前蘇軍為何沒有做好戰鬥準備?真的是因為大清洗嗎?


樓主「maijiwen」: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里,蘇聯在德國入侵前最後一次比較大的動作就是1940年8月吞併波羅的海三國,那麼從1940年8月到德國入侵前的1941年6月,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裡,蘇聯主要在幹嘛?對在這期間肆虐歐洲的德國沒什麼想法嗎?從衛國戰爭初期,蘇軍那糟糕的表現來看,感覺蘇聯對戰爭的準備十分不足啊。


lzgadsl:這個問題簡化版有《東線-第三帝國的黑洞》一書中暗紅破壞神一文章,建議找來看看,寫的比較詳細。


wxz:修築邊境工事,建造機場,配置部隊,完善部隊編製,裝備新武器。


外交上,主要援華牽制日軍。西線,找羅馬尼亞拿下比薩拉比亞。

1940年6月,蘇聯佔領比薩拉比亞和北 布科維納,並將比薩拉比亞大部與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合併,建立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加盟共和國(俄語:Молда?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將比薩拉比亞南部沿海地區和北部一小部分劃歸烏克蘭。



wxever305:準備工作很多,但要到42-43年才能完成。


ice327:因為蘇聯和北歐三國的體量不一樣啊。


實際上蘇聯情報部門還是很給力的,一直緊盯著德國戰爭物資的生產和儲備總量,由於當時觀察到的結果是德國準備的物資還不足以支持對蘇聯作戰,所以就覺得還有兩年左右緩衝時間可以全力放在生產上,為戰爭做準備。


結果蘇聯人也沒想到德國不按常理出牌,物資只準備好了一半就倉促對蘇聯開戰了。


TSHT2012:簡單來說,軍改和修工事。然後都半路上。修工事本來把原來的拆了想往西修,結果酸爽,新的沒修好,舊的拆了。


gameboy:不是說舊的是肅反前某人主持的大號豆腐渣工程嗎?


TSHT2012沒聽說。只聽說吞併波羅的海四國之後打算修新防線,沒材料把舊的國境線上的拆了拿去修。


鍾愛華:兩者原因都存在。

kgb1059:凡是說所謂斯大林防線是豆腐渣工程的,都是些一知半解的蘇粉斯大林粉。


這些築壘地域的首要問題不是工程質量差,是設置不合理,導致掩護地域和封鎖交通線的任務完全達不到,基輔近接近地築壘地域修的莫名其妙,神經兮兮。





斯大林防線


rottenweed:光軍隊數量翻了一番還不止。奈何英法太垃圾,希猶又太瘋,兩年時間都沒爭取到。


煞破狼:當時蘇軍有一個和44年隆美爾一樣的困擾,那就是西線人手不足。士兵還得兼職搞土建,部隊各級主官的相當精力也被這些工程分散,39年吞併波蘭的後遺症就是之前的國防線一夜之間成了內陸了,而同時,軍隊從編製到人員整訓也在同步進行,結果就是士兵整天被折騰的困頓不堪,而新的國防線工程大部分未能按時間節點完成……


扶正祛邪氧化砷:關鍵問題還是發現太晚了,39年包括科布洛夫。鐵木辛哥踢爆的一串防線構築問題(後來巴甫洛夫還加了一鏟子。)再重新搞真是來不及。


maijiwen:39年10月瓜分波蘭到41年6月,一年半了吧,怎麼還怎麼混亂,以蘇聯那個體制,不應該是命令下達之後,就迅速完成嗎?

煞破狼又不是鋼鐵同志一搖腦袋,生產線就能源源不斷地送出鋼筋水泥,裝甲板,數之不盡的機槍,火炮,彈藥,糧食,何況這是一條一千多公里寬的國防線,計劃中到42~43年完工已經是超高速了。相對的,法國人的馬奇諾防線不過390公里,造了12年到開戰都還沒徹底完工。



扶正祛邪氧化砷基輔軍區因為軍內民主搞得軍官根本無力約束士兵搞軍內民主這玩意。


直到39年鐵木辛哥忍無可忍,取消軍官制和士兵委員會,強行恢復訓練。40年才有所好轉。


40年基輔軍區恢復正規訓練見於朱可夫回憶錄,他和鐵木辛哥共同視察的。


1934年烏克蘭把首都從哈爾科夫遷到基輔。當時曾經明確表示過,雖然距離邊境只有100多公里,但是基輔有著絕對的安全。


實際上基輔附近的1號築壘地域槽點多到飛起:

為使築壘地域前沿陣地變成沼澤,1931至1932年間,曾在卡扎羅維恰、傑米多夫和紅色村構築了3條大壩,隨後1933年洪水將大壩衝垮,造成了120萬盧布的損失,隨後修復了傑米多夫村的大壩,結果到1935年,它又被衝垮了。

