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挫折的心理意義

挫折的心理意義

按:林萬貴老師在南心理的精神分析的課堂上談到個人的成長路徑,這個內容不僅對心理諮詢師理解來訪者有幫助,對於家長理解孩子、對我們理解自己都會有所啟發。所以,我們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精神分析的核心就是幫助一個人去哀傷,

人的成長史就是一部哀傷史。

| 如果沒有挫折,就不會有心理結構的發展

如果母親任何時候都不缺席,孩子就無法內化母親的形象。就可能讓孩子在全能感位置上無法下來,一直停滯在口欲期,不能到達俄狄浦斯期。在全能感的位置便無法完成哀傷。

我們有時候無可奈何的接受一些不想接受的一些現實。

比如胎兒到了39周,她就會從母親的子宮裡面出來。出來以後必須要剪掉臍帶。到了一定時間,她必須要斷乳,母親必須要上班,母親陪她的時間越來越少。

到了兩三歲,他還在上幼兒園。不管家裡多麼溫暖,他就不得不去上幼兒園。不得不去面對,有的看起來還蠻嚴厲的老師,還有一些不討喜的小朋友。他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並不願意去學的東西。

到了小學,必須要安靜的坐45分鐘聚精會神聽老師講課,回家需要完成作業,他必須要去學東西,很多時候孩子不情不願,又不得不去,這時候他必須要用一種哀傷的心態去面對它。

| 如果哀傷不能完成,孩子可能會卡住

這就是我們講的問題兒童,卡住了,孩子就不能上學了。

有的孩子哭鬧上幼兒園,哭一兩個月,有的孩子不能上學。現在這種孩子蠻多的,每個學校都有。有的上了初中,學習成績挺好,不知道一點什麼挫折,就不上學了。當然有些孩子在家歇一陣又能回到學校,還有一部分,可能永遠走不出家門。

| 分離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挫折,需要哀傷才能得到成長

精神分析框架就是諮詢師在移情的背景下,陪伴來訪者完成早年沒有完成的哀傷。

在移情關係中,一定要處理來訪者對諮詢師的失望。來訪者潛意識希望能夠改變TA的父母,後來發現無法改變。來訪者會把對父母各種負面的形象投射給諮詢師,諮詢師穩定的存在讓來訪者接受無法改變現實,從而幫助來訪者完成哀傷的過程。

(廖祥慧、史淑雲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南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