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已經對自己這麼狠了,歐盟還是不肯放過他
Facebook被折騰大半年後,吃瓜群眾都感到審美疲勞了,該譴責的也譴責了,該整改的也都翻了個底朝天了,好像在追著Facebook往死里整也沒多大意義。是時候拉出一個新目標了!這不,Google也迎來了自己的壞日子。
最近,歐盟的官老爺們咬上了Google這個國際互聯網巨頭。
去年6月底,因為Google在搜索結果優先展示自家服務,被歐盟視為違反公平競爭,開出了24億歐元的巨額罰款。
然後是今年5月25日,史上最嚴的用戶隱私保護法規——GDPR條例正式在歐盟落地實行,歐盟執法部門就抓到Google的小辮子,當天就發起訴訟,要罰Google39億歐元。
再到昨天,Google因為Android捆綁預裝自家應用服務,被歐盟視為壟斷行為,開出了創紀錄的43億歐元罰款。
短期內接連迎來巨額罰款實屬罕見,看來歐盟鐵了心要從Google身上撕下一塊肥肉。
按說,有微軟、Intel兩位老前輩的前車之鑒,Google應該長點記性才對,怎麼也踩了這麼多坑?
歐盟早就盯上Google
歐盟今天這麼生猛的罰Google錢,並不出人意外。其實早在2010年初,歐盟就已經盯上Google。
2010年這個時間點也非常值得玩味,因為歐盟針對微軟、Intel的反壟斷案都是在2009年正式收尾,還給Intel送去了10.6億歐元的大禮包。翻過年,歐盟的反壟斷領導就對外表示「收到了幾家公司對Google壟斷的投訴」。歇到年底,歐盟委員會就正式開始對Google發起反壟斷調查。
工作任務真的很飽和。
好在Google的布林不像當初的比爾蓋茨那樣倔強,分分鐘服軟,立馬找歐盟美國司法部遊說和解。從此以後,Google就陷入到美國、歐盟、俄羅斯、德國、XX等地的「和解——和解失敗——發現新問題——和解——罰款」劇情中。一拖就是8年多的時間。
哪像歐美群毆HTC,一年半的時間就趴下了,麻利交錢走人倒台。
Google有兩個自身一直未能解決的硬傷。
一個是Google搜索事實上的壟斷地位,在國際市場處在無法質疑的支配地位。
縱然市場一直有Yahoo、Bing以及Amazon、Facebook內置搜索產品的競爭,Google也難以脫身。畢竟互聯網不像硬體晶元、軟體銷售,一旦形成市場支配地位,其他競爭對手根本沒有對抗的價值。
一個是Android捆綁Google全家桶軟體服務GSF的問題。
一開始智能手機性能低下,預裝不了多少自家應用,而且Android創始人安迪魯賓並沒有將Google全家桶設置為系統底層,同時市場上又有蘋果iOS這個更封閉的競爭對手,那時候也允許廠商修改底層隨意刷機。所以當時Google強迫Android廠商捆綁GSF全家桶,顯得不值得一提。
但到了今天,Google頂著開源的名義,將Android系統底層API捆綁到Google Play中,變相迫使廠商預裝GSF全家桶,並且這些服務不像第三方應用那樣容易清除卸載。
這時,Google Android就像當初的微軟Windows,濫用壟斷市場支配地位,打壓競爭對手,推廣自家服務。即便Android目前還有蘋果iOS這個死對頭,但iOS並未在搜索引擎、地圖等核心服務幫助Google「開脫」。
Google現在再拿著過去對自家產品壟斷的認定,還帶著開源的說辭,來解釋今天的問題,已經顯得非常不合時宜。
而一旦Google被認定為壟斷,則將面臨被強制拆分的問題。這對Google來說是致命的。
微軟Intel是如何逃過一劫的?
在Google之前,微軟Intel才是反壟斷的焦點,兩家的市場壟斷問題組成了2000年的世紀壟斷大案,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微軟當時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用Windows捆綁IE瀏覽器,排斥第三方的網景瀏覽器,然後又用office三件套霸佔了辦公市場。
比爾蓋茨認為這是技術問題,Windows捆綁IE是為了提供穩定的系統體驗,網景出現不兼容現象是自己技術不過關,office則純屬市場上沒有一個能打的對手。所以蓋茨在法庭上表現的極不耐煩,認為執法人員愚蠢無比。
蓋茨在庭審中表現極不耐煩
這種態度毫無疑問受到了最嚴厲的制裁,美國聯邦法院直接在2000年判決微軟壟斷事實成立,要強制拆分微軟公司。這時候蓋茨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進行公關反擊戰,尋求家族出面遊說美國政府。
然後一個月後,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微軟案的法官托馬斯·傑克遜被爆出違反司法程序、向媒體泄露案件內情。隨後3個月內,這名法官就被撤職了!
