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雄偉:關注敘事轉向影響下的史學研究

劉雄偉:關注敘事轉向影響下的史學研究

受敘事轉向影響,近年來,史學研究一個日益顯現的敘述轉向,強調邊緣、區域等以往被忽略歷史面相的呈現。在學者看來,這一轉向很好地補充了傳統史學所忽視的諸多領域,但過於注重下層、邊緣、性別、局域的研究和日常生活及微觀敘事,可能會導致歷史客觀性消解和宏大敘事沉默的隱憂。圍繞敘事轉向與歷史研究的話題,記者採訪了吉林大學文學院史學理論教研室主任劉雄偉。

中國社會科學網:與傳統的史學研究相比較,敘事轉向視野下的史學研究在立場、方法和視角存在哪些差異甚至對立?

劉雄偉:歷史研究的敘事轉向是近些年來史學界,尤其是史學理論界,討論較多的話題。敘事轉向的史學理論強調透過歷史文本來分析歷史學家在歷史敘事過程中個性化的體驗和情感,它促使歷史學家不再刻意迴避主體意識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從而也使得史學的形態本身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首先,在立場上,敘事轉向的歷史研究把傳統史學的政治史主題看作是與個體的體驗無關的「宏大敘事」而加以拒斥,強調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中心的歷史寫作。敘事轉向的歷史研究之所以受到當代歷史學家甚至包括普通人的喜愛,與它所倡導的這一立場息息相關。其次,在方法上,敘事轉向的歷史研究更加註重心理學、社會學和傳播學等跨學科理論在歷史研究中的應用,從而打破了傳統史學狹隘而單一的史料考據方法,拓展了歷史認識的幅度。最後,在視角上,敘事轉向的歷史研究倡導一種「他者邏輯」,而非「主體邏輯」。也就是說,它設身處地地為他者著想,從被敘事對象的特定情境出發,把情感、體驗和意志的因素納入到歷史的思考之中,這就使得歷史研究更加鮮活,更加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

中國社會科學網:您如何看待敘事轉向對史學研究的影響?有學者提到,過於注重下層、邊緣、性別、局域的研究和日常生活及微觀敘事,可能會導致歷史客觀性消解和宏大敘事沉默的隱憂。對此您怎麼看?

劉雄偉:敘事轉向對史學研究的影響應當說是雙向的。就其積極意義來說,它很好地補充了傳統史學所忽視的諸多領域,如性別、環境和疾病等。顯然,這些領域是歷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傳統史學卻在很大程度上把它們忽視了。就其消極意義來說,敘事轉向給部分史學家造成了一種誤導,似乎傳統史學所研究的主題和內容都已經過時了。其實,政治生活始終是人類全部社會生活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這一點上,傳統的政治史學抓住了歷史的最關鍵部分。也正因為如此,傳統史學很好地肩負起了應有的社會責任,它同時也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有責任有擔當的歷史學家。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史學就印證了這一點。這表明,歷史研究固然要關注被傳統史學所忽視的領域,諸如下層、性別和邊緣等,但如果歷史研究完全以這些邊緣性的領域為主題,甚至把它當作唯一的主題,就必然會消解幾千年來歷史學一直承擔的社會和政治責任,最終也會使得歷史學本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萎縮。不得不承認,在今天,歷史學的邊緣化和失落也與歷史學研究主題的轉移有很大關係。在我們這樣一個「祛魅」的時代,歷史學如果還想真正發揚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它就必須要繼承傳統史學的研究主題和研究旨趣。這應當說是當代歷史學家努力的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網:新的敘事轉向是否應該繼承、借鑒和發展傳統史學的成果,揭示描述中事件與宏觀歷史結構之間的雙向互動關係?

劉雄偉: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從史學史上看,任何的史學轉向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同樣,敘事轉向的歷史研究也是與我們這個時代深刻地關聯在一起的,根本上說,它契合了現代社會對個人價值的彰顯和尊重。但是,敘事轉向視野下的歷史研究同傳統史學的關係不應該是一種斷裂,而應當是一種繼承和延續。敘事轉向使得歷史研究更加註重歷史細節,尤其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是,應該看到,如果離開對歷史宏觀結構的考量而一味沉迷於歷史細節,本身就是對歷史的遮蔽。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如果從人口出發來考察歷史,表面上是正確的,但實質上是錯誤的,因為它在整體上只能形成關於歷史的「混沌的表象」。正因為如此,馬克思從來都對所謂的客觀的歷史編纂學不屑一顧,自覺從階級關係出發來考察歷史,並由此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科學。這就啟示我們,今天的歷史研究應該自覺規避因專業化而帶來的碎片化趨向,重新喚起一種整體視野和整體眼光。在這方面,傳統史學的許多成果都有可資借鑒的理論資源和範式,值得歷史學家去開發。

原標題:關注敘事轉向影響下的史學研究 ——訪吉林大學文學院史學理論教研室主任劉雄偉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星 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八屆評獎公告
牛力:「七七事變」決不是「偶然事件」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