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遊戲成癮」列入疾病旨在規範治療
「我玩遊戲我精神病了」迅即成為流行調侃語,武漢精神專家指出:
「遊戲成癮」列入疾病旨在規範治療
不能將「遊戲成癮」和「精神疾病」簡單化、概念化、標籤化
「我玩遊戲我精神病了!」端午小長假過後第一天,上班同事見面,這句話成了不少人的調侃問候語。遊戲成癮被世衛組織列入精神疾病19日起正式生效,這消息讓人懵懂之中覺得新奇和不理解。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會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精神病研究所所長王高華教授6月19日接受武漢晚報記者採訪時稱,不能將「遊戲成癮」和「精神疾病」簡單化、概念化、標籤化。我們要關注,不要害怕,不要做過度解讀。
玩遊戲的很多,成癮的只是少數
王高華教授說,成癮是一門學科。成癮行為有幾個特點:早期尋求快感,後期避免痛苦,持續相當長時間,社會、家庭、職業功能有明顯下降和不良影響。普通的玩遊戲達不到精神疾病程度,如同一般人喝酒抽煙不能算精神疾病一樣。
王高華教授指出,即使遊戲成癮最終被ICD正式列為精神障礙,我們也必須清楚,遊戲不是毒品,玩遊戲的人很多,真正成癮的只是少數。如果就此把遊戲和成癮簡單、必然地聯繫起來,而忽略了對遊戲主體的關注,簡單化處理,反而不利於真正解決問題。
遊戲成癮多見於青少年
武漢市優撫醫院心理科主任霍雲翔介紹說,我國從1994年開始重視成癮醫學的研究和預防。除了網路成癮,賭博成癮、購物成癮、飲食成癮、性成癮、煙酒成癮等都是成癮疾病。其中,網路成癮的患者數量最多。北京公安部門曾做過統計,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網路成癮患者。
李某,男,14歲,初二學生。小升初暑假時接觸手機遊戲,逐漸沉迷,每天花費大量時間玩遊戲,上課時被老師發現並沒收手機數次,不玩遊戲就會覺得渾身難受心神不寧,借同學手機玩遊戲,再次被沒收。家長到學校後砸毀其手機。回家不久,他又用自己的壓歲錢偷偷購買手機繼續玩。家長阻止後孩子威脅父母要跳樓,無奈之下父子簽訂協議,允許每天回家後玩1個小時。可是不到半個月,家人老師又發現他整天抱著手機沉迷遊戲,多次管教後李某聲稱老師家長不尊重自己,隨即拒絕上學,家長打罵無效。送到醫院初步診斷為青少年情緒障礙。
31歲的公務員章某工作後感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戀愛不結婚,也沒有什麼朋友,3年前開始接觸手機遊戲,漸漸沉迷。一年前起聲稱自己有抑鬱症,到某精神專科醫院開具抑鬱症診斷證明,而後每個月都請假在家玩遊戲,父母勸阻不聽並搬出來在外租房專門玩遊戲。到後期不開請假條也不主動進食,父母無奈強行送當事人到醫院就診。
霍雲翔主任總結遊戲成癮行為的外在表現包括,超過一般量、達到需要干預的程度;強烈尋求的衝動;需不斷增加使用量達到所期望的生理、心理效應;心理、生理依賴,戒斷癥狀;個人健康或社會功能受損。
女教授每天玩很LOW遊戲是否「精神」了
45歲的女教授也算得上業界精英了,她卻對自己玩遊戲直言不諱:我玩的遊戲還很LOW,每天起碼要玩1個小時消消樂。一般焦慮的時候要玩,高興了也要玩幾盤,無聊時還是會玩。她描述自己玩的狀態是那種無意識的手指運動,聽著消除的咚咚聲便有愉悅感,並沒有過多去思考,感覺是一種最放鬆的狀態。而如果沒玩,就會覺得一天少了點什麼。她笑問「我是不是也是『精神病』啊?」
武漢市武東醫院心理科趙孟主任也注意到這樣一種情況。他說,把「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讓部分人感到恐慌,是對於精神疾病本身的誤解。其實很多的疾病,包括我們常見的一些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等常見心理狀態都劃歸於精神疾病的範疇。而我們老百姓心目中所謂的精神病是指醫學上的六大重性精神疾病。廣義的精神病細分大概有200多種,和老百姓心目中所謂「瘋子」或精神失常的人不能劃等號。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癮專家劉學兵指出,成癮背後往往有性格問題、情緒問題、家庭問題等。我們不能只看到成癮的結果,而要解決導致成癮的原因。武漢市優撫醫院霍雲翔接診的遊戲成癮患者中,有不少是本身性格比較內向的青少年。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朋友比較少,但是內心又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在網路遊戲當中更容易獲得成功的滿足感。而這種狀態可能使他們越來越逃避現實生活,逃避社交,甚至棄學。
把「遊戲成癮」列為疾病旨在規範治療
作為成癮戒斷專家,劉學兵博士說,把「遊戲成癮」列為疾病,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給予患者治療。對於國人來說,這點其實也比「爭論遊戲成癮到底是不是一種病」來得更為重要——如何更規範地幫助沉迷於遊戲的人擺脫困境,這才是第一位。
他認為,治療「遊戲成癮」重要的是隔離,然後控制其情緒癥狀,抗抑鬱的焦慮。目前,對「遊戲成癮」尚無分級管理,但後期會有相應的評估方案。讓真正的患者得到更有針對性、更妥善的安置與治療,任何不正當的所謂「治療」手段必須被堅決反對。記者毛茵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