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對話祁世釗:德佑是第二個鏈家嗎?

對話祁世釗:德佑是第二個鏈家嗎?

2018年鏈家裂變,德佑落地、貝殼找房上線,完成了從一到三之後,鏈家的拼圖終於完整。在這個拼圖中,德佑的作用以及「大鏈家」對德佑的期許到底是什麼?7月12日,在酒仙橋鏈家總部5層的辦公室內,德佑總經理祁世釗對36氪說:什麼問題都可以問,鏈家是開放的。

今年祁世釗已經兩次面對媒體,但還有一些問題需要答案,比如德佑已經提出了「萬店」目標,2-3年之後將會在門店數量上超過鏈家直營店,未來它的勢能是不是也會超過鏈家?德佑跑得太快,管控體系能不能跟上?德佑和21世紀不動產之間的關係走向?德佑作為獨立品牌,會不會有不同於鏈家的文化?

在加盟業務的戰場上,德佑的發展速度是超預期的。從宣布重啟德佑做加盟品牌到1000家門店,德佑用了153天,從3月6日第一家店入駐到1000家門店只用了117天,4個月完成千店規模遠遠超出了原預定的全年800-1000家門店的目標。因為拓展順利,6月底德佑提前半年啟動了第二輪城市拓展,德佑的覆蓋範圍城市從10個增加到22個,包括深圳、廣州兩個一線城市,以及廈門、西安、長沙等二線城市也被納入版圖,未來仍將優先增加城市布局廣度。

對於德佑,鏈家為其提供了兩方面的核心價值,一個是品牌價值,它是一個成功範例,可以為德佑背書;二是成熟且體系化的運營管理模式,它的價值觀、門店管理經驗可以平移到德佑。鏈家+德佑就是核心+邊界拓展。

而鏈家+德佑+貝殼是一次意外的化學反應。有德佑的經紀人甚至說:德佑+鏈家+貝殼=簽單。貝殼找房可以把德佑視為線下的品牌拓展,而德佑則把貝殼找房視為「基礎設施」,是加盟德佑的「打包資源」。這種組合,在之前從未出現。

與此同時,德佑也在豐富著鏈家的業務體系,它改變著鏈家的邊界。從從業人員構成的視角去看,過去的鏈家的經紀人以「青年軍」為主,現在正在增加「經驗化」的部分,社區專家可以在德佑尋找不一樣的發展空間。看重經驗的德佑和預設了扶植經紀人創業路徑的貝殼組合在一起,會不會解決左暉一直思考的問題:怎麼留住經紀人?這值得去嘗試。

德佑也會不同於鏈家,用祁世釗的話說,「鏈家十幾年的直營管理經驗肯定有價值,但是鏈家是一個大腦、強調執行力和整齊劃一,而德佑主要服務於店東,所以更需要互動、平等,很多事和規則要商議著來。與加盟商的關係更強調是相互學習、相互尊重,從而不斷贏得信任。」

祁世釗不太喜歡「加盟」這個詞,因為它很容易讓人誤認為德佑做得還是過去的類似貼牌式的輕加盟。這種追求品牌最大溢價的模式被德佑否定掉了:一個過去並不成功的模式是不值得再去複製的,它需要不同以往,和過去的加盟模式做切割。

新進城市授權說明會

「隨著德佑的不斷發展,隨著我們和店東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我們對加盟業務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堅定了我們能做好加盟這件事的信心」,祁世釗說,「鏈家很喜歡說一句話:一件事情你一年看沒有什麼大變化,三年看、五年看就會發現天翻地覆了,這是一個時代變化的正常的方式。」

中介正處於變化的時代中,它由鏈家發起,將由德佑、貝殼推動,未來會不可避免陷入競爭。在德佑重兵布局的城市,21世紀不動產也開始主推M+模式,其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已經進駐81個城市、3000家門店,在成都、蘇州、青島等地和德佑比拼速度。

