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分鐘京劇「小灶」,燉出老戲餘韻悠長

三分鐘京劇「小灶」,燉出老戲餘韻悠長

本報記者 黃啟哲

作為王珮瑜 「余脈相傳」傳統骨子老戲展演的 「打炮戲」, 《硃砂痣》日前在中國大戲院上演。和王珮瑜以往的演出一樣,劇場內照例是熱情的年輕觀眾,有的還對 《硃砂痣》的劇情瞭然於心,套用流行曲 《至少還有你》的歌詞打趣: 「一句話總結故事:你腳底的痣,我總記得在那裡。」

這個 「暗語」典出何處?直至謝幕時分,答案揭曉:一隻粉色的 「小怪獸」人偶上台,與一旁褪去頭套的王珮瑜,恰是新組合——「戲多多」與「瑜老闆」。原來,今年王珮瑜工作室「瑜音社」開出京劇普及品牌 「三分鐘京劇小灶」,藉由漫畫形式重述老戲,《硃砂痣》便是 「戲說」的頭一篇。故事裡韓廷鳳與失散多年的兒子重逢,驗得孩子腳上有一顆硃砂痣,確認對方就是因金兵作亂走失的兒子韓玉印,故事得以圓滿。

從最早在全國各地開展的 「瑜樂京劇課」普及講座,到後來在網路電台開設的 「京劇其實很好玩」節目,再到如今用 「三分鐘京劇小灶」漫畫戲說老戲,王珮瑜為普及京劇所作的努力已形成數個長效品牌,更不必說她此後在演出中嘗試彈幕、在後台嘗試直播等,每次創新都與當下的流行樣式結合。從一個多小時的線下講座到十多分鐘的網路音頻,再到三分鐘的漫畫,看似縮短了時間,卻降低了門檻,讓更多低年齡段的孩子也能輕鬆理解。

「京劇要傳播,就一定要走近年輕人的生活;京劇要發展,就一定要與小朋友親近起來。」對王珮瑜來說,繼承傳統 「台上見」,而傳播發展則需要台下不斷探索和創新來實現。

漫畫「小灶」出鍋前要經歷四道工序

《硃砂痣》這齣戲,王珮瑜不是第一次演。五年前她第一次舉辦 「余脈相傳」傳統骨子老戲展演,打頭炮的就是 《硃砂痣》。

這出講述主人公行善積德,與走失兒子重逢的劇目,有兩百多歲 「高齡」,其演出歷史可以追溯至晚清,包括孫菊仙、譚鑫培、汪桂芬京劇後三鼎甲在內的名家都曾演出。上世紀20年代,劇中 「借燈光對嬌娘用目觀望」更是傳唱一時。不過後來由於各種原因,這齣戲有60年未曾在舞台演出,僅有譚富英的錄音傳世。五年前,王珮瑜為挖掘恢復這出老戲,請來譚鑫培曾孫、「譚派嫡傳」譚元壽和余派名票李錫祥,綜合多個版本,還原了這出經典老戲《硃砂痣》。五年後再上演,這段有笑料、有真情的故事依舊引得劇場笑聲掌聲不斷,足見經典魅力。

講述 《硃砂痣》的戲文故事,王珮瑜也不是第一次。對照幾個版本,就會發現 「三分鐘京劇小灶」是最淺白的一個。劇中人物先以漫畫 「露臉」:吳惠泉坐在輪椅上被妻子推出,突出其病入膏肓的憔悴;賦閑的韓員外首次出場則是 「蝙蝠俠」模樣,旁邊站著穿燕尾服的管家,家財萬貫卻孤苦空虛的形象呼之欲出;另一邊,為韓廷鳳張羅婚事的媒婆半蹲在房頂,手持望遠鏡,便是 「尋覓良人」的外化展現……一身長袍梳著分頭的瑜老闆是主講人,擅長 「角色扮演」的「戲多多」是助教,在 「戲多多」與「瑜老闆」的一唱一和間,這些劇中人的故事娓娓道來。 「顏值在線」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我的心好塞」等流行語不時蹦出,活潑幽默。

