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漸變的過程
伴讀第八季 · 第十天
朗讀者·邊家齊
壹
家長的自我提升和改變基本上沒有超越漸變的過程,孩子的變化也是這麼一個過程。
溝通與融洽。這裡的溝通更多是指非語言的溝通。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這是第一步要實現的。
我比較擔心的是家長心裡的灰塵,把大家心裏面這些灰塵用文化的水洗,洗一遍輕鬆一兩個月。洗掉這些之後,我們才能實現對孩子的引領。
把這些東西洗掉了,孩子們會很舒服地依偎在我們身邊,願意走近我們,願意跟我們對話。有時候家長自己一身灰,也把孩子弄得灰頭土臉的,這種灰塵也是一種熏染。家長整天含淚含水的表情,他孩子的狀態也比較木。
教育上的溝通是能對別人的內心起到引領作用。當然,你們心煩氣躁的時候也能實現溝通,但這種溝通是排斥性的,你們煩的時候孩子也開始拒絕你們,他不想跟你們交流。
教育對人的內心的促進與成長,首先是在一種融洽的空間裡面。在融洽的空間裡面,孩子的心被這個空間所孕育、所熏染。
我們心裡對孩子的很多期望、想法,包括對孩子未來的一種寄託,都在這樣一種融洽的氛圍內慢慢內化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所以要讓孩子的成長進入一種良性的、自覺的循環當中,家長第一要實現的就是溝通與融洽。讓孩子願意走近你,跟你待在一起的時候很舒服。
貳
困境與超越。面對困境也是我們提升的開始。孩子遇到困境,也是孩子實現自我超越的開始。
拿什麼去超越困境呢?一個是我們講的文化積澱,一個是把問題看開,另外一個是從哲學層面,從多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學習好的孩子也是在不斷地解決難題的基礎上實現他的成績高度,教育水平高的家長也是在不斷地默默地解決他們家孩子的成長困境的過程中實現對孩子的幫助和托舉。
優秀的父親每個人心裏面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哲學體系,以及對文化的堅守,這是基礎。他們遇到的困難、他們內心曾經發生過的掙扎與超越,要是講出來,比我們苦大仇深得多。
我們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儘可能地把它作為一件好事情去看待。利用自己的積累,利用自己對生命的反觀,幫助孩子,幫助自己,實現超越。
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教育上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必須上的一堂課,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叄
教育過程的發展性。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對教育認知的成熟度也在不斷地變化。我們自身在不斷地變化,孩子每一天都在變化。
我們可以分階段地依據我們的變化和孩子的變化對我們的教育方式包括對我們在孩子面前的存在狀態不斷地作出調整和重構。
比如孩子的房間氛圍。上小學的時候是一種,上小學三年級之前或者二年級之前是一種;三四年級要比一二年級稍微深沉一些了,五六年級相對於三四年級更要成熟一些;五六年級的孩子的成長空間,我們最好一半留在三四歲的空間,另外一半留在初一初二學生這樣的標準。
初中學生的空間一半留在小學,另外一半要設置為高中學生的標準,這就是不斷的變化與重構。
越小的孩子,他的心理越是離現實遠,他生活在未來。所以我們這個空間包括我們家文化環境的設置要有超越性。
但是在六歲之前儘可能童話、詩意一些,六歲之前把童話的感覺、詩意的感覺做足。上了一年級之後,你們家的東西就該要調整了。
比如小時候玩的那些玩具,該裝箱子的裝箱子,該放地下室的放地下室。這是我們漸變的過程。
《家庭教育的捷徑:以心養心》
編者著:皇甫軍偉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11月
-作者-
皇甫軍偉,是著名教育實踐家,因突出的教育思考及教育實踐,被譽為京城教育界的「五少」之一。他倡導並踐行「回歸心靈深處的教育」理念,讓無數家庭受益。多次在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新聞會客廳》和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等節目做嘉賓。
-朗讀者-
北京史家小學 | 邊家齊
座右銘:修身 齊家 做自己
TAG:中國網教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