21世紀不動產中國區總裁兼CEO盧航也在反思過去的加盟衰敗,之後推出M+模式,他的新目標是建立一個「松而不散」的中介聯盟。鏈家擁有21世紀不動產10%的股份,因此德佑和21世紀不動產之間的競爭也被視為「內部人」的戰爭。

不過祁世釗表示,德佑不迴避競爭,競爭也不可避免,股權層面和經營層面是兩個維度的事情,在經營層面和區域市場中兩家將「充分競爭」。

在「大鏈家」的全國布局中,其近17年的核心價值正在通過德佑、貝殼找房兩個平台拉開一張大網。通過品牌裂變,此鏈家已非彼鏈家,德佑也不會僅僅是拓展鏈家邊界的第二品牌。


德佑會不會跑得太快了?

1、從1到1000用了117天,德佑會不會跑得太快了?在這樣的速度下,德佑的管控體系能不能跟得上?

A:肯定比我預期要快,我們內部當時定的最早的時候定的800-1000(家店)是全年目標,我們兩個月到500,四個月到了1000。

(管控跟不跟得上)我有過這種顧慮,我現在跟城市走得都是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就是一定要保證品質,為了保證品質我們也做了一些動作。第一個就是我們增加了城市團隊的人員編製,尤其我們的核心崗位覺得人員不夠的,我們馬上就加人。我們會按照一個比例來配製相關人員,比如說我們一個人看多少家店一個經理,那麼店多了我的經理馬上加上去。

第二,我自己也越來越覺得,實際上我們更多的職責是賦能,而不是代替店東去執行和落實所有的日常事務。所以店東這個群體本身之間互相的幫助和這種分享,他們承擔了一些職責我覺得特別好。比如現在我們做的店東委員會,店東委員會一些熱心的、在行業內比較有口碑的人,他自己也站出來我承擔一些加盟的事務性工作。

還有就是有些店東也開始慢慢參與到我們的講師認證。這些課都讓我們來講,那如果數量上來之後,壓力確實挺大。有的店東就說我也干那麼多年了,我聽你們一次兩次以後,是不是我也能參與進來,這裡也是我們在倡導的一個方向,就是大家不能說都是特許方全部干,然後加盟方就是等著聽。

我希望它能形成一個互動,同時還能夠有一些參與。那麼這個變成群策群力就是不是我教你什麼東西。而大家有的是我們有經驗,有時候我們一起來研討,店東之間也本身也形成一種氛圍、一種組織,一種場,他們之間也會交流,這個是我比較喜歡看到的東西。


2、會不會主動控制擴張速度?

A:我自己曾經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後來我覺得其實加盟商也希望我們體系大一點,品牌在當地更有影響。所以我們肯定不會說從現在開始一個店都不能進來了,就跟學校似的,一個班30個學生招滿了我們就不招了。我們肯定不會這樣,但是我們不會冒進。我最近總是跟城市總經理說兩句話:絕不會為了快而快,絕不是為了數量而數量。

第二,我最告訴他們,就算很多店來了,成功只有30%,70%還是要靠跟加盟商進來之後長期運營取得成果產生的口碑。我們內部總是開玩笑,趙本山有個小品說「不要看廣告,要看療效」。我自己總在說這個事,第一我們不片面追求數量增加,第二我們認為授權和後續運營應該最少是三七開。

3、4個月時間開出了1000家門店,3年很可能達到1萬家,將會超過鏈家直營店的門店數量,是不是說將來在鏈家體系內,德佑的勢能將會超過鏈家直營?

