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從北五環垃圾站,淘到一部中國家庭野史

我從北五環垃圾站,淘到一部中國家庭野史

原標題:我從北五環垃圾站,淘到一部中國家庭野史



那些膠片里的野史,訴說著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家庭生活。這一幕幕照片里,流淌著中國人的性格與中國家庭文化的變遷。


作者:看客inSight


來源:看客inSight(ID: pic163)

2009年5月,在北五環的垃圾回收站,當法國人蘇文買下了整整一麻袋的廢棄底片,他感覺到了老闆小馬的暗喜。

「你多少錢買這些垃圾?」


「28元一公斤。」


「哇,賣垃圾能賣這麼貴的!」

小馬專業回收銀鹽製品20年,手裡最不缺的就是底片。作坊里東一攤西一攤,堆的都是全北京的廢棄底片、光碟、X光片。不出意外的話,這些原料都會被丟進酸池,只為提煉出一點點銀的化合物。


不過在蘇文心中,他買的東西可遠不止這個價格。作為一名生活在北京的「淘影者」,他的工作是為收藏機構搜集中國的老照片。在他眼中,這個陰暗逼仄、散發著酸液味道的垃圾站,更像是一座埋藏著珍貴回憶的「銀礦」,不僅能用來提煉金屬銀,還能挖掘出千千萬萬普通人最真實的私人影像。



看,就是這樣一麻袋一麻袋的底片。來源 / 《北京銀礦》紀錄片, Emiland Guillerme


9年來,一手交錢,一手交底片,已經成了蘇文和小馬的例行交易。如今,蘇文收集的底片已經超過85萬張,他把這個項目命名為「北京銀礦」。


對於這些搶救回來的寶貝,他會把每張底片都放在燈箱上反覆觀看。很快,他發現這些影像都極其平常,沒有什麼重大事件。

然而,就是在這些普通到任何中國人都可能有的照片中,他逐漸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私人生活史。



家庭相冊中的共同回憶


1985年,全國性的糧票制度宣告終結,也正是那時,膠片相機開始在中國家庭登場。於是家庭相機從最私人的視角,記錄下了人們內心涌動的消費慾望。


80年代,物質仍然匱乏。買一台14寸松下彩電,要專門去機場等電視機到貨。而買一台雪花牌冰箱,就足以在學校吹一夏天的牛逼。


於是有相機的北京市民,不約而同地記錄下了那些清空購物車的時刻。他們的構圖整齊劃一,往往是一個美女加一個電器。



要盛裝打扮才能跟電視合影



看!老鼠!


如果一台還不夠牛逼,那麼就兩台




咱們老百姓啊,今兒個真高興



冰箱上永遠蓋著一塊布,上面還擺著假花或雕塑



Windows 98,初戀般的味道


改革開放後,隨著西方文化大潮湧來,外國明星海報也成了家庭相片中的熟臉兒。少男少女除了迷上張國榮、羅大佑、崔健,也喜歡上了瑪麗蓮·夢露、邁克爾·傑克遜和甲殼蟲。




一本正經地看雜誌




在你內心深處,是否也喜歡米老鼠?


對於孩子們來說,爸媽拍的照片記錄下了他們純真的童年渴望。


1987年5月23日,Mia的父母把她放在嶄新的紅色摩托上,拍下了一張照片。她還記得,那是在奶奶開的小賣部門口,身旁冰櫃里的北冰洋,幾乎是80年代的唯一冷飲。


2018年,網友 @Mia的貓 在朋友圈裡看見了「北京銀礦」的分享,一眼認出了童年的自己



過生日的意義,就在於大瓶的快樂肥宅水和比臉還大的蛋糕



北京第一家麥當勞開業後,與「麥當勞叔叔」合影成了每個小朋友的打卡項目


我想看看這個世界


到了90年代,世界如一個寬銀幕,在眼前緩緩展開。


買買買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消費的渴望,於是出門看看世界,成了首都居民的新目標。隨著他們的足跡走到世界各地,遊客照也順理成章地佔領了各家的相框。


在大多數普通遊客照中,拍照的人總是鄭重其事,而被拍的人也抖擻精神,直直地杵在畫面中央。隨便翻開一個個貼著「四川行」「泰國行」「美國行」標籤的相冊,人們就會發現,中心構圖法是永遠的主流。


