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險評估是開啟心血管病治療智慧的一把金鑰匙

風險評估是開啟心血管病治療智慧的一把金鑰匙

很高興你能來

希望你別離開

我是王日勝

患者

我今年48歲,發現血壓高10餘年,現用藥後血壓控制平穩,體檢未發現任何異常,父母有心血管病史,我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嗎?

王日勝大夫

你沒有明確的心血管病證據,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為了讓患者贏得健康、延長壽命,醫學上的風險評估至關主要。高血壓是最易被發現和診斷的疾病,恰恰也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研究結果證實,通過單純降壓治療就可以降低患者總體死亡率,降低腦卒中和冠心病的發生率。因此對高血壓病患者而言,「溫飽階段」降壓即是硬道理;若達到「小康階段」就要對疾病的載體這個人進行全面評估了。

影響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心血管風險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別、年齡、吸煙、總膽固醇升高、糖尿病、尿酸升高、心率(靜息狀態>80次/分)、早發更年期、心理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等。治療方案因人而異,才能體現精準優化的治療精髓。

知之非難,行之不易。正是高血壓這樣一種極易診斷的疾病,無數人由於不知曉被硬生生地奪去健康乃至生命;有的人縱然知道也沒有去規範治療;還有一些人即使去治療了,也沒有把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現實讓控制血壓的硬道理變得無理可言。

醫者仁心,不論現實多麼無奈,醫生也要面對。這位患者也許已不是單純的高血壓了,有了靶器官損害,包括動脈僵硬度改變、心電圖或超聲檢測的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中度或重度慢性腎病、踝臂指數

醫生多半是在做些「亡羊補牢」的事情,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患者,開始控制血壓時,已合併了心腦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外周動脈疾病、房顫等,罪魁禍首就是多年的高血壓。需要進一步檢查評估的項目包括超聲心動圖、頸動脈超聲、腹部超聲、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踝臂指數、認知功能、腦部影像學檢查等。這時的治療高度就要達到把患者視為一個整體,講究安全第一。

指南推薦採用SCORE系統評分進行風險歸類。10年心血管風險分類標準為:10年SCORE評分≥10%為很高危,包括明確的心血管疾病、有合併症的糖尿病、嚴重慢性腎臟疾病;10年SCORE評分5%~

有了風險評估,治療關口必須前移,做到未雨綢繆。例如對那些尚未發生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性左室肥厚或單個危險因素顯著升高而處於高危或很高危的高血壓患者,如果經SCORE系統心血管風險評估為中危或高危者,或是合併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僅降壓並不能降低風險;低危或中危患者存在同樣的問題,推薦進行他汀治療;同樣推薦高血壓患者以低劑量的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治療,但不推薦進行一級預防(無心血管病的患者)。

心血管風險評估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年齡的影響,評估絕對風險還是相對風險,合併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的影響,何種水平的基線心血管風險能預測治療獲益,應該在治療過程中時刻進行風險評估等。但要想實現健康夢,無論情況多麼複雜,我們都要迎難而上,因為風險評估是開啟心血管病治療智慧的一把金鑰匙。

THE END

寫在最後

或許人生就像

GIF

跑步

跑步的快慢節奏

由你把握

那終點在何方

也由你決定

我是心內科主任醫師王日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聚焦心腦血管疾病 哈工大在程序性細胞死亡研究領域再獲新進展
心腦血管疾病不可怕,5個好習慣幫你保持血管健康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