這段抄的是熊公的狼人。


哪怕被人39年連續翻老賬,斯大林防線粗製濫造還是很嚴重,很多碉堡2米多高,頂層不到半米厚,很多野戰防禦工事木製到無所謂但是設計有很多不合理。


管理重工業的奧爾忠尼啟則暗殺了自己不喜歡的一個國防軍工廠長,用自己的親信代替,那貨是個文盲。

整個30年代,防線,訓練,軍備,全是一團糟。


這還不是大清洗能解決的,有些事情責任人其實早在圖哈案件裡面都斃了,結果之後才翻出來還留著一堆破事。


不要說立刻完成什麼的,如果不是基輔軍區司令亞基爾在圖哈案裡面斃了,烏克蘭築壘地域的事情提前爆出來涉及。


烏克蘭黨委把築壘地域的功勞搶的飛快,國防人民委員會還發了嘉獎。


如果真以這個事情為理由懲治,就得把烏克蘭黨委一鍋端,加上伏羅希洛夫和鐵木辛哥一道突突了。


就蘇聯這幫吊人的事情,也就是得虧斯大林實際上並沒用心抓大清洗,真抓估計他自己要變成光桿司令。


熊公狼人那段那個冷笑話真是經典:

「無能,還是玩忽職守?」卡岡諾維奇的聲音有一種讓人牙齒髮顫的感覺,「別爾科夫同志?你怎麼看?」

我仔細的斟酌著回復:「恐怕兩者兼而有之。」


「你確認不是破壞行動?」


我深深吸了一口氣,我知道他會從這個角度來推測。這是他那一代人思維的定勢。

「從目前了解的跡象看,」我現在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關係到許多人的生命,「我認為不是。」


「根據呢?」


「我認為他們把一切搞得太糟了。這不可能是蓄意的。」


「很荒唐的理由。」卡岡諾維奇站了起來,「但是很合理。」

ralph:1941年2月批准的動員計劃《動員-41》和同年5月批准的《國境線戰役掩護計劃》仍舊在修訂之中。但是,最關鍵的是,在這些已經制定的計劃中存在著重大錯誤。第一,沒有規定必要的措施來保證來確保展開計劃的實施和預防敵人破壞;第二,對德軍可能的行動判斷錯誤,蘇軍主要集團部署在西南,而不是最重要的西方方向,因此在西部的兵力對比明顯不利;第三,制定戰役展開計劃時絲毫沒有考慮到軍隊的實際編成和戰備狀況,在許多情況下把一些剛剛組建的部隊編入了第一梯隊;最後,大部分築壘地域離邊境線太近。許多倉庫和物資儲備基地離邊境也很近,因為蘇軍的如意算盤是不久即轉入進攻。後果不言自明,這些物資最後都落入德軍口袋。



比較典型的是:所有軍隊按照明確的動員計劃,不是像以前規定的分三批動員,而是一批完成動員;而且許多新的部隊包括機械化軍,在計劃組建時甚至沒有考慮到裝備供應情況。結果令人悲哀的是:許多部隊不得不在沒有什麼戰鬥力的情況下投入戰鬥。


在各個軍區的戰爭計劃文書中只有掩護計劃制定完畢,其他計劃書均未完成,而戰爭初期戰役計劃根本沒有著手擬定。毫不誇張地說,缺乏完備的戰爭計劃,已經奠定了初期蘇軍慘敗的基礎。


而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又加重了上述狀況。他竭力推遲與德國不可避免的衝突,兩次(1941年6月12日和20日)拒絕了國防人民委員部關於邊境軍區進入完全戰備狀態的建議。因此,直到災難的1941年6月22日,邊境軍區各部隊依然處於平時狀態,唯一例外的是海軍。


不過,公正的說,蘇軍並不是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在當年5月和6月初,先後徵召了80萬人的預備役,補足了100個步兵師和部分空軍部隊。5月14日,軍校二年級學員提前畢業並派往邊境軍區。

1941年春季,哈爾科夫軍區司令斯米爾諾夫、北高加索軍區司令科涅夫、奧廖爾軍區司令列梅佐夫、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司令格拉西緬科、阿爾漢格爾軍區司令卡恰洛夫、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加里寧、烏拉爾軍區司令葉爾沙科夫和副司令盧金接到總部命令,分別擔任新組建的第18-21、28、24、22和第16集團軍司令,其中葉爾沙科夫的第22集團軍、列梅佐夫的第20集團軍、格拉西緬科的第21集團軍、科涅夫的第19集團軍和盧金的第16集團軍共28個師,立即秘密開往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聯西部邊境集結。不久,斯米爾諾夫的第18集團軍也奉命西調。