流變的景物,和不變的中心構圖法。來源 / 雷磊《照片回收》



真的猛士,敢於親近自然



真的攝影師,不怕弄濕自己


與此同時,一些不滿足於呆板站姿的人們,繼承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在中心構圖法之外,開闢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攝影道路。



哪裡有太陽,哪裡就有托太陽的手



躺成一尊卧佛,笑看江山多嬌


我想做一棵樹,把一個姿勢站成永恆



在沒有PS的年代,不是每個男子都能獲得星光特效


人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還催生出了中國第一批人造景觀公園。


1993年北京世界公園開業,彙集全球著名地標的微縮景觀,打出了「一天環遊世界」的廣告。


各地的雕塑也在野蠻生長,比如海洋館門口擺個大鯊魚,草地上放個大花籃,羅馬柱邊塑個大衛像,共同為景點增添了超現實主義風光。


果不其然,這些人造景觀很快吸引了首都居民的注意。結果是,成千上萬的底片上,都留下了人們與大石頭合影的身姿。



同時跟長城和凱旋門合影不是夢


月亮上的男子



鯊魚:我超凶的



鯊口拔牙



老虎山上



八仙過海拍照提示:「仙氣收費一元。」

不過在這些合影中,命運最不可捉摸的,還要數人形雕塑。它們可能沒有那麼巨型的體積,但小小的身體往往蘊含著無窮的可能性。



那山,那人,那球



對不起,只是手沒地方放了



雕塑:有人拍照,被困在水中央也要強顏歡笑



「禁止攀爬,違者罰款」,和被扶了又扶的大衛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活潑的中國人


如今,「北京銀礦」項目已經成了網紅,作品被拿到全世界展出。底片上的圖像,也從北五環的一個陰暗角落,去到了英國、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的明亮展廳,實現了從垃圾品到藝術品的涅槃。


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觀眾,都覺得這些影像不同於任何刻板印象,生動得有些出乎意料。蘇文常常聽到的一種評論是:「沒想到中國人那麼愛笑、愛玩,還會談戀愛。」



時尚界的王者之姿



回眸一笑百媚生



騎著二八永久牌自行車,就覺得愛情也會永永遠遠



灌木叢里的青春往事



最時髦的青年,不愁沒有女友


與專業攝影師拍下的嚴肅議題不同,千千萬萬個普通人,在自家相機里留下的,都是些平凡快樂的時刻。


如果說,改革開放的意義在於把「正常」的概念帶回了生活,那麼這些影像的意義,則在於呈現了這種正常,成為了一個個普通人類笑著、熱鬧著、存在著的證明。



在沒有「吃雞」的年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卻並不匱乏。比如拍一張土法cosplay照片



毛巾主題變裝派對上的烙餅男子天團



全國六一兒童節同款造型



那些年輸牌頂過的枕頭,都是攢過的人品



北京大爺必備技能



腳蹬船都弱爆了,手划船才是真的酷


如今,小馬還在為蘇文提供底片,不過他始終沒對這些照片提起興趣。每當蘇文炫耀:「我在國外做了展覽哦,我出了一本新書你要看嗎?」。小馬總是淡淡地回答:「哦,是嗎?」畢竟,膠片機離開人們的生活也還沒有很久,家庭彩照還遠遠算不上稀奇。


可是近兩年,蘇文明顯感覺到了底片的減少。原來一兩個月就能回收60公斤「銀礦」,可如今,需要等上足足小半年。他知道,總有一天,「北京銀礦」將隨著底片的消失,而停止生長。



等到那一天,不知道會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廢舊底片上的時代。回到那時,理想主義的餘暉還掛在天上,空氣中有了一些富裕的味道,一切看上去都嶄新而明亮,生活就像朴樹的歌詞一樣:


穿新衣吧,


剪新髮型呀,


輕鬆一下Windows 98。


以後的路不再有痛苦,


我們的未來該有多酷!


周刊經授權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脾氣大的武漢人,夏天過得到底有多滋潤?
曾虛胖、駝背、體質差,他用這種極速燃脂法,4周脫胎換骨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