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嗅覺體驗在舞蹈劇場的運用 法國絲瓏 CIEL BLANC 品牌

嗅覺體驗在舞蹈劇場的運用 法國絲瓏 CIEL BLANC 品牌

舞蹈劇場《山行》劇照

在舞蹈劇場的作品當中,使用香味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段之一。在國內,「舞蹈劇場」這四個字正在被廣泛使用。那麼什麼是「舞蹈劇場」呢?很多人以為是Pina Bausch 定義的舞蹈劇場(我之前也是這樣認為的),實則不然。 是Pina Bausch的老師,《綠桌》的編舞:德國編舞大師庫特·尤斯(kurt jooss),最早確立的。而Pina 認為舞蹈劇場是最適合她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

所以舞蹈劇場是什麼?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愛問的問題,大家都希望具體的詳細的知道一個準則。所以在5月邀請到Pina Bausch 舞團的前藝術總監,她的靈魂搭檔Dominique的時候,我特地也問了這個問題,並且從他送給我的書中摘錄了這樣一段:

舞蹈劇場比以往任何一種舞蹈形式都要更加開放,在各種可能的流派之間自由的相互作用,同時仍然保持著對世界的獨特態度。並且他的現實維度和非現實維度是緊密的交織在一起的。 以至於你分不清他的界限。

這種超現實主義的表達,利用非知性的法則來尋求途徑,「只有用心看才看的清楚」,是在「直覺」層面被感知的。

舞蹈劇場使用的是多元的,多層次的語言,其中細微差別和共鳴比單純的描述和命名更重要。

在表象的世界裡,只有思想的形象是可見的,而不是思想本身。

——《PinaBausch Dance Theatre》by Norbert Servos

此次原創素人舞蹈劇場,是由喜瑪拉雅美術館前館長王南溟發起的青年思想者駐館藝術項目。通過結合喜瑪拉雅中心的建築風格特色而創作的作品。並命名為《山行》。

《山行》在編舞和演員之間不斷的探討發問中,確定了舞蹈作品的內容以及概念。我們覺得:

生活無常,有喜有憂。我們希望無數勞碌奔波的人們可以通過作品覺醒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茫茫人海不過一束光陰,我們是為了理想,為了傳承,為了讓有限的生命綻放更璀璨耀眼的光芒而活著的。這種絢麗奪目不是多麼富裕的物質,而是恆遠美好的內心品質,是成為不可替代的自己。如同山行,於谷則潛滄海,於峰則見山河,於頂則證人心。

舞蹈劇場是一個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他主要以舞蹈為載體,並不側重於某種其他的元素,所以凡可以或為作品所用的,便是可以被舞蹈劇場承載的藝術表現形式。

所以在舞蹈劇場中使用香水其實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手段。Pina的很多作品中都用使用香味作為一種藝術表現的語言。因為藝術之間的相互連接是非常強的。而生活有事給予藝術創作最好的靈感。

此次的香水是由高端藝術定製香水品牌——仙瓏,為山行特別定製一款香水。用的香水是通過調香師和編舞反反覆復的推敲試香定下的。

香味所代表的也是一種情緒情感的表達。可以是甜美的,可以是冷冽的,可以是性感的,那麼絲瓏所帶來的藝術定製類香水呢,則是更貼切了關於此次作品「原創」的一個概念。並且,在香味的使用上,不會出現傳統香水的可識別度,而是完全的定製,完全的需要你去通過嗅覺來重新識別,看是否和你的嗅覺記憶庫產生聯想,並且產生環境感。

這也是一種藝術魅力的所在。聞香識人。

嗅覺是人體五感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感官,但卻是最容易喚起記憶的神秘感官,它是最古老的感官,也是生命誕生最初的感覺。氣味如同一把鑰匙,能打開一斷塵封已久,甚至以為自己已經遺忘的記憶。這種神秘的效果源自於人腦的結構,嗅覺神經離開負責記憶的海馬區僅15毫米,和負責情緒的邊緣系統相關聯。所以我們聞到的氣味可以直接喚起我們最原始的情緒,情感和記憶。

岩石:The Mountain

頭香:橘子香檸檬香櫞

體香:香根草广藿香雪松蘋果

尾香:麝香橡木苔降龍涎香醚

陽光:Soleil

頭香:蔓藤紫羅蘭葉

體香:小蒼蘭茉莉橙花

尾香:琥珀雪松麝香

用香氣的氛圍和變化帶動觀眾和舞者的情緒共鳴,這次法國高端香水定製品牌-絲瓏CIEL BLANC和山行舞團在喜馬拉雅美術館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跨界表演。經過2個團隊幾個月的研發,修改和調整,絲瓏的調香師創造出了2款為「山行」特別定製的香水:岩石THE MOUNTAIN和陽光SOLEIL

表演開始,先是岩石香味入場,冷冽的岩石感覺,清甜的涼意,如同山間岩石上流動的清泉,頭香柑橘調帶出雪松乾淨溫和的感覺和香根草的泥土氣息,尾香的苔香是石頭上清冷的青苔。

在舞蹈轉折階段:陽光香味入場,甜美的陽光帶著季節海風的氣息撲面而來,穿越過山間,來到一個藤蔓舒展,小蒼蘭,茉莉,白色的橙花,綠葉恣意生長的地方,初升的太陽彷彿就在面前,束束陽光帶著香氣和期待穿越而來。陽光照在身上彷彿琥珀溫暖的氣息。

表演結束後,觀眾如同從夢境中醒來,而香氣和畫面依舊在腦海中縈繞。

掃描上方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卜問藝術」

卜·素舞團

!就要招新啦!

時刻關注喲

卜問藝術

作為青年編舞卜智城的個人藝術品牌,本著對藝術的情懷,堅持廣泛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來滬開設工作坊,為推動藝術發展而努力,追求質量,不定期的開辦【大師班】。2017年7月成功舉辦「現代舞教母瑪莎葛蘭姆技術——辛穎大師班」。並於2018年4月15日發起「就地起舞」。

自2012年起與各界藝術家合作,並先後多次為美術館、藝術展等藝術事件編舞。而作為喜瑪拉雅美術館「青年思想者駐館計劃」中的一員,18年6月10日喜瑪拉雅中心建築理念為題材的首部原創舞蹈劇場——《山行》首演。

曾參與和編排2017年的余德耀美術館Kaws閉幕式《回》、2017TedxSuzhou "身份";2016年的余德耀美術館公眾互動藝術 《聲、態》、上海國際藝術節《回煞》、上海設計周"墨寫"、J畫廊"Hot"、2016TedxSuzhou"迷";2015年的余德耀美術館大型公眾互動藝術"愛過——蛻變"、上海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國際民間藝術節開幕"紅霧之舞"、上海城市文化空間藝術節"海上升明月"、法蘭克福時尚設計展 "different style same love" 並獲最佳編舞獎;2014年的CBC風語"粘"、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劇場"渡";2013年的賀綠汀音樂廳現當代民間舞"流沙墜簡";2012年的中國文化展上海喜瑪拉雅"蘊瓷——孕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卜問藝術 的精彩文章:

TAG:卜問藝術 |