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郝萬山:經方計量的換算

郝萬山:經方計量的換算

經方計量的換算

(郝萬山原創,周培培整理)

郝萬山:經方計量的換算

療效是中醫藥續存和發展的根本,提高中醫藥療效是振興中醫藥事業的首要之策。提高中醫藥療效的首要舉措之一就是合理使用中藥的劑量。而《傷寒論》是漢前經方治療疾病有效的臨床經驗總結,經千百萬人體的實踐驗證,數十代醫家的科學總結,系統論述了外感疾病的辨證論治規律,其中也包括了常見的各種雜病。經方葯少而精、配伍嚴謹、法度森嚴、出神入化、效如桴鼓,為歷代醫家所推崇。很多醫生苦讀《傷寒論》,理法方葯瞭然於胸,卻逐漸疏忽中藥學的重要性,自古醫與葯從不分家,用藥的劑量、部位、炮製的方法以及產地和服藥習慣不同都可以影響療效。

《傷寒論》用的是漢代的度量衡制,往往不同於我們臨床上的習慣用量,所以漢代的度量衡制和經方藥量的折算是每一個中醫藥工作者必須掌握的知識。有一句話我們都很熟悉,「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經方用於臨床不僅需施用得當,還要精確劑量才能效如桴鼓。

張仲景是漢代人,所以他所引用的方劑,應當是漢代的度量衡制[1]。在班固的《漢書·律曆志》記載說「千二百黍,重十二銖」,1200個黍米,有12銖這麼重。還說「二十四銖為兩」,也就是兩個12銖是1兩,那就是24銖。「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明確的指出了漢代的度量衡制,計量單位用了銖、兩、斤、鈞、石。它們的進位關係是兩個12銖是1兩,16兩是1斤,30斤為1鈞,4鈞為石。在這裡提醒大家這個「石」字在後世,它是作為一個容量單位,它念[dan],但是在漢代,在這裡,它是作為衡重單位,它念[shi]。那麼那時候1斤和現在的1斤是一回事嗎?從出土文物的考察來看,歷史博物館藏著東漢司農銅權,這就是國家的一個農業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門,它所制定的這個標準的衡重器具。按照當時的衡重器具的系列來看,這是個12斤的權,那麼實際稱下來,漢代的1斤等於250克,相當於現代的半斤。剛才說到漢代的一斤等於漢代的16兩,那麼說明現在的250g就是漢代的16兩,那麼一兩就需要用250g除以16,等於15.625克,我們為了計算方便起見,就把1兩說成是15克。

《傷寒論》中五苓散用「白飲和服方寸匕」,方寸匕是邊長為1寸的一個扁平的葯勺。「取散以不落為度」,把這個葯散抄起來,晃一晃,不再掉了,就是這麼多。那麼方寸匕,邊長到底1寸是多少?涉及到了度量,麻子仁丸這張方子裡頭,用了厚朴1尺,那麼1尺到底是多長?《漢書·律曆志》說「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黃鐘是什麼呢?漢代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件玉質的黃鐘律管,長9寸。《漢書·律曆志》中指出漢代的律、度、量、衡都是以黃鐘為基準。音樂和度量,這是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事情,怎麼混到一起了?《漢書·律曆志》說,「五聲之本,生於黃鐘之律。九寸為宮,或損或益,以定商、角、徵、羽。」說明黃鐘之律奠定了五聲的基礎。黃鐘上不同的孔能發出不同的音,以此定五聲六律。《漢書·律曆志》又說「本起黃鐘之長」,黃鐘律管長9寸,法定以此為尺度,黃鐘的長度又可以作為尺子來使用。黃鐘律管不是家家戶戶都用得起的,於是漢代規定了一種「累黍定尺」的轉換方法,就是把黍米排列起來,一粒黍米就是一分長,以此作為測量標準。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家家戶戶都能隨時隨地的找到黍米拿來測量,但是這種方法精確嗎?有人多次試驗,用山西、北京等地產的淺黃色或深褐色的黍米,橫排100粒,測量約合23厘米,竟然與漢代的一尺相合。這就說明這種「累黍定尺」的方法還是相對精確的。

