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種讓工作效率提升2倍的方法

一種讓工作效率提升2倍的方法

有必要重做以前做過的物理題嗎?

在求學讀書階段,包括從小學到大學,都有這樣的經歷,一道物理題目,自己以前做過,而且已經正確解出來了,如果下次再遇到,老師會教育我們:要重新做一遍

就算你曾經正確解出來了,現在再次遇到,也不能直接看後面的答案解析,因為你這次未必能正確解出來。重做一遍,這是為了增加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對於應試階段,這種做法是應該提倡的。

但是這種行為方式,在工作中就不適用了

我花了半天的時間寫一個有關撲克牌演算法的代碼,如果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難道我還要再從零開始再寫一遍嗎?難道我不是直接拷貝過來改改就OK了?

我想這正是工作與考試的差異所在。工作中,你要能快速解決問題,重要的是這個結果,不問過程。

如果再重新寫一遍,對工作結果來說,沒有產生更高的價值,如果我直接復用之前的代碼,可以同樣解決問題,得到同樣的結果,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對我個人而言,花時間解決一個我之前解決過的問題,不會增加我自己的能力。

根據刻意練習的原則,人持續的進步是在「學習區」練習,而在「舒適區」練習,不能使我們的技能水平提高。

因此,在工作中,我們必須關注我們未解決的問題,然後努力去解決它,這才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記錄,是提高效率的方法

對於已經解決過的問題,我們盡量直接復用以前的經驗。

人的大腦並不可靠,今天解決的問題,明天就可能忘記了,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記錄。為什麼一定要記錄?

人的大腦容易忘記。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力會不斷地下滑,我們的大腦無法記憶那麼多東西。

記錄可以減輕大腦負擔,有利於大腦思考。假如你的大腦記了很多事情,大腦空間被佔滿了,你的思考能力將會下降。

記錄有利用歸納總結。如果不記錄,你只憑大腦記憶單點思考,很難發現什麼新東西。當你把很多東西記錄下來,你就可以通過對比、連接發現規律,總結出方法。

記錄就是積累經驗。你將解決某個問題的步驟和方法記錄下來,下一次再遇到可以直接拿來使用,那麼你之前的經驗就得到了有效地利用,你的經驗是在積累。

如何做記錄

在我剛工作的時候,我經常用本子做記錄,但是時間久了,本子記錄就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無法進行二次編輯、不好整理、視覺排版差、不好保存等等。

之後我就採用電子文檔做記錄,容易增刪改查,比本子記錄方便快捷得多。

做記錄,也不是什麼東西都要記錄,到底該記錄哪些東西呢?我認為記錄有以下幾個原則:


當然,我本身作為一個程序員,需要記錄各種基礎知識技術筆記,比如Linux命令行用法、系統API介面等等。還有,像我這種經常不用Excel的人,每次使用Excel,我都要去百度一下,所以一些Excel操作的方法,我就記錄下來,下次使用直接查看自己的記錄即可。


比如這個項目的關鍵點是什麼,你負責那幾個關鍵點,你是如何設計完成,中間有哪些改動。對於程序員來說,可以按需求點列出來,每個需求下面要記錄這個需求時如何實現的,用到那幾個函數,哪些變數等等。

如果之後項目遇到問題,比如軟體遇到BUG,可以定位是哪個需求,哪個函數出了問題,可以很快定位到問題。假如你沒有做記錄,加上多個項目定製的相似性,你就很容易混淆,你不得不從頭梳理一遍。那就很槽糕了,因為你之前很明白的事情,現在還要花時間梳理一遍,效率大打折扣。


就像文章開頭說的那樣,你做過的物理題目,現在竟然還要做一遍,在工作中是不適合的,所以最好的辦法,你要將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就可以直接拿來用,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解決方法都記錄下來,也不現實,我的原則是:

當一個問題,第二次遇到的時候,我就開始梳理解決問題的過程,記錄下來。

總結

我作為一個程序員,需要記錄的東西的非常多,通過記錄確實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在過去的一年中,我的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2倍,對於其他的職業,我相信這個方法同樣適用。

通過做記錄,其實是給大腦外接了一塊硬碟,讓大腦的CPU專註思考,不為記憶所累,同時又可以隨時調用硬碟中的信息,那麼大腦的加工效率必然提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坤的私房菜 的精彩文章:

TAG:大坤的私房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