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瑪竇、湯若望這些耶穌會傳教士究竟是何許人也?
天主教就是基督教中的羅馬舊教。基督教最早傳入中國的是唐朝的景教。到了元朝,曾與歐洲教皇及基督教國王互通信使,而且國內盛行也里可溫教,元朝亡後,一切帶有外族色彩的,尤其是元朝所尊信的宗教,都不免受到壓迫,也里可溫教的勢力也就衰落了。到十六世紀初葉,歐洲發生宗教革新運動,羅馬舊教大受打擊。舊教中人便組織了一個耶穌會,設法改良內部,圖謀恢復已失的勢力。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東西方之間的溝通逐漸變得順暢。耶穌會的教士為補償他們在歐洲的損失,便取得葡萄牙政府的同意,到東方各地來傳教,東方第一大國中國自然是他們的首選。
嘉靖三十一年,耶穌會的東方布教長方濟各從印度走水路來中國,剛到廣州就不幸病死。萬曆八年,義大利人利瑪竇從澳門到廣東的肇慶宣傳天主教教義。利瑪竇是一個聰明機警的人,他一到中國,就改著中國的服裝,學中國話,讀中國書,一切起居飲食都仿效中國人,務使中國人對他不起什麼疑竇。
他又覺得單純的傳教,不容易收效,應該先從介紹西洋學術方面下手,就把在羅馬時所學得的天文、地理、數學等知識,向中國人講演,果然引起一般士大夫的注意,漸漸和他親近起來。他於講演學術之餘,宣傳天主教的福音,居然把當時的總督收為信徒。於是得了這位總督的保護,再到韶州傳教,在那裡建立教堂。
他又用醫病為傳教的手段。萬曆二十六年 ,借醫病的機會,跟一高級官員到南京。第二年又到北京,這時的大明朝正在與日本在朝鮮大打出手,而利瑪竇作為外國人,為了免遭間諜嫌疑又回到南京。在南京結交官場,廣通聲氣並設立醫院當作傳教機關,於是他的信徒越來越多。
萬曆皇帝很優待他,命他得在京師建立教堂,從事傳教。萬曆三十八年,利瑪竇死於北京,他去世之後,南京方面反對天主教的空氣突然緊張。幾年後朝廷下令禁止傳教,並將京城的傳教士全部逐出。後來明朝要和滿洲女真在遼東大戰,急需西洋的火銃和大炮。天啟二年,又從澳門召回傳教士製作火器,對天主教的禁令暫時得到鬆弛。
趁著這一機會,明朝的天主教徒迅速發展到幾千人,在這之中,就有後來大名鼎鼎的德意志人湯若望。崇禎帝和永曆帝的太后都很相信天主教,後來明朝滅亡,南明小朝廷大勢已去,永曆帝的太后還曾經寫信給羅馬教皇,請求派兵援助,並為明朝祈福。
滿清入關後,康熙皇帝不反對民眾信奉天主教,於是民間信徒一時間達到幾十萬之多。直到羅馬教皇撤換了中國的傳教師,不許教徒崇拜祖先,觸犯了康熙皇帝的雷霆之怒。除了遵守利瑪竇教義的信徒,其他傳教士全部驅逐到澳門,並且嚴禁人民信教。
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也因此陷入了停滯,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西方文明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天主教正式與中國的傳統文化開始交鋒,北京、廣州、上海等地陸續爆發教案,同治九年的天津教案更是震驚中外。中外宗教事務也因此成為影響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分,而被載入史冊。
時至今日,過往的是是非非,也沒有意義去爭辯,只不過,耶穌會的傳教士,尤其是利瑪竇和湯若望,為了自己的信仰,漂泊萬里來到中國,對中國的進步的確是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在醫藥、數學、繪畫、天文曆法、地理測繪等方面都作出很大的貢獻。無論政治影響如何,這些功績都是歷史無法抹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