有意思的是,我們看到《漢書·律曆志》里多次用黍米作為度量衡的參照物,中國之大,黍米的產地多,品種也多,究竟什麼樣的黍米才能拿來作為度量的標準呢?是拿新生產的黍米呢?還是放了一年,陳的,已經比較乾燥的黍米呢?你是拿河南產的黍米呢?你還是拿北京產的黍米呢?所以這些都存在著問題。秬黍就是黑黍,意思是選用北方黑色的穀子,大小適中者,一粒黍米的寬度就相當於一分長,90粒黍米橫向排列起來就是90分,即9寸,也就是黃鐘的長度。這樣用於測量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漢代關於長度的5個計量單位,它們的進位關係非常規律,都是十進位。那麼1分是1個黍米的直徑,所以1寸就是10個黍米的直徑。從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收集了全國博物館所保存的,14把出土的漢代的尺子,或者是銅尺,或者是鐵尺,或者是木尺,或者是竹尺,通過測量發現,1寸等於2.3厘米,1尺等於23厘米。不過應當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出土的這14把尺子都沒有刻分,可見漢代在量長度的時候,不用特別精確。三國的五虎大將關羽,身高8尺,乘以23厘米的話,一米八四,在當時的年代裡的確算是高大威猛。

尺子

郝萬山:經方計量的換算

我們再談談容量,「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這句話,意思是把1200個黑黍米,放到一個容器里,這個容器叫什麼呢?叫龠,是漢代最小的容量單位,它能夠盛1200個黍米。「合龠」就是把兩個龠扣起來,兩個龠的容量就叫合,為什麼容量單位中用了一個「合作」的「合」字?意思就是把兩個龠合在一塊,就取了這個合在一起的合字。注意,作為一個容量單位的時候,它就不讀[he]而讀[gě]。「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那麼龠、合、升、斗、斛,這就是漢代班固《漢書·律曆志》所記載的關於容量的5個計量單位。它們的進位關係是什麼呢?龠到合之間是二進位,合到升,升到斗,斗到斛之間是十進位。漢代出土的銅合[gě]、銅升、銅斗、銅斛,在北方的許多博物館裡頭都放著,故宮博物館就有許多小銅合,銅合小到沒有辦法用手直接拿著。有文物存在的話,這個問題就很好考察了。根據文物實際測量得出結論,1合等於20毫升,1升等於200毫升,1斗等於2000毫升,1斛等於20000毫升了。

比方麻黃湯,每次吃8合,那就是160毫升。那麼《傷寒論》里說桂枝湯[2],每次吃1升,那就是吃200毫升,和我們今天的人喝藥量差不多。麻杏石甘湯方後有一段話說「溫服一升」、「本雲黃耳杯」,這裡出現一個問題,什麼叫黃耳杯呀?我們歷史博物館,有好多好多的黃耳杯,是古代的一種喝水的飲器,為了喝東西方便把黃耳杯做成橢圓形的,常常是用木頭的、雕漆的,有一個耳朵,貴族家庭都鎦上金,所以就叫黃耳杯。這個黃耳杯盛多少,現在的計量單位計算可以整整盛200毫升,也就是漢代時的一升。「本雲」就是原本說的意思,在「溫服一升」後面為什麼要加上一句「本雲黃耳杯」,什麼意思呢?可能是整理《傷寒論》的人不是王叔和了,還有人在整理和抄寫,抄的那個版本原本寫的是「溫服一黃耳杯」,而校勘的人他根據當時的習慣,或者是希望後世人更精確的理解具體的容量,所以改抄成「溫服一升」。因此我們現今在《傷寒論》中看到的「溫服一升」,在很早的版本里原本寫的是「溫服一黃耳杯」。

《傷寒論》在後世流傳抄寫中還有沒有改寫原文的情況呢?晉朝在衡重的兩和銖之間加了分,6銖等於1分,4分等於1兩。在《傷寒論》中,以分來作為衡重單位的,只有一個方子,那就是麻黃升麻湯,出現了分。張仲景那個時代還沒有出現「分」這個衡重單位,因此麻黃升麻湯肯定是晉朝以後的人在抄寫的時候,把藥量給改了。由此可見在《金匱要略》里不少方子出現了以分作為衡重單位來計量的,也肯定是晉唐以後的人,在抄寫的過程中給折算的。所以這就使我們明確知道,這不是張仲景原來的東西。當然有的方劑,比方說三物白散,它說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貝母三分,那這個分呢,它不是指的實際的衡重單位,而是指的藥物之間的劑量比例,也就是說,桔梗三份,巴豆一份,貝母三份,還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實、芍藥、甘草各十分,這個分呢,也是指的劑量比例,是各十份的意思,也就是各等分,所以我們在讀《傷寒論》的時候要注意劑量中的這個「分」字,除了麻黃升麻湯,它是具體的衡重單位之外,其它的這個「分」都是劑量比例。