5月14日,原先在第二梯隊的部分集團軍開始調往西部和西南方向:其中烏拉爾軍區的第22集團軍調往維捷布斯克地區,奧廖爾軍區第20集團軍調往莫吉廖夫地區,伏爾加沿岸軍區的第21集團軍調往切爾尼戈夫、戈梅利和巴赫馬奇地區,北高加索軍區的第19集團軍調往白采爾科維、切爾卡斯地區,後貝加爾軍區第16集團軍調往普羅斯庫羅夫、赫梅利尼克地區,哈爾科夫軍區步兵第25軍調往米羅諾夫卡地區。從6月16日起,第二梯隊與邊境軍區的部分預備隊已經按順序到達距離國境線20-80千米地區,但是,所有這些措施已經為時太晚,直到戰爭爆發也沒有完成。因此,蘇軍真正的全面展開不得不是在戰爭爆發以後,而且面臨著德軍猛烈的進攻這種極其困難的處境之下。


蘇軍的大規模向西調動和集結,並不僅僅是這新組建的8個集團軍,當時幾乎所有的內地軍區也都參與了這項重大軍事活動。時任烏拉爾軍區步兵第188師師長的比留科夫回憶道:「新營區的地點甚至連我這個師長也未通知,只是在經過莫斯科時才得知,我們師要到西部的白俄羅斯森林集結」。時任敖德薩軍區步兵第48軍軍長的馬利諾夫斯基記述道:「早在6月7日,我們軍就離開駐地向西運動,6月14日正在途中,調動是在大規模演習幌子下進行的」。


在6月13日之前,蘇軍西部各軍區共有170個師,其中56個師已經進入邊境陣地。在6月12日-6月15日,各軍區接到命令,將所有本區內戰鬥師開向邊境地帶。不僅如此,總參謀長還命令第二梯隊的69個師也同時向邊境開進。從內地軍區向西調遣的軍隊通過鐵路進行運輸,在運輸中嚴守偽裝規定並按平時的列車運行表運行。調動的軍隊應於6月1日到7月10日,在預定地域集中完畢。


工事方面,20世紀30年代,蘇軍著手加強在西部邊境建設築壘地域,第一批都在1938年以前完成,主要有13個築壘地域。這些築壘地域共有3196個防禦工事,駐守總兵力有25個獨立機槍炮,18000人。1938-1939年,蘇聯蘇軍又開始了新的8個築壘地域的建設,雖然在這些地域已經建成1028個水泥工事,但由於西部邊界的改變,這批工程停止了。不僅如此,列寧格勒軍區、西部軍區和基輔軍區的築壘地域除了保留3個外(築壘地域在指揮機關撤銷後即歸步兵師管轄),都撤銷了。撤銷的這些地域加以封閉並組織好警衛。



蘇軍在封閉築壘地域時,其永備工事和內部設備仍然保持適於戰鬥使用的狀態(可以在短時間做好戰鬥準備)。彈藥、潛望鏡、電話機和各種物資都存入倉庫,使之保持能迅速投入戰鬥使用。封閉分成完全封閉和部分封閉兩種,而且只有「完全失去戰役戰術價值」的設施才會採取完全封閉的方法。


1940年,從未來戰爭角度出發,築壘地域的建設沿整個國境線重新鋪開,計劃建設11個;隨後的1941年又計劃建設9個。1941年5月,工農紅軍總軍事委員會得出結論,認為舊的築壘地域對於國防十分重要,並通過決議從1941年9月到年底為這些築壘地域組建守備部隊1941年5月,工農紅軍總軍事委員會得出結論,認為舊的築壘地域對於國防十分重要,並通過決議從1941年9月到年底為這些築壘地域組建守備部隊。


1941年5月21日的國防軍事委員會決議通過決定構築新的17個築壘地域並在7月1日-10月10日期間再組建110個獨立機炮營(每個營滿編為1000人)、16個獨立機炮連、6個獨立炮兵營和16個獨立炮兵連,共需要增加人員120695人。 6月22日,戰爭爆發,儘管邊境各軍區沒有一個完成新築壘地域建設計劃,但它們還是在邊境交戰、防守列寧格勒、基輔和其他一些城市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當然,由於沒有完工,大大降低了掩護國境線的效能和作用。

1941年5月21日的國防軍事委員會決議通過決定構築新的17個築壘地域並在7月1日-10月10日期間再組建110個獨立機炮營(每個營滿編為1000人)、16個獨立機炮連、6個獨立炮兵營和16個獨立炮兵連,共需要增加人員120695人。 6月22日,戰爭爆發,儘管邊境各軍區沒有一個完成新築壘地域建設計劃,但它們還是在邊境交戰、防守列寧格勒、基輔和其他一些城市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當然,由於沒有完工,大大降低了掩護國境線的效能和作用。


zgtljt:準備十幾年了,兩萬多輛坦克,上萬架飛機,數量就吊打整個世界了。

但編組不合理加上訓練實在太糟糕——好像是戰前坦克成員只有幾個小時還是多久的訓練時間,飛行員類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北朝 的精彩文章:

聯合國五常的輕武器研發和裝備為何都走了那麼多彎路?

TAG:看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