A:我覺得不能這麼講,第一個德佑還是新的品牌我們發展這麼快,只不過才1000家店。發展過程當中還會面臨著我們沒有想過的問題,我們還是慢慢往前走,還是低調一點。

第二,鏈家很大,8000家店、15萬經紀人,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名的房產經紀品牌,所以我們肯定不會說德佑在很短的時間超越鏈家。在門店數上,可能德佑會發展比較快,因為他的確就是屬於整合型的組織,他有可能會在兩三年內就到一萬家甚至更多,但是不是在業績上能夠超越?按照慣例,加盟組織方差比較大,不像直營體系方差那麼小,門店的業績都是50萬左右、都是30萬左右。加盟體系的業績差別可能就會比較大了,就有做100萬的,有做十幾萬。

所以,加盟體系運營過程當中它真正的提升,不是光把人招進來就成功。我在內部一直這麼講,加盟體系比誰招進多少人來,這個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我們的這個生意不是一鎚子買賣,我們跟加盟商簽的是五年的長期合同,做得好的要續一下,那就是十年。所以我個人還有非常多的原則,我覺得應該是百花齊放的,我覺得就算加盟崛起非常快,直營也並不代表不能做,我覺得大家都會有還是有人願意打工,有人願意當老闆,所以這個生態一定是多元化的。


4、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博士最近有份報告說,現在二手房市場基本面正在惡化,德佑進入到三四線城市,拉這麼多中小中介進來,會不會有包袱?

A:的確我看有些城市6月份比5月份有下滑,7月初比6月份有下滑。我自己有幾個觀點,第一個我了解到一個信息:全世界加盟的崛起都是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市場,或者相對甚至還有點低迷的時候就是加盟模式崛起。

因為在那個時候大家更有動力抱團取暖,你說市場都像2009年、2013年、2017年火得簽單子都來不及,他可能也覺得沒什麼動力(加盟)。所以我覺得本身從加盟這個行業發展規律來講,越是這種穩定的市場,甚至還有點低迷的市場,加盟業能發揮出價值,因為大家有了這種抱團取暖甚至資源交互這種很強的動力。

還有,我們跟有的加盟商溝通的時候,我覺得很多加盟商的店不一定很健康。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南方看到很多店,他就是做新房的渠道代理,幫開發商去化消化新房。這種店我們看到很多。大家都知道新房做代理的這種業務,它比較簡單對專業性要求不高,說白了我把客戶拉到案場去,項目有自己的銷售。有的加盟商他干這個活也掙不少錢,我們跟他溝通的時候,有的人就不怎麼信這個事,甚至還有加盟商可能過去掙得快錢掙得挺舒服的。但是我們跟他們講未來存量房時代的來臨,二手房越來越佔據主流,你要重視二手業務。有的加盟商門店的組織裡面,一個租賃員工都沒有,都沒有人去做租賃。可能你看租賃單子1000-2000塊錢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實際上非常重要的。

在我們做直營這麼多年有感觸:第一它(租賃)會豐富你的產品線,第二它會幫助你養活新人、練兵。我們這次在好幾個城市,比如成都這次調控就比較大,成交量下降很大,我們也跟加盟商溝通,他馬上就開始我覺得是一種進步,他以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我個人覺得是好事,所以我自己沒有那麼悲觀,而且我自己反而是覺得現在,房地產在二線城市以後進入到一個存量房時代,這個趨勢不可逆,而且國家房地產大檢查了,合規性什麼的需要提升。

我覺得合規性對我們特別好。有些加盟商不願意加入德佑,是因為他過去市場有些做法他挺賺錢的,他覺得沒有必要到德佑來,沒必要花那個功夫。現在一調控他馬上覺得原來的路走不通了,得趕緊上岸,向德佑靠攏。我不是特別悲觀,說實話,無論是對市場加盟體系當中談到的周期情況下他應該對加盟更依賴,本身也促使加盟商之間相互的自我完善和迭代。

在大鏈家體系中,德佑的角色是什麼?

5、鏈家+德佑+貝殼+自如這套完整拼圖內,德佑怎麼看自己?