從晉朝到宋朝,中國的度量衡制,發生了特別明顯的劇烈的變化,變化到什麼程度呢[3]?1斤由250克一直上升到600克左右,1升從200毫升上升到1000毫升,擴大了5倍,那麼1尺呢,由23厘米上升到33厘米。不到一千年的時間,為什麼度量衡制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劇烈變化?根據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理解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社會,地主收租都想多收一些,國家徵稅也想多收一些,所以常常把這個斗就偷偷地給擴大了,你家擴了,我家也跟著擴,最後國家只能重新制定標準,而這重新規定的標準肯定就比之前的大。所以隨著容器的擴大,那麼你說衡重能不擴大嗎?你說長度能不擴大嗎?可是到了宋朝以後,一直到了清代的庫平制,中國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穩定下來了,沒有那麼再隨意擴大,為什麼後來這1000年,就沒有那麼隨意的擴大呢?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流通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那麼國家徵稅、地主收租,不再單純收糧食,而靠貨幣的流通。你看過去的小說,都是拿銀子來支付,拿銀票來支付,這樣的話,還有糧食收進來,你還要賣出去,你總不能收進來是大斗,賣出去就是小斗吧,你沒有信譽的話,你還怎麼繼續做買賣,所以從宋朝以後,隨著商業的發達,隨著貨幣的流通,度量衡制就穩定下來了。

因此,從中國歷史上來看,從漢朝以後到宋朝以前用的都是漢制,經過劇烈的動蕩變化,宋朝以後到清朝用的都是宋制,一直到我們解放初,度量衡制基本穩定[4]。直到我們解放以後,對度量衡制進行了一些改革,為了換算方便,把1斤變成了500克,但實際上在中藥計量上變化不大。

郝萬山:經方計量的換算

《晉書》和唐代的史書上也有說明,古代很重視天象,它認為天象是一個國家興亡的,國家衰亡、國家興盛的徵兆,而這個醫藥更是人命關天的事情,所以說天文和醫藥一定要保留古制,不得隨意篡改。而社會上的一般的商業那就用新制,所以到了唐代,你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宋朝以前的中藥書,它的藥物劑量仍然是保留的是漢制。

宋朝在多方面進行改革,包括中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藥的劑量。服用方法上,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藥物做成粗散,然後煮散,連藥渣子一塊兒吃,這是宋朝的獨特的服藥方法,如果連藥渣子一塊兒吃的話,那你藥量絕對要減少,你看宋朝書的藥量都是很小很小的。宋朝當時的度量衡制,它從衡重的計量單位上用了斤、兩、錢、分、厘,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中藥書上是用這樣的計量單位來計量的時候,就可以知道這是宋朝以後寫的書。由於宋到清的度量衡制,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所以從宋代到清代的中藥書基本用的都是宋代的度量衡制。個別的地方,它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時候,和我們大多數地方不一樣,黑龍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時候,它就把1兩當作50克,1錢是按5克來算的,所以他看到我們關內的人開方,3克、6克、9克、12克,而他們那個地方呢?是5克、10克、15克、20克,以5為單位來計量。

郝萬山:經方計量的換算

郝萬山傷寒傳承初級班網路直播授課首期正式招生

2002年郝老師《傷寒論課程精講》視頻風靡一時,曾激引無數學子踏上懸壺濟世之路,

如今16年過去了,比起當年,郝老師對《傷寒論》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寶劍封藏十年終出鞘,郝老師將重講《傷寒論》。

由國醫大師傾心講解,乾貨滿滿,網路直播《傷寒論精講》課程40節,授課時長4個月。

福利:順利通過畢業策論考核的學員可以申請獲得郝萬山教授唯一認證《重溫傷寒論》學習電子證書和在工作室跟診學習工作的名額。

詳詢:劉老師,13823327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松葉外用治常見病
物新感節移 養生隨運氣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