1個月後,在新法官庫雷科特琳的促進下,微軟與美國司法部簽訂了和解協議。隨後微軟壟斷案形勢來了個急轉彎,迅速將案情按下。最終也只向歐盟交了6.13億美元的罰款。
蓋茨甚至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還花了1.5億美金投資了自己的死對頭蘋果——蘋果那時搖搖欲墜處於破產的邊緣。不過蘋果的軟體做得好,在業界有口皆碑。然後為蘋果造電腦開了一路綠燈,還將office軟體移植到蘋果電腦上,使得蘋果電腦成為最流行的辦公電腦。
而Intel呢?Intel在2001年快將威盛告殘的時候,當時的CEO貝瑞特發覺問題不對,立馬掉頭與王雪紅談判和解,2002年即達成了和解協議。
要知道Intel可是壟斷了半導體全產業鏈,從內存業務起家,1980年代轉型CPU市場。手裡攥著CPU業務、內存技術、晶圓製造、伺服器業務、晶元組業務,基本包圓了電腦所需的所有核心元器件。壟斷地位妥妥的。
按照競爭對手摩托羅拉、IBM兩家公司拆分賣身的路線,一旦Intel被認定壟斷強制拆分,那今天的Intel就跟摩托羅拉、IBM一樣,瘦身再瘦身整天以賣資產為生。
果不其然,2005年開始,Intel的老對手AMD就開始四處訴訟,指責Intel濫用壟斷地位。直到2009年,以Intel賠償AMD12.5億美元的結果,兩家才達成徹底和解。
而和解的原因也令人啼笑皆非,因為從2006年開始AMD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新產品被Intel壓著打,2009年幾乎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一旦AMD破產,Intel就找不到任何像樣的競爭對手,壟斷的地位就徹底坐實,不得不面臨拆分的命運。
所以Intel就立馬了解紛爭,為AMD輸血。
自此以後,只要AMD狀告Intel反壟斷,就被業界笑稱AMD又缺錢了。
Google其實已經主動拆分了自己
微軟Intel這樣的巨無霸,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因為壟斷問題自己被拆分,然後業務凋零萎靡不振。Google則不一樣,Google的業務觸角紛亂複雜,最核心的只有Google搜索,看起來Android業務做得如火如荼、血洗市場,但其實沒有給Google帶來多少利潤。其他還有智能家居、智能音箱、人工智慧、電信設備等等前沿業務,甚至Google還在開發獨立於Android、全新一代的操作系統。
Google想做的事太多了,業務線亂得,不得不重新洗牌分配。所以Google並沒有太害怕被分拆,甚至還主動分拆自己。
2015年8月,Google正式重組公司組織架構,搞出了一個名為Alphabet的母公司,將Google搜索、Android、X實驗室全部拆分重組。Alphabet母公司則只關注資產管理。
歐美司法部門還沒反壟斷呢,Google自己就先自覺的把自己給拆分了。
拆分之後,Google的膽子就越來越大了,其重點表現在對Android生態的控制上。不僅強勢將Android底層應用換為Google全家桶,還將新API大規模打包進Google Play里,蒙著頭加速向壟斷的牆上撞去!
可以說Google 2015年的重組,就是為了讓Android能夠更好的整合壟斷。來自英國的搜索引擎Foundem,直接稱Google是專門自找處罰,而這個罰款金額達到每天1200萬美元!
所以,被歐盟抓到把柄,開出近百億歐元的罰單,也確實是Google自找的。甚至是提前預估好的。
因為歐盟的罰款並不一定會落實,Google目前已經啟動了反訴流程。最終結局不定。
Intel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09年被歐盟以壟斷問題判罰10.6億歐元之後,Intel立即反訴,2017年Intel壟斷案又被打回重審。罰款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Google已經提前將自己拆分好,上百億的罰單再經過上十年的反訴,美國總統都換兩屆了。到時候市場環境是什麼樣,誰有說得准呢?錢還罰不罰,也是一個問題。
當然,現在皮蔡在一邊吹風,表示Android要收費什麼的,也是很有可能的。畢竟Google還有一個Fuchsia操作系統。到時候Android收費,Fuchsia綁一身Google全家桶免費,分分鐘推廣了Fuchsia,還解決了壟斷問題,歐盟至少五年內也無話可說。
未來多美好啊!
文/水上焱
TAG:科技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