A:我覺得德佑首先是一個品牌。我最近也在想加盟商到底是進貝殼才去的德佑,還是把貝殼提供的這些基礎設施,當做德佑品牌下的一種支持,我覺得今天還說得不太清楚。這個品牌對C端有承諾,對小B端決定了拉一波什麼樣的人大家聚在一起,所以我今天對這個問題我沒有結論,到底這個人為了進貝殼才到德佑,還是為了到德佑然後在怎麼樣。

但是我覺得自己感覺對品牌我個人是很有信心的,在德佑啟動的初期階段我們用鏈家網也跑得很快,我覺得貝殼是一個很大的平台,它也是整個閉環的一個服務平台,未來也一定會為加盟商提供更多的支持。

我們的戰略是一橫幾縱戰略,那麼橫向是貝殼,然後豎線一條是鏈家,一條是德佑,大家各司其職,這個我覺得是這麼一個概念。


6、集團對您提出過什麼要求?

A:沒有提過什麼要求。管理層認為我們的組織里我比較適合干這個事。一個是我直營幹了很多年,對運營,對中介這行比較了解;第二,我過去也有一個總經理工作經歷,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另外就是我有過一些做加盟的經驗,也有些跨行業的經營管理經驗。所以可能相對來講能力符合,所以就點我了的將。

推進的過程當中,起初有點擔心加盟商是不是信任我們願意開放他們的資源。但是實際這個擔心很快就沒有了,我也特意去問了加盟商這個問題,你不擔心我們嘛,你把房源給我們?後來加盟商的一句話讓我特別有感觸。他說:我擔心什麼,我才貢獻100套房,你給我看1000千套房,我怕什麼。後來我就發現原來這個生意就是這樣,你如果能打開大門的話,你也別把人家都想得都那麼小家子氣。


7、是否還堅持3年內不盈利?

A:在財務上可能還是要三年不贏利。實際上我們現在投入在不斷增加,我們這個店翻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我們根本不可能贏利。我們給加盟商有一些補貼策略,小店東也沒什麼錢,換個門頭一兩萬都沒錢,有時候我們也會補貼一些門頭、裝修。有的是創業的人,他經濟能力也不是很好,我們也給提供一些經商的支持,所以我們一個店收不了多少錢。

我們只是說,第一是不是能夠把模式跑通,第二是不是保證了品質,加盟商不光要招進來,還得運營的好,主要在這個。第三個肯定會看會財務預算是多少,看你有沒有亂花錢。我們的財務很簡單,主要是人的成本。另外會在品牌上會繼續投放,包括一些品牌對內、對外的營銷。


8、模式跑通了嗎?

A:我覺得基本就跑通了。我們當時給自己定義是兩個閉環,一個就是授權的閉環,從我認識加盟商到最後簽合同,這個流程中間的一些流程怎麼走,法律文書怎麼走,合作規則怎麼講解,到最後你簽合同。按照一個嚴格的審核流程進來。另外你進來以後,那你得跟我併網,很多的瑣事融合期,我們也捋順了。

另外一個閉環就進入到運營,就是我們叫一張單子閉環。加盟商進來以後,獲得的資源,然後怎麼跟鏈家合作,怎麼帶看,怎麼簽合同,單子怎樣簽,怎麼辦後期,怎麼收費,錢款怎麼走,傭金怎麼走。然後最後這個單子跑通了以後,怎麼給經紀人發工資。我們就是做這麼兩個循環,我覺得基本上都跑通了。


德佑和21世紀不動產之間,不迴避競爭

9、從入股21世紀不動產,再到用鏈家直接做加盟,最後又重啟德佑,為什麼?

A:盧(盧航)總說了:鏈家是占我們10%的小股東,這個事本身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

最開始用鏈家做加盟是在鄭州試點,因為第一我們沒有別的品牌出來,第二剛嘗試做加盟的時候,希望勢能高一點,鏈家的牌子在全國比較響,大家用來試一試。但是因為鏈家是一個在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直營品牌,所以我們也很快就調整到德佑了,之後再沒有用過鏈家做加盟,那只是一個嘗試,之後我們就會慢慢淡化。


10、在同一個城市,德佑和21之間的競爭怎麼辦?即使出現競爭,會不會有所克制?

