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的描寫特徵
1、描繪形狀之語與虛字頗多
《楚辭》多描繪之語,用詞華麗,和《詩經》語言質樸無華的特點形成強烈的反差。《楚辭》中描繪形狀之語甚多,譬如《橘頌》中的「雜糅」、「摶」、「精色內白」等,再如《離騷》中的「幽昧」、「險隘」、「零落」、「邈邈」、「翼翼」、「岌岌」、「溷濁」、「昡曜」等詞。這些華麗的形狀之語不但能將事物之真實狀貌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更能烘托出一種典雅的氣氛,盡顯《楚辭》之超凡脫俗。
《楚辭》中不僅有諸多華麗的描繪之語,文言虛詞也較多,虛詞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實際意義,但卻有語法動能的辭彙,這類辭彙在《楚辭》中也佔據了相當的比例,譬如《離騷》一文句句蘊含虛詞,並且虛詞讓《離騷》蘊藉著散文的詩情畫意。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道:
《楚辭》中主要的虛詞有「以」、「夫」、「之」、「與」、「而」、「此」、「其」等七個,這些虛詞在《楚辭》中出現的頻率較高,且一般都被安置在句子中倒數第三個位置。此外《離騷》中虛詞的運用皆是屈原有意而為之,而這種有意識的安排虛詞讓《楚辭》的句式富於變化,增加了散文的氣息,減少了詩歌的凝練性。
2、氣勢磅礴的長句與濃郁地域特色的方言
在上文中已闡述《楚辭》在句式上突破了四言體,形成了以為五言或六言為主的長句。但就六字長句而言,尾字為「兮」的六字句並不是一個完整無缺的句子,它與後一句合起來才能構成具有完整意義的句子。譬如《離騷》中的「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茞!」兩句話,就必須把「昔三後之純粹兮」、「雜申椒與菌桂兮」分別與「固眾芳之所在」、「豈維紉夫蕙茞」聯繫起來理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意思,即這四個短句形成了一個意思完備的大長句,而這種長句則彰顯了《楚辭》的氣勢磅礴。
在語言上《楚辭》通過楚國方言表現出濃郁的地域特色,著名學者姜亮夫先生曾指出:「詩歌中抒方言之最當屬戰國屈子」,並且易祖洛先生進一步指出屈原正是因為才高八斗,滿懷報國之志,卻遭奸人陷害,被楚王貶謫邊地,為抒發其憤懣之情,表現對楚國前途的憂慮,故採用方言撰之。譬如龍、搴、頩、壇、泭、燠、欸、封豨、臑胹皆是《楚辭》中較為典型的楚國方言。此類方言在《楚辭》中的廣泛運用不失為一種創新,同時更令《楚辭》充滿獨特地域風情。
3、華麗新奇的用詞
《楚辭》中多描繪之語,故用詞華麗新奇,往往能營造神妙奇特之意境。《楚辭》中有靈古神奇的千年美玉,飄渺奇幻的仙池、充滿山珍海味的酒宴。屈子對此運用了諸多華麗詞語來描繪,盡顯高雅之感。此外在《離騷》一文中還描繪了眾多奇花異草,譬如木蘭、辟芷、申椒、杜衡、蘭芷等。通過對這些綺麗花草的描繪展現了充滿奇幻色彩、美麗如畫的楚地風貌,同時也表現了屈原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真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獲得了情景交融之意境。縱觀《楚辭》正是通過華麗新奇的用詞給讀者形成了高貴典雅之感,從而奠定了其在我國詩壇上的重要地位。
TAG:考研之人莫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