別看言談間不乏網路語言,可是「小灶」的烹調過程並不簡單。端至網友面前,要經過四道 「工序」。先是王珮瑜說戲,把故事細節與戲中的唱腔、表演特色一併講述。然後經由工作人員進行文案整理,將故事用更現代、更幽默的方式改寫。第三步由專業的畫師進行動漫形象繪製。最後再經由王佩瑜審核刪改。老戲裡一些如今看來不合時宜的橋段,漫畫中也巧妙糾偏。比如 《硃砂痣》講至 「養母賣子」的橋段, 「戲多多」上場 「報警」;而老戲中值得弘揚的美德則要 「大寫加粗」,不管是韓廷鳳行善積德,還是吳惠泉夫婦知恩圖報,放在今天讀來仍讓網友感慨 「治癒」。

眼下,三分鐘京劇小灶更新三個多月,已有 《擊鼓罵曹》 《斷臂說書》《四郎探母》等十餘出老戲的漫畫故事上線。

把漫畫變成教材,成為校園常規課

僅僅是把漫畫作為自媒體的推送內容,在演出前 「預熱」一番,顯然不是王珮瑜開發 「三分鐘京劇小灶」品牌的終點。不久前,她把這套有趣的漫畫帶到了上海市寶山區鹿鳴學校,完成了她的首堂試講課。

過去十多年間,王珮瑜一直沒有停歇過校園普及講座的步伐。把京劇表演中的 「驚提怒沉喜展眉」比作表情包,都是她帶出的 「金句」。在她看來,僅僅是靠一次數十分鐘的講座,就讓孩子們愛上京劇是不太可能的。王珮瑜認為,儘管孩子們對京劇是一無所知,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對京劇的一切都充滿了興趣。 「一張白紙」的狀態,因未知而好奇,因好奇而熱烈。所以她選用漫畫這種最輕鬆有趣,也是當下孩子們最熟悉的方式。而她也給自己一個挑戰——由漫畫起頭,讓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老生高階劇目《洪洋洞》。

藉由漫畫讓孩子們感慨 「京劇其實很好玩」,產生興趣、激發學習欲只是第一步。講解故事之餘,王珮瑜也將京劇的人物形象、行當劃分、穿戴特色以及經典唱腔,穿插向孩子們普及,進而向普及中的最高階目標——學唱腔邁進。

如果說京劇欣賞有一定門檻,那麼有著諸多變化、有時常拖音的唱腔就算是其中一道。剛一開始,聽到「為國家那何曾半日閑空」中 「半日閑空」長長的拖腔,課堂上有小朋友難免嘆氣。但在教學中王珮瑜發現,只要通過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講解,小孩子們就能帶著最原始、最純粹的好奇心,克服大人都覺得有些難度的唱腔。當課程結束,幾乎每個孩子都學會了 《洪洋洞》里那句經典的 「為國家那何曾半日閑空」。

講課的過程,也濃縮著京劇普及的進階之路,以漫畫講述的故事情節為起點,進而向行當知識、戲曲常識邁進,最後則是學唱和欣賞。循著這樣的路徑,或許就能帶著這群京劇未來看熱鬧的 「觀眾」,變成看門道、甚至是能唱上兩句的 「票友」。目前,基於 「三分鐘京劇小灶」的漫畫內容,她的工作室出版了一套京劇知識普及教材,涵蓋幾十齣京劇劇目,近百個人物角色。希望孩子通過四年的學習,掌握經典唱段,欣賞戲曲音樂,並了解劇目情節及背後的歷史故事、人物、民俗等,這套教材有望於今年暑期,在滬上多所學校投入使用。

或許,學會一句 「為國家那何曾半日閑空」唱腔,也許不能真正帶來什麼,不滿十歲的孩子甚至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家國情懷。正如同三分鐘的漫畫,佔據的可能只是網友生活中的一小塊碎片時間。然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京劇里蘊含的美好品德與文化內涵、傳統戲曲音樂帶來的熏陶,將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在未來的某一天,開出絢爛的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祖母墓發現長臂猿遺骸 被命名為帝國君子長臂猿
貨運網約車的套路 貨主無奈被敲詐5000元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