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擊蘇聯,納粹德國閃電戰的末路狂奔
閃擊法國成功之後,希特勒志得意滿,在與英國的大不列顛空戰中失敗之後,兵鋒東指,計劃閃擊蘇聯。
為閃擊蘇聯,德國制定了「巴巴羅薩計劃」
希特勒長期敵視蘇聯,1940年8月底就制定了侵略蘇聯的計劃。
蘇德戰爭產生的四大原因:
一,希特勒認為德國所需要生存空間(土地+原料)在東歐跟蘇聯。德國在發動德蘇戰爭之前,就通過和蘇聯貿易獲得了大量的石油和原材料。
二,蘇聯和德國意識形態的激烈衝突。
三,對強大的蘇聯的恐懼,希特勒認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暫時的,蘇德戰爭不可避免,想先下手為強。
四,德國跟蘇聯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法國戰役之後,德國的戰爭資源日益缺乏。
希特勒由於此前在一系列戰役中,戰無不勝。自大成狂,高估了德國的軍事力量,也低估了蘇聯的強大跟蘇聯軍民的堅韌的抵抗侵略的意志。
「巴巴羅薩計劃」預定三個月滅亡蘇聯,導致德軍沒有長遠的規劃,比如連在蘇聯過冬的物資跟裝備都未準備(蘇聯冬季的嚴寒也是德軍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敲響了自己走向滅亡的喪鐘,命令德軍閃擊蘇聯。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30分,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的漫長戰線分為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以閃電戰的方式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德軍投入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共五百萬人,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
蘇德戰爭的三個階段:
一,德軍鐵甲狂飆突飛猛進。
由於德軍突然襲擊,蘇軍猝不及防,在開戰後頭十八天,蘇聯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以及30萬蘇聯紅軍被俘。
19417月15日,中路德軍佔領斯摩棱斯克(離莫斯科距離380公里)打開了通向莫斯科的門戶,此時若德軍繼續挺進莫斯科指日可下。
但此時,希特勒又大頭症發作(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戰爭最忌多個目標)。調中路德軍主力進攻南方基輔,目的奪取蘇聯的糧倉——烏克蘭。
德軍在基輔戰役中獲得大勝,德軍圍殲蘇聯紅軍66.5萬人,締造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
1941年9月,北方集團軍也獲得勝利,聯合芬蘭軍隊合圍列寧格勒,蘇軍開始了長達900天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此時,德軍三路重兵集團除南方取得大勝之外,北路軍沒有攻下列寧格勒,中路錯過了輕取莫斯科的良機。
1941年9月底,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大舉進攻莫斯科(代號颱風),德軍集中180萬人,74個師又1個旅(其中裝甲力量佔蘇德戰場德軍總量的64%)1700輛坦克,1.4萬門火炮,1390架飛機。
蘇聯紅軍在德軍進行基輔戰役的同時,在300多公里縱深內,建立了梯次配置的多道防禦陣地,集結了125萬人,共75個師,990輛坦克,7600門火炮,677架作戰飛機嚴陣以待。
此時德軍已經不是閃電戰了,而是變成了進攻戰。
雙方戰到1941年12月底的時候,蘇軍依靠嚴寒和堅韌的戰鬥意志,頂住了德軍的進攻,並轉而反攻。
1942年4月,蘇軍獲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殲滅德軍50多萬(其中凍死凍傷有10餘萬人),重創38個德軍師(15個裝甲師或摩托化師)擊毀1300餘輛坦克、2500餘門火炮和1.5萬輛汽車,解放了1.1萬個居民點,將戰線向西推進了100-350公里。
莫斯科戰役勝利之後,蘇軍穩住了戰場形勢,但是蘇軍的反攻也被德軍挫敗。
二,戰略相持階段。
在1941年的冬季作戰中(包括莫斯科會戰),德軍損失了110萬人,德軍為了獲取資源將戰略重點放在南線。
目標攻佔高加索油田(蘇聯最大的產油區)和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的頓河下游地區(重要的糧食和煤炭產區)。
德軍兵力吃緊,抽調了僕從國的52個師(羅馬尼亞27個師,匈牙利13個師,義大利9個師,斯洛伐克2個師,西班牙1個師)
其中41個師分配給斯大林格勒前線。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德軍和蘇軍在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也是歷史上最為殘酷的戰役,雙方共約有200萬人在瓦礫中喪生,其中50萬是平民。
蘇聯:共1129619人損失 軸心國:約850000人損失。
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損失了東線南翼兵力1/4,第六集團軍元帥保羅斯被蘇軍俘虜。
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說:「我們在斯大林格勒損失25萬官兵,那就等於打斷了我們在整個東線的脊梁骨。」
斯大林格勒會戰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德軍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三,庫爾斯克戰役-德軍坦克的墳墓-德軍閃電戰的終結。
庫爾斯克戰役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
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5輛坦克,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2000架,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
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被迫採取全面防禦戰略。
斯大林曾說「如果說斯大林格勒會戰預示著德國法西斯的衰落,那麼庫爾斯克會戰則使它面臨滅頂之災」。
庫爾斯克戰役(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7日),因英美盟軍1943年7月10日,蒙哥馬利和巴頓在義大利登陸,墨索里尼於7月25日下台,德軍被迫抽調兵力防禦英美,德軍後撤戰役結束。
雙方投入兵力和傷亡情況:
德軍投入兵力90萬人,另外還有2700輛坦克,1萬門火炮和2000多架飛機。
蘇軍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地域則集結了130萬人的兵力,2萬多門火炮,3400輛坦克和2100餘架飛機。
德軍損失50萬人、坦克1500輛、火炮5200門、戰機1000架
蘇聯損失80萬人、坦克6000輛、火炮3000門、戰機1600架
四 ,蘇軍反攻德軍。
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英美在義大利登陸,德軍重新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
1944年開始,蘇聯紅軍發動了10次重大的戰略性進攻作戰(「十次斯大林突擊」),收復了蘇聯全部領土,戰線推移到境外。
1945年3月底-4月初,蘇聯紅軍做好了進攻柏林的準備。
蘇軍朱可夫率250萬蘇軍,希特勒也集結了100萬德軍防禦。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從奧得河﹑尼斯河同時向柏林發動進攻,激戰16個晝夜,至5月2日下午3時,德軍停止抵抗,柏林戰役結束。蘇聯紅軍殲滅和俘虜德軍40多萬人。
蘇聯紅軍將紅旗插上了柏林國會大廈的頂峰,標誌著戰爭的結束。
此前希特勒也已經在4月30日畏罪自殺。
蘇聯人民靠堅韌的意志戰勝了納粹贏得了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但是美國對蘇聯抗擊德國也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援助。
(美國援助蘇聯的運輸線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軸心國宣戰,美國開始根據「租借法案」向蘇聯提供支援。
據網上數據,戰機18303架,汽油150萬噸,以及製造戰機的材料鋁32萬噸。
坦克13000輛,及大量的其他物資。
TAG:黑瞳的野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