A:上次盧總也做比較明確的回復了,就是股東層面上的東西,我們在經營層面不考慮,我們在市場上完全是一個競爭關係。我們本身也是一個品牌,也要去吸引小B,有的小B可能選21,有的小B選了德佑,這個完全是一個店東自己的選擇。所以我們在一線肯定是一個競爭關係,是充分競爭的。但是我們不會相互詆毀,在市場上不會說它怎麼差,不相互詆毀。


德佑現在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11、今年有沒有新的城市拓展計劃?目前是提升布局廣度,還是在已經進入的城市提升密度?

A:這1000店就在第一批進駐的十個城市,不是22個城市,我們是原定我們是想四季度以後或明年年初,再啟動第二輪。後來也是為配合集團的發展,也是覺得這個德佑前三、四個月跑得還真挺好,我們就提速了,在城市擴張方面提速了。未來我們在集團整體協調下的,我們還有可能進入到更多的城市。是通過德佑事業部自己開,還是通過我們集團來安排一起來共同運營德佑品牌,我們還在規劃當中,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可能有第三輪。

我們希望提升廣度,因為我們覺得在一個城市裡面你不可能太快,您太快就是你降低標準了,市場上好的店就這麼多。所以我一直覺得這個生意模式跑通以後可以去城市多一點,因為鏈家本來也很大,管理人才儲備也挺多,咱去20(個城市)也是去,去30個也行,去50個也行。但是城市內部我堅定覺得主要找一撥您覺得好的人(加盟)。


12、加盟店東最看重的和最大的顧慮?

A:我們每次到一個城市都問問加盟商對我的印象怎麼樣。有的加盟商反饋是系統問題,有的說是支持問題,還可以更好。當然我也問他,總體上能算得上滿意嗎?他們也都表示整都還比較都挺滿意的。


13、有沒有拒絕掉一些想加盟的?

A:有,我記得有一家都交了意向金了,調研完了不合格的,我們把錢退給人家,就給卡掉了。這個比例我估計3-5%有。它的盈利方式,看問題的角度比較看短,類似這樣的我們基本就不會讓進來,就算了,價值觀趨同非常關鍵。


14、您直接對22個城市總的管理架構會不會改變?

A:沒有這個想法。我們就20多個城市,我一個人帶得過來。目前20多個城市我自己帶都沒問題。因為現在很多這個團隊我在鏈家好多年了,這個團隊里90%的人都是我曾經帶過的,也都很熟,彼此也比較了解,溝通成本也比較低,城市多了再說。鏈家的組織變化也比較快,到時候再看。


15、跨品牌合作成交是德佑的特色,鏈家之前也沒有嘗試過,它長期的活躍度會一直這麼高嗎?

A:我們現在最好的城市可以做到72%,就是跨品牌成交佔72%,這個比例甚至都超過鏈家內部之間的合作,現在平均60%以上。

我們現在考慮的問題是把那個門店的店東和店長分開。鏈家有1000個店,它只有一個店東,但是店長是張三李四王五。我們出去做加盟也是這個道理,單店也好,五家店十家店也好,那個店東可以是同一個人,但是店長他是一個個體,店東他已經管不了這麼多店,他每一個店都會設一個店長。所以店長和經紀人是有非常強烈的合作意願,合作這個事和店東關係不是那麼大。因為經紀人說有動力希望我手上的房子大家都在幫我賣,賣了我就有業績;同時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房子,我成交機會就會變大。這個既是人性又是符合這個行業規律,所以我覺得這個沒有問題。


16、德佑現在的目標主要是中小中介,更像布網而不是強強聯合。走到什麼時候,可以把網布得比較完善?什麼時候碰到自己的邊界,可能面臨規模不效率的狀況?

A:我們這個生意模式。有點像我們說的美國的MLS。MLS形成最早都是從中小中介開始的,因為個體它的資源比較少,他希望聯合周邊的人,這是它本質的需求。當地比較大的品牌,它自己理論上它自成一個小MLS,所以他的動力不強。

可喜的是我們最早剛去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單店的,後來就慢慢到三家店,五家店,八家店,十家店。現在各城市都有多店的進來的,八家的十家的十幾家的都比較普遍了,節奏就是這樣。因為多店的這個轉換成本比較高,無論是門頭、裝修,包括員工的這種介紹的顧慮都比較大。而且如果一個品牌在這個商圈有過十家店,他自己的MLS已經是有點規模,它的痛點不是那麼強。今天看起來也就是北京鏈家這個網不光是比較大,而且能高效的在運行。

我們曾經總結過一個商圈大概要到市場佔有率30%的時候,它的內部的競爭就開始增加了。在此之前可能問題都不大。就是說整個德佑在一個城市30%的市場佔有率以後內部競爭會開始增加,競爭的壓力會逐漸的顯現。因為城市的體量都比較大,所以之前誰也碰不到誰,基本沒有內部的競爭壓力。

德佑跟鏈家不一樣


17、鏈家招聘以小白新人為主,德佑招的有經驗的人比較多,整個鏈家是不是有人員結構經驗化的傾向?

A:我覺得鏈家和德佑未來會特別不一樣。鏈家更注重的是自我培養,他基本上是統招的本科生,是僱傭關係。我看到很多直營體都是這樣,麥田等,都是小白比較多。我們這個德佑是一個聯盟,和門店不是一個僱傭關係,我們看到很多店能夠在一個商圈長期存在,他本身就是社區專家的,我們更想是把大家整合在一起,然後共同來提升效率,主要是這個考慮。

我們是扮演諮詢和培訓的角色,我們是企業教練的角色,我們會把我們過去很多的經驗,結合當地的情況本土化之後,跟大家做充分的溝通為每個門店提供一些個性化的成長計劃,或者是商業計劃,或者叫重點工作,這個我們都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的溝通方式,我們的立場角色,都是不一樣的。我們開的會都是研討會,鏈家開的會都是發布會,就是領導告訴你該做什麼。我們德佑都是大家一起來討論,我們應該做什麼。但是我們也作為品牌方,作為這麼多年從業經驗給大家一些經驗。


18、作為平行於鏈家的品牌,德佑是不是會有區別於鏈家的自己的文化?

A:我覺得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出發那一天就在想,我們應該跟鏈家不一樣。因為首先鏈家一個老闆、一種思想。那麼德佑它是中小中介的聯盟,裡面很多店東,每一個都是利益主體,所以我們在最早設計整個德佑文化的時候,把「開放」作為第一項,我們也要開放,規範化開放。從資源上我的房源給你開;從思想、智慧上,我怎麼開這個店,您怎麼運營這個店,大家有些碰撞和交流,是相互的平平等、尊重、信任,誰也不比人強多少。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一點。

還有很多比如說分享成功,鏈家直營體系是固有的文化。那我們這個體系就更強調加盟商和加盟商之間共享、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共享成果。加盟商和經紀人之間其實通過股權利益分享,他跟員工分享的概念會比直營體系更強。所以我覺得這些我們和鏈家直營體系有不同的一些東西,包括我們的用人方向,這些都和鏈家不一樣的。

我總是跟我們團隊講,不要只抱著鏈家十幾年直營管理經驗不放,有沒有價值?肯定有價值。但是進入了特許經營的行業,要有學習的態度,要謙遜、要跟加盟商共同成長,不要用我們過去的經驗完全套用給別人,不要說站在高處覺得加盟商都不如我們,這個心態是錯的。

作者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海普洛斯」獲數億元 B 輪融資,將構建中國人肺癌、腸癌基因大資料庫
一年擴張 300 城,房產搜索引擎「諸葛找房」獲紅杉領投 1.5 億元